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校电子阅览室网络游戏现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静 《图书馆杂志》2004,23(8):53-54
在高校电子阅览室中,一些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的各种游戏,他们或人机对擂,或联机对抗,久而久之,渐渐对自己的学习不感兴趣,出现了平时不认真听课,作业靠抄袭应付,考试不择手段地进行作弊,甚至旷课逃学等现象。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把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几乎当成了电子游戏室,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
吕玮 《大观周刊》2012,(41):241-241
对于一所高等学校来说,学风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学风,是指大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内经济形势等因素的改变,诸多高校的学风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的学习风气,存在很多诸如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要纠正不良学风不但需要从学校管理到学生的思想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同时还要利用科学手段分析学风变化的成因,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郑轶 《大观周刊》2013,(1):94-94,104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群体已成为我国的自杀高发群体,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重视大学生自杀现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控制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预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路惠兰 《大观周刊》2011,(38):133-133
主要问题 我所任教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王晓伟。性格偏激.自尊心强。经常迟到、旷课。上课不专心听讲.扰乱课堂秩序.甚至顶撞老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校内外吸烟、喝酒,打架。除此之外,他的一些细节表现让我更客观地认识他.虽然他不善言辞.但却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有时默默无闻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新媒介接纳与使用活跃的知识青年代表之一的大学生为例,采用定性研究为主,结合定量研究,走进大学生日常生活,集中探讨了新媒介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意义。研究发现,新媒介具有赋权现象;新媒介具有场景生产现象;新媒介对于大学生而言已成了一块移动的自留地。大学生在新媒介的场景中潜移默化地被娱乐,但又表现出较强的抵抗性与自主性。  相似文献   

6.
从众是人类心理的共性,大学生读者从众不可避免。大学生读者的从众,通过种种现象表现为积极从众和消极从众等方面。大学生读者从众现象的产生有自身的心理机制,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作为大学图书馆管理者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读者的从众,鼓励积极从众,制止和引导消极从众。本文对大学生读者的从众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消极从众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互联网日常使用行为的问卷调查报告为基础,了解和分析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特点与问题。除获取咨询外,大学生使用电脑互联网倾向于"娱乐消遣",使用手机移动互联网倾向于"交流沟通";聊天与交流、看网络视频、搜索资讯、购物、玩游戏是大学生日常上网的主要行为;网络成瘾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中,男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尤其严重;上课时间用手机上网进行休闲娱乐现象普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威胁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行为;美剧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大学生的新闻接触行为呈现出政治冷漠状态。在呈现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态的基础上,本文为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公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中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主要表现,提出高校图书馆加强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唤起大学生遵守图书馆公德意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签约违约现象的普遍和危害,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必要性,再深刻剖析了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涵基础上,提出诚信档案建立的重要性,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当代部分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的分析,探讨了对大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引导与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中的"低头族"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如何消除这一现象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中的"低头族"现象进行分析,明确其产生的社会、学校和个人原因,并从加强大学生的自制力管理、增强教育的活力和感染力、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等方面积极应对,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消除不良习惯,科学理性地使用手机,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2.
"书刊丢失"现象的深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溢庭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3-234
通过“书刊丢失”现象分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并对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矫正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齐二娜 《新闻世界》2011,(1):129-130
本文通过对"罗玉凤现象"的调查,用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对罗玉凤现象关注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博 《大观周刊》2012,(10):14-15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早期家庭教育的不科学性有关,同时也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疏忽和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有关。要解决各方面原因,矫正大学生道德冷漠的现象,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阅读是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文章阐述了网络阅读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不良行为与现象及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一直是大众传媒所关注的对象,但是其对女大学生形象的描述却存在不真实的现象,这种不真实的过度再现直接导致女大学生对自我角色认知模糊,强化了传统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影响到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文献信息的日趋增多,以高校大学生阅读活动,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就网络阅读对大学生成长有利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影响现象,提出了发挥激励导读教育功能,正确指导大学生阅读的方法。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一些媒体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越来越吸引"眼球",走"偏""怪"的路子。比如名校大学生如果从事了与其身份不符的工作,很容易就成为一些媒体大规模报道的对象。而这些完全不是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本来面貌。面对着日益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应该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正确认识现象,探寻事物本质,学会用平常心态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还原大学生就业的本来面貌;并利用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曹玉藏  崔艳 《大观周刊》2011,(15):276-276
针对社会上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笔者从教育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并从学校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望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韩婷婷 《新闻世界》2009,(5):103-104
大学生流行语是一种重要的校园文化现象。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流行语的构成类型和特点,从社会现实、文化背景、心理特征三方面探讨了这种文化盛行的原因,最后提出应该正确对待大学生流行语,引导学生创建健康文明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