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从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创建体育信息咨询学科理论体系的依据、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内容分类、基本特征、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研讨,旨在丰富和完善体育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体育社会科学被赋予“学科交叉融合驱动中国体育强国科技创新”的新使命。以体育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科属性、发展回顾、问题反思、实践自觉、未来变革,发现体育社会科学呈现科学性、非独立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现实发展具有理论体系初步构成、研究议题具有时代特征、研究方法日益复杂、学科交叉日益紧密等特征;从学科地位、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学科交叉6方面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体育社会科学需要实践自觉,其基本品格是重视实践、实践基础是根植中国、实践目标是理论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的未来变革要重新审视学科研究定位、建构中国实践意义的理论体系、加强与全球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3.
体育管理学的学科性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体系以及实际应用诸方面对体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育管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4.
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播学角度对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非语言符号的性质、类型、特点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可分为外貌与衣着、表情与眼神、姿态动作、触摸行为、空间与距离等5种类型.它们具有连贯性、相似性、通义性、协同性、即时性、真实性、可控性等特点.非语言符号一方面和语言符号形成互补功能,配合语言符号完成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非语言符号自身又能通过信息传递实现一定的欺骗、干扰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了社会心理学的与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特点、非言语符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与技巧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科学的使用非言语符号,注意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和交流功能,有效地表达教师的感情、态度和思想,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学生获得有用的课堂交流信息,而不仅仅是非言语符号本身。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体育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包括体育心理学的涵义、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体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体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体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等5个方面。体育心理学学科发展及其学科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为前提,在重视具体问题研究的同时,还要将研究成果的分析上升到理论层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生态学、体育学等相关原理,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体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并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出发,对体育教育牛态学的理论体系作出系统研究.通过阐述体育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探讨其基本规律,描述其牛态环境及生态结构,构建体育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体系,为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研究前提.  相似文献   

8.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伴随国外体育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体育学科和旅游学科耦合与衍生不断加剧,体育旅游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研究领域也日益扩展.选取Elsevier Scien数据库、SSCI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和美国体育索引数据库有关体育旅游文献180余篇,对其进行梳理、回顾和评述,认为这些文献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旅游概念、体育旅游研究方法、体育旅游与生态环境、体育旅游与交通、体育旅游经济效应五个方面,指出其对国内体育旅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体育人文研究存在哲学思维多样化和理论体系的不足、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缺乏深义、学科研究方法也显得相对单一等问题。哲学思维及理论缺失,将导致终极价值观偏离本位;传统文化的缺失,会导致民族符号、象征的消失;研究方法不足,会使学科发展缓慢。以人文学母学科——人类学的观点和研究经验,对体育人文理论的发展进行思考,体育文化现象不是随机创造或者抽样参照的结果,发展体育人文理论要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和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演绎推理法等,对运动恢复及运动恢复学的定义、运动恢复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运动恢复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以及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与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旨在构建运动恢复学理论体系,充实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体系,为竞技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现代体育学的认识出发,从体育学科的属性分析着手,讨论了体育学科属性研究中存疑的问题,阐述了体育学科的总体属性为人文学科属性。引用“范式”理论,总结了不同时期体育学术的特征,揭示了体育学科属性与学术范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等,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借鉴协同学理论,构建大学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包括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发展策略、激励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协同式管理模式适应当前教学研究型大学公共体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体现较高的可行性和成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制度,提高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系统论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阐述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以及绩效评估指标设计与筛选的思路与方法,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科技4个子系统、37个具体指标的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运动选材学科是一门潜力大、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遗传基因研究成果对运动选材领域的渗透研究,遗传因素与选材理论和方法,尤其是遗传选材方法研究等问题,是当前运动选材研究的热点问题。旨在通过有关遗传因素与选材的研究,展示杰出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和有关方法,以促进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工作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创建竞技教育学试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完善竞技理论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运动人才,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等,论述了建立竞技教育学的意义和以“育人夺标”为宗旨,以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为依据,以运动竞赛、选材、教学、训练、恢复和评价为主体的竞技教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共词分析法,将体育学科研究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核心-边缘分析、聚类和中介性分析,发现中介性不为零的词条过多,学科研究边界模糊,且体育学科主流研究方向过度偏重于"体育教育",与学科研究的其他方面关联甚少,反映出原有学科体系划分方式的知识结构有失偏颇、包容性不足,对体育实践的其他领域引领作用有限。研究认为:体育学二级学科重构以体育实践为依据,可划分为体育教育学、体育健身学、体育竞技学和体育休闲学;同时阐述合理划分三级学科的必要性,并以深度表达和降维表达的方式重构三级学科。  相似文献   

17.
以学科三要素理论为分析工具,选择国际心理学大会有关体育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主题、国际体育社会心理学专著类文献、国内专著类文献三条路径,阐述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经验知识要素、理论知识要素、结构性要素的发展情况。说明该学科发展在理论层面上面临着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及在社会层面上面临着学科地位的认同和话语权的获取两大处境。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归纳分析法,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发达国家以"人体知识"为核心、从抽象到具体、从学科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学科构建的思路,坚持统一的分类依据,对体育教育、健身休闲娱乐、健康科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共同关注,将为中国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跟踪和展望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的综述性研究方法,综述了数字化人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研究结果与结论:数字化人体技术在运动服装的设计、体育与健身运动器材的开发、体育科学选材、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研究、预防运动损伤、中医抗疲劳药物筛选、体育保健针灸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及有关学科知识,对人的自我健身实现机制--健身意图、健身能力和健身精神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为学校和社会体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实现自我健身的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