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明清时期被徽派建筑用于祠堂门楼建造。五凤楼的特征是它的屋顶轮廓线不是直线,而是象鸟翼般展开的曲线,建筑学上通称为翼角。五凤楼共有10个翼角,而且是成五对展翅,就象五对欲飞的凤凰,所以就称这种建筑为五凤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装饰丰富多姿,翼角的装饰是屋顶装饰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翼角装饰提升了传统建筑的整体艺术性,丰富了人居处所的艺术文化内涵,是传统建筑中最富表现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李江  杨菁 《家教指南》2016,(3):124-131
九层楼是敦煌莫高窟最具标志性的传统建筑,与其它窟檐建筑相比,它的尺度规模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超越同类。九层楼的屋顶结构具有河西建筑中脊步高耸、椽扣挂椽、弧腹角梁的一般特征,同时,在使用木桁架支撑、尖锐翼角、形似盔顶等方面又独具特色。通过对这些建造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从支撑方式、椽望做法和屋面形式等突出展现莫高窟九层楼屋顶结构的建造成就。  相似文献   

4.
九层楼是敦煌莫高窟最具标志性的传统建筑,与其它窟檐建筑相比,它的尺度规模和结构的复杂程度都超越同类。九层楼的屋顶结构具有河西建筑中脊步高耸、椽扣挂椽、弧腹角梁的一般特征,同时,在使用木桁架支撑、尖锐翼角、形似盔顶等方面又独具特色。通过对这些建造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从支撑方式、椽望做法和屋面形式等突出展现莫高窟九层楼屋顶结构的建造成就。  相似文献   

5.
一、常以身翼蔽沛公“翼”,《马氏文通》视为“以状动字”——即名词用作状语之例,此说一(?)为人们所沿袭。中学教材亦注“翼蔽”为“象鸟用翅膀掩护。”  相似文献   

6.
扇翼无人机是一种新概念无人机,其横流风扇叶片的翼型、尺寸、位置、数量、安装角,以及来流速度、风扇转速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气动特性。为探究这些因素及变化对扇翼无人机的影响及规律,本文建立起典型扇翼二维机翼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扇翼来流速度、风扇转速对扇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扇翼几何参数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转速和改变来流速度均能有效提升扇翼的升、推力特性;在无人机设计、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好来流速度和风扇转速的匹配。  相似文献   

7.
刘杨 《培训与研究》2009,26(1):65-67
建筑就象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们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附着在建筑实体上的作为墙体一部分而存在的壁画,不是简单的以小画放大上墙,而是要与建筑环境即建筑类型、结构和空间发生联系。这种微妙的联系与建筑本身一同散发着持久的艺术魅力。建筑与壁画反映的不仅是技术,在更大层面上体现的是文化——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与壁画的灵魂。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和壁画间,融汇在生活里。那么,壁画与建筑的协调,它们对时代精神的体现,也就成为研究壁画不能逾越的阶段和前提。  相似文献   

8.
建筑就象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们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附着在建筑实体上的作为墙体一部分而存在的壁画,不是简单的以小画放大上墙,而是要与建筑环境即建筑类型、结构和空间发生联系。这种微妙的联系与建筑本身一同散发着持久的艺术魅力。建筑与壁画反映的不仅是技术,在更大层面上体现的是文化——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与壁画的灵魂。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它存留于建筑和壁画间,融汇在生活里。那么,壁画与建筑的协调,它们对时代精神的体现,也就成为研究壁画不能逾越的阶段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史记.孔子世家》言:“孔子晚而好《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周易》是儒家五经之一,包括上下经和十翼两部分。经作于西周初年,十翼源于孔子。汉唐大儒已有定论,但自北宋欧阳修起至20世纪,疑古者竭力否认十翼源于孔子。但《论语》、《史记》、《汉书》等古籍都明确指出十翼源于孔子,特别是《帛书周易》的出土,更为“孔子晚而好《易》”、十翼源于孔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兴化府城隍庙角叶使用了独特的象首纹进行装饰。作为传统祥瑞体系的重要部分,象纹在中国纹饰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古代青铜器常以象首作为器身装饰,汉代佛教的传入加深了中国本土对于象的崇拜,民间传统中也有以象为核心的符号体系,海上丝绸之路也促进了象图像的传播。基于区域范围内民间信仰的局限并综合以上因素可以推测,兴化府城隍庙象首纹角叶是佛教等多元宗教、民间传统乃至青铜礼器艺术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近来在山西陵川发现的“书鼓砖雕”文化现象实际是一种国内特殊的曲艺文化民俗事象。这是一种将本地兴盛的说唱文学艺术与砖雕艺术互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民俗事象。从“书鼓砖雕”概念、陵川民居院落结构布局、陵川民居庙宇特点、建筑砖雕工艺及艺术特色、陵川书鼓砖雕墀头题材内容等诸方面对这一民俗事象进行剖析,可为进一步揭示这一民俗事象更深层的建筑关学价值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般初中几何教材,包括新编写出版的几种九年制义务教材对三角形对应边与对应角的定义都是这样下的: 可以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这个定义把“对应边、角”局限于全等三角形,这就象把“同位角”的概念局限于二平行线和另一直线相交的情形一样不妥,难怪有教师仅从条文出发,认为只有全等三角形才有对应边、角,实际上,相似三角形也有对应边、对应角,不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也可以定义对应边、对应角,产生这个弊扭的原因是用“完全重合”定  相似文献   

13.
居室建筑文化不仅有史籍的记载,而且在汉字形体与汉语词汇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居室建筑词语的本义仅仅是为了反映客观的居室建筑事象,后来这些事象成为新的文化意义的象征物,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我们通过居室词语可以窥见汉民族与居室建筑有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成都青羊宫建筑的道教文化意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时期的玄学大师王弼曾说过"尽意莫若象",如果这里把建筑视为一种"象",那么其中的道教文化意蕴则为他所指的"意"。本文以成都青羊宫建筑为例,从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等方面分别加以探析,试图通过这些"象"来把握其内在的"意",以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理解道教文化,从而更好地把握其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的四卷本《雁翼选集》之文论卷存在雁翼从喜爱文学起就开始读艾青的诗[1]84是不真实的,雁翼对艾青的评价明显言过其实,所谓严文井给雁翼的书单存在问题,雁翼对于第一次负伤的细节的叙述存在矛盾等硬伤或问题.硬伤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雁翼研究的开展和进行,因此,梳理和考证这些问题和硬伤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班 主 任 不 仅 要 以 社 会 人 的 形 象 生 存 于 群 体 中 , 而 且 要 以 " 主 任 角 色 " 在 岗 位 上 履 行 职 责 , 不 论 社 会 人 与 主 人 角 色 谁 主 谁 次 , 但 联 系 是 必 然 的 。 人 的 品 质 愈 臻 完 善 , 角 色 的 教 育 力 也 就 越 趋 有 效 。 相 反 , 人 的 心 理 品 质 不 健 康 , 角 色 的 引 导 力 也 必 定 受 到 牵 制 。   但 在 工 作 中 , 我 们 总 是 将 这 两 者 区 分 开 来 , 重 视 探 讨 角 色 的 效 能 和 方 法 , 而 轻 视 人 的 社 会 思 想 和 精 神 面 貌 对 角 色 作 用 的 影 响 …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建筑的理性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建筑具有结构、装饰、自然和数象等理性特征。其体系以木结构为主,以官式建筑为典型,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和数象的象征意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和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钩心斗角”——课文注释为:“屋角向心,象钩一样,互相联系;屋角相向,又象兵戈相斗。心,屋心。角,檐角。”这个注释应该说是正确的,但不很明确。钩心,是指楼阁的每一个檐角都象钩一样地向着房顶的中心上翘着,这是就一个楼或一个阁而言的;斗角,是指楼阁与楼阁之间的檐角象兵戈相斗一样地相对着,这是就一个建筑群而言的。二、“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课本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的翻译是:“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那么“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翻译也应如此:“复道架在空中,不是雨不放晴怎么(出现  相似文献   

19.
东汉王充<论衡·量知篇>有文:"骨日切,象日磋,玉日琢,石日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要经过反复切磋琢磨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20.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好的建筑应有好的室内设计,就象人一样,有好的外表还应有好的健康的内涵,而好的室内设计应有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做一名合格室内设计师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作好一名合格的室内设计师的前题是,对室内设计这个学科本质如何认识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