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环境中,传统报业必须与时俱进,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前提下,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积极拓展内涵和外延,结合新媒体的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和传播平台,通过媒介融合达到自身的立足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24):75-80
本文以截止2014年11月国际主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最新进展材料为基础,梳理出一些能够指导媒体融合的观念和经验,以供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参考。作者认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的表现在媒体和用户的关系上。未来的媒体,用户才是其最重要的资源,不是通过传统广告,而是通过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服务产生的黏性获利。在"互联网+传媒业"的时代,传统媒体要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个整体,而非单纯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或者"技术为王"。  相似文献   

3.
郭金民 《青年记者》2013,(17):18-19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着海量信息。我们又处在一个新媒体时代,自互联网面世以来,新的传播形式层出不穷,在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信息传播带来不确定性。在竞争压力中,传统媒体进入"内容为王"时代,一般性信息难入其"法眼";"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和随意性给企业负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3,(9):26-31,2
传统媒体转型需要培养其适应新媒体的"技术基因"。旧传播时代的规则是"内容为王",具有良好"内容基因"的传统媒体摘取了传媒业的皇冠。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规则则是"用户为导向、技术为驱动、平台为基础",唯有真正培养起能够适应甚至推动"内容基因"发展的"技术基因",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5.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核心阅读:面对当前新媒体的咄咄逼人,坚持“内容为王”仍是纸媒的安身之本。然而,在海量信息及碎片化阅读时代,要实现“内容为王”的发展战略,传统纸媒必须以打造“王的内容”的发展思路,坚持“内容为体,技术为用”的转型策略。“王的内容”务必要在功能、受众体验与内容形态上展示出与众不同之处。西方传统媒体的付费阅读模式即基于对“王牌内容”的自信。渠道垄断是霸道,在多元开放的新媒体环境下垄断渠道几无可能,因此内容生产与公信力建设仍是王道。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所拥有的及时性、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通畅性使传统媒体以往所独有的话语权正在逐渐失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信息海量和碎片化促使传统媒体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扬自己之长,传统报业怎样才能在新媒体的包围下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传统媒体要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增强信息辨别、甄选和整合能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实现渠道融合,在新闻的快与准、时效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增加报道的厚重感、专业性和权威性,增强自身的信息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姚政邑  何洁 《编辑之友》2015,(11):56-60
文章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规律、物质与非物质形态、技术适用场合等方面论证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重新进行评估:依靠"内容为王"的生产优势,传播优质广告信息;依托实体化接触方式,有效传达广告信息;发挥公信力优势为,广告主品牌建设服务.新媒体崛起从一些方面促进了传统媒体广告的变革,形成了促进传统媒体发展的助力.在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将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形成有益于企业和市场的广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广告异军突起,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传媒业广告市场的主导力量,报业广告特别是都市类报纸广告出现“断崖式”下滑,已经影响到一些媒体的持续发展.在新媒体时代,报业必须沉着应对,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走多元化经营之路,努力开辟报业经营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新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对传媒业原有格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传播环境下,报业的生存空间倍受挤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可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问题,成为传媒理论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在越来越多的人群起追捧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概念时,在国外传统媒体集团纷纷向新媒体扩张的时候,在报业寒冬论在国内不断被提起并上升至一个新高度的时候,与一些发达城市大笔资金投入狂飙突进的新媒体运动相比,广东传媒业显得更冷静和理性.  相似文献   

13.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08,(12):21-23
当前,在传媒业流传着"技术为王"、"内容为王"、"经营为王","渠道为王"诸多似是而非的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传媒业的各种理念自然会折射到传媒业实践中,导致传媒业的实践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制约了传媒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都片面和过度拔高和重视传媒业价值链条里的某一个环节,而忽视了传媒经营的系统性、协同性.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些理念都是典型的"瞎子摸象"思维,都只是看到了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必须完全予以摒弃,并基于系统而统一的传媒业价值链条建立起"信息服务为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媒业正处于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成功实施转型必须找准方向,认清发展趋势。笔者通过深入剖析传媒业发展现状,提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五大趋势:传媒业市场增速趋缓但仍有很大潜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对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影响;传媒业和其他产业融合成"大信息服务业";信息智能匹配为未来转型方向;广告将和营销业高度结合。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因其具有多样性、及时性、海量性、超文本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而迅速发展,传统媒体受到极大的冲击,报业受影响最严重。因此,报业要想继续在融媒体时代发展下去,必须走上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适应这个时代,做一个技术者、推动者、创新者。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开展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至今已有5年.在过去的5年中,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主导,还是传媒业主动出击,传统媒体的各种数字化、网络化方案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新传播方式的不断涌现对传媒业原有格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的传播环境下,报业的生存空间倍受挤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可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传统媒体的发展趋势问题,成为传媒理论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此文从社会结构、媒体技术及企业营销方式三个方面的变化对影响传媒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以厘清传媒市场变化的实质。文章对未来主流媒体和未来传播格局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阐述了报业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势必要经历一个与新媒体融合和战略转型的过程。通过理论探讨和现实案例的呈现,文章认为,报业基于固有的优势,成功转型后将有望继续占据传播领域的主流地位,而它的传播终端和传播形态,会与以往迥然有别。  相似文献   

18.
媒体当前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信息资源严重过剩,注意力资源严重稀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严重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创新节奏加快,强化了受众喜新厌旧情结。应对新挑战,从战略上讲,要加快推进传媒业转型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从战术上讲,要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郭全中 《新闻界》2012,(5):67-71
最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频出;传媒新技术和新媒介层出不穷,助推传媒业转型;传媒业与信息业、金融业的融合越来越深,新的业态和服务业日渐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此消彼长,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对传媒业作用和本质的认识更深刻,相关多元化阔步猛进;在诸多合力的推动下,传媒企业自身的"三改一加强"大步推进,体制创新亮点频频.  相似文献   

20.
梁泉 《传媒》2007,(5):42-43
当今传媒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传统报刊业增长缓慢与新媒体的迅猛增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将中国报业推向了历史性的变革关头,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报业发展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