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著作权作品合理使用进行了界定,然后阐述了著作权作品合理使用的情形,探讨了高校科研档案利用与著作权作品合理使用限制的关系、著作权作品在高校科研档案利用中合理使用的具体措施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出现扩张的情势,如著作权新的权能增加、保护客体范围扩大、保护期的延长、对权利限制的限制,使图书馆及社会公众自由使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的空间受到压挤。图书馆只有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提高图书馆岗位著作权管理水平、积极参与著作权立法调整,才能针对扩张提出新的合理诉求,合理分享著作权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构建网络作品法律保护体系的三个关键问题: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问题;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公众关注的图书馆著作权保护问题,通过法条解读、案例剖析和法理说明,介绍图书馆使用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主要方式——合理使用的发展渊源、当前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使用的判断标准,以及适用于图书馆的有关合理使用的现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速度,但是同时也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挑战。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制度,是出于利益平衡的需要《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在原则上均可以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但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版权保护体系面临着调整与变革,新的作品使用方式的不断产生,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有适当调整。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6.
认为网络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限制的冲突主要表现在首次销售原则、时间性限制和合理使用等方面,只有对这种冲突进行有效的协调,才能维护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网络著作权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刚刚过去的几年.一系列的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促使人们认识到了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同样神圣不可侵犯。如今,宣称“网络作品不享有著作权.可以自由使用”的人已经不多了。 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案件提醒我们,关于网络著作权的讨论还远远没有结束。其中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掌握网络作品的适当使用问题7以笔者代理的冯英健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友根著作权侵权案为例,我们对上述问题作一下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广义上讲,对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限制也包括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但是人们常讲的著作权的限制是指著作权在行使上的一些限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可以不遵守著作权法的某些规定。由此可见,对著作权的限制,实际上是一些例外规定。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权利的限制”一节也是就此而规定的。根据世界各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在行使上的限制主要分为:①合理使用;②强制许可;③法定许可三种方式。我国著作权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规定了有关“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种限制条款。对著作权的限制通常分…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著作权法》明文规定的,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对其作品进行使用的一项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是知识产权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试从著作权、著作权合理使用、我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立法、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我国的相应立法进行评述,以期对该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各国著作权法对传统资源合理使用的规定并不适用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在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施保存行为就有可能造成对权利人专有权利的侵犯,单纯或过度的著作权保护会阻碍数字作品的长期保存.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更多地保护作品拥有者的权益,对作品的使用、长期保存提出了多种限制条件.可见,平衡著作权与保存管理权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黎娟 《今传媒》2014,(7):27-28
著作权合理范围使用制度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在著作权保护范围内的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下,不需向其支付费用的制度。数字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给合理使用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本文从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传播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荣华 《编辑之友》2010,(10):96-98
一供著作权权利限制与利益平衡理论简介 (一)著作权权利限制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权利限制包括时间限制、地域限制、权能限制和范围限制4种,它是在保护著作权的前提下,平衡作品创作者、作品使用者、作品传播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限制.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版权人利益保护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成为著作权进一步扩张的动因,并为作品的使用设定了更多的障碍。为应对著作权的扩张趋势,知识获取(Access to Knowledge)运动应运而生,并在国际著作权领域推动了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的立法活动。著作权限制与例外是为作品使用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当然也包括为残疾人在内特殊人群的知识获取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作品。它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在著作权法中表现为一种授权性规范。在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和界限.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网上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作品传播又有了迅速而有效的新途径,著作权制度再次面临着挑战和革新.文章在确定网络作品的著作权的基础上,对法定许可、合理使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价值和必要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修订后的著作权法扩大了著作权人的权利范围,使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出于满足广大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在对作品的网络传播上出现了一些侵权行为。这就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问题,也引发了人们从深层次上来思考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著作权合理使用的价值和必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利用,图书馆联盟业务重点朝着联合开发数据库、数字资源远程传递、资源共享方向发展,著作权侵权的问题突显.图书馆联盟合理使用著作权作品,则享受作品复制、网络传播等侵权责任的豁免权;对于脱离合理使用"轨道"的行为,且未与作者达成许可协议的,联盟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法都追求经济利益,并通过作品产权的界定和著作权限制制度作保障。图书馆因有调节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中介性和公益性,而享有合理使用作品的权利。图书馆合理使用作品,具有降低作品交易成本、保障作者作品的成本回收、经济利益的实现、扩大作品的社会效益之功能。  相似文献   

19.
非赢利公益性图书馆享有的著作权豁免权利与义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国际著作权保护公约与我国著作权法的权利限制与豁免规定,探讨非赢利公益性图书馆享有的著作权豁免权利与义务,介绍并提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界坚持著作权保护与合理使用的立场和修订著作权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著作权加强权利人对作品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现象,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公众数字资源网络获取的权限限制,提出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通过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充分利用"除外"条款、文献传递"一对一",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