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姚卫 《体育科研》2003,24(5):76-77
用最大心率的60%-80%来控制小学生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经过2个月的递增负荷训练后,安静心率、肺活量和50m×8耐力跑成绩都有明显改进。而通过游戏和自由活动的练习形式促进有氧耐力提高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 400米跑的专门训练主要是发展速度耐力。在制定全年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结合采用大强度间歇训练、广泛间歇训练和重复间歇训练三种方法。速度耐力训练必须以一般耐力训练为基础。广泛间歇训练是用来发展一般耐力的,即提高持续的有氧耐力能力的最佳方法。在训练中衡量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大小的最基本方法是测量心率。每次训练承受一定负荷之后都必须认真地测量心率。测量心率的方法有两种:1.运动员用秒表自己测量心率——每次练习后两分钟,测自己的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测10秒钟)。2.教练员  相似文献   

3.
1 体能训练方法 越野滑雪是一项以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运动员要在相当长的比赛过程中完成很大的负荷,这就要求我们在系统的训练中找出一条可提高效率的途径。所以,全年不同强度负荷的合理安排十分重要。越野滑雪的运动成绩取决于有氧耐力、无氧耐力的发展程度。对耐力的培养应长期不间断地采用中上强度(心率160±5次/分)和次极限强度(心率为180±5次/分)的训练。我们通常把运动训练的强度分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李珍珠的冬训负荷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员的训练以混氧耐力训练为主,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运动员的训练节奏明显,负荷强度安排合理,在保持一定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负荷强度,符合当前先进的障碍跑训练的趋势;各项训练计划如期完成,运动员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得以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利用心率变化情况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监测,对于广大基层速度滑冰教练员是简单、实用和可行的训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公式法、生理反应法、呼吸变量法等心率无氧阈测算方法;并对心率无氧阈、心率负荷与训练强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心率无氧阈分析,提出了培养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心率负荷带训练模式,心率负荷训练间歇模式,以及不同年龄的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心率负荷参考值对应表。  相似文献   

6.
章翔 《中华武术》2010,(3):44-45
现代中长跑的竞争主要是专项速度的竞争,也就是专项高速跑的能力即速度耐力的竞争。现代中长跑训练已由过去突出训练量而转向突出训练强度,这是因为中长跑比赛主要是比强度,而不是比量。所以,当今中长跑教学与训练中对负荷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当今中长跑教学与业余训练中,提高训练强度,发展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而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有:  相似文献   

7.
400米跑是短距离跑中距离最长、难度最大,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的竞赛项目。在400米跑中,速度是核心、耐力是关键、力量是保障。本文主要从速度、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三个方面来探讨提高400米跑专项能力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期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速度耐力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以持续的高速度跑到终点的必要素质。在训练过程中发展速度耐力的手段是很多的,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大强度间歇时间相应较长的间歇跑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强度的要求一般是该运动员最大强度的80%左右。如某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戴成 《中华武术》2020,(4):23-24
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形态、机能、专项技能、心理以及运动素质等方面的训练。训练方法一般包含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足球运动员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常用的方法有重复训练法、交替跑法、高原训练法以及持续负荷法。无氧耐力训练下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李成玥 《中华武术》2014,(10):48-48
一、发展一般耐力 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专项耐力和专项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发展一般耐力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负荷法,可以采用不同地形的越野跑、场地长时间不间断跑以及长时间的球类活动、骑自行车等。同时采用不同的动作节奏,以避免长时间慢速动作节奏的定型。例如:中小强度的一般耐力训练后,进行60~100米的加速跑,或在一般耐力的训练中,采用先慢后快或先匀速后加速的跑动节奏。每400米进行一次30米快速跑的练习。在中小强度的组合段落专项训练中,  相似文献   

11.
1生理特点分析1.1心率变化。耐力训练在负荷、心率、需氧量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心率可以作为各种训练手段对肌体作用的可靠指标。一般来说,达到最大需氧量的心率为180次/分,此时的跑速叫做临界速度,低于这个速度称为临界下速度,高于它则称为临界上速度。心率在150次/分以下的跑是在  相似文献   

12.
陈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6):103-105,113
对女子3 000m障碍跑运动员阶段训练负荷监控发现,冬训期的连续两个高原训练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影响了整个冬训期的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李**可能存在过度训练,赵**的训练效果最好,朱**正常.同时高原训练时间太长次数太频繁,致使整个训练的量和强度不足,量的不足由训练课次不足和高原训练造成,强度不足主要与混合耐力训练比例较少有关,影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中跑项目是高考体育生身体素质测试(800米跑)和部分考生选择专项测试(1 500米跑)的主要项目,如何有效地提高考生中跑训练的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师和考生探讨的问题。体育考生的中跑训练不同于专业运动员的中跑训练,既要关注速度、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的训练,又要突出中跑成绩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高考时的训练和近几年的教学与训练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考生中跑训练的方法。中跑项目是既有耐力又有一定速度的大强度竞赛项目。对于考生而言应该从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速度和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入手,按照考生训练的周期,选择适合高中生承受能力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员需要的是一种无氧代谢为主的,建立在一般耐力基础上的专项速度耐力。因此在耐力训练中应采用重复次数多、密度大、间歇短的大强度和高速度的方法来提高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增大肺活量,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用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进行无氧训练,使血乳酸堆积,达到高值,一组完成后,运动员要有精疲力尽感,以提高机体的耐酸力。发展乳酸性无氧耐力,负荷强度控制在本人的最大强度的85-95%,心率在160-18次/分之间。负荷时间控制在1-2分钟,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并且无氧与有氧训练要有机会结合。高水平运动员无氧训练比例要…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在运动训练中,怎样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以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这是体育界一直所关注的问题。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重视训练强度。加拿大学者博南曾明确指出:“在负荷诸因素中,训练强度为其首,训练次数为其次,训练时间或训练总量为其末。”由此看来,训练强度是运动训练的关键。我国田径运动中,400米跑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训练方法不佳。400米跑是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强度过大过小都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以往训练中,可能只强调了运动量而对选择适宜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拳击运动的特点,选择其它项目的练习与拳击专项练习相结合的练习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能训练出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拳击技术。一、基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跑步有利于发展耐力素质,可通过两种跑的形式来增强。一是越野跑,二是变速跑。耐力训练要经常进行,它主要以时间、重复次数、距离长短为衡量标准。通常一般的耐力训练包括: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优秀竞走运动员备战高温环境赛事赛前训练安排特征,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在赛前训练第一阶段以长距离走为主要训练内容,以中距离跑作为补充性耐力训练内容,以此提高其专项耐力水平。赛前第二阶段以中距离、大强度的耐力性竞走为主,以极限强度训练提升其耐受高温环境的专项运动能力,为正式参加比赛提供负荷强度基础。赛前最后一个阶段训练中根据高温高湿、跨昼夜竞赛环境,安排夜间大强度中距离竞走的训练,通过调控训练过程中的饮水量和次数提升优秀竞走运动员身体耐受脱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羽毛球运动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越来越高了。而我国各级羽毛球队在技战术训练中普遍缺乏掌握与表示负荷强度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用先进的心率测量仪对20名优秀少年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53人次的技战术训练课中的动态心率测量。根据各种训练手段与心率的对应关系,把常用的十几种训练手段的负荷强度划分为五个(或三个)等级,供广大教练员在安排与控制技战术训练的负荷强度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员业余训练负荷监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阿明  雍明 《体育科研》2002,23(2):25-26
对一名高校男子 4 0 0 m运动员多项心率控制强度的训练实践 ,发现其在业余训练负荷监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提出短跑业余训练应以强度训练为主导 ,着重增强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20.
培养耐力素质的教学法在冰球运动中,训练耐力素质必须要考虑到比赛的特殊性。负荷时间和负荷强度要求运动员有高水平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经验表明,做为专项耐力基础的有氧用力最好是通过中等强度的长时间负荷来发展。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