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观的转型必然导致知识之各维度上相应变化的发生,或者知识之各维度上的变化必然带来知识观的转型。因此,对知识的本质、表征以及有效阈等三个维度之转型特征的揭示,必将有助于我们对知识观及其转型的理解。而且这种揭示与理解对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改善还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一是知识的相似性使得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转化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有限度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知识本质观否定了教育评价的唯一性;三是边缘有效阈的界定使得课程设置的交叉性和边缘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知识观及其局限 (一)传统知识观传统知识观一般是指客观主义的知识观,客观主义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的、可靠的、稳定的观点,长期以来一直左右着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从哲学来源来看,客观主义知识观可分为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理性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均源于理性所显示的公理。理性主义的知识观把知识当作外在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学生的学习就是要获得这些客观知识。与理性主义知识观相对的是经验主义知识观。经验主义知识观以哲学上的经验论为其理论基础,其基本观点是:第一,知识的来源是现实的生活,而不是间接经验和书本知识;第二,知识获得的方式是从个别到一般,而且只有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它反对由一般演绎为特殊,也就是说,认为知识是纯粹经验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论知识观的演变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观与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是构成教育价值取向的前提.随着知识转型以及传统知识观到现代知识观的演变,教育价值观也经历了从古代理性主义、近代传统教育价值观到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发展.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知识观的发展要求教育改革主动调整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实现知识在教育中的双重价值,更好地促进教育、社会和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照着讲"和"接着讲"体现了教师不同的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陷入了客体对主体的牵制和绝对主义,因而是一种权威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则倡导主体建构和批判反思,因而是一种批判主义知识观.从权威主义知识观向批判主义知识观的转型,消失了的教师的主体性也重新得到了回归.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与教育观、教育实习观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和实习观,静态知识观追求"先在本质"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从理论到实践简单输出的教育实习模式;与之相对立的动态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人与知识的关系,受动态知识观影响必然选择突出理论——实践——理论的动态发展的教育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知识观的嬗变与教育思维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表现为理论视野从“发现规律”到“阐释意义”的转向、从“科学实证论”到“人理解论”研究方法的转换,从“惟我独尊”到“和平共处”理论旨趣的转移。后现代知识观及其思维方式对教育研究思维转型具有深远的启迪和借鉴价值,但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教育研究已全然无需科学审视,更需要去反思“教育是事实吗”、“教育有规律吗”等深层理论问题,井进而努力去寻求在对立的两极问如何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体系中,知识目标是其它目标实现的基础。新知识观的转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深入理解现代知识观视域中的课堂教学理念,从知识的本性组织教学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知识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教育中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知识观是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使得受教育的主体和施教方对知识有可选择性,这就决定了在这一课程领域对知识和知识观必须建立正确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知识观是教育实践的根本性和基础性认识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人类教育向智能教育转型的当下,知识图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知识观的讨论已然迫在眉睫。从哲学范畴来讲,知识观涉及对知识的主体、本质、结构、承载媒体等问题的认识。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不仅以工具的形态参与到知识生产过程中,还能以某种近乎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与人的互动过程中,使知识主体从人类自身转向人机协同,知识本质从人类认识的成果扩展到碳基智慧与硅基智慧并存,知识结构从层级明确的“建筑”结构转向人机动态交织的“舞蹈”结构,知识承载媒体呈现出多模态融合感知的特征与趋势。因应智能时代知识观的嬗变,亟需树立新知识观,为未来智慧教育体系构建起以新知识观为地基的大厦。  相似文献   

10.
知识与教育密切相连,教育是知识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知识又是教育的内容与载体。知识观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内在背景。由知识观引发的教育思想的价值冲突涉及诸多范畴,如科学与人文;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等等。历史上经历三次知识观的转型,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由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这是一种由绝对知识观向相对知识观、由普通知识观向境域知识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假命题,真问题——谈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与统一性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教育领域内,存在着认识论和工具论两种不同的知识/教育传统。从认识论的知识观来看,人文与科学不可分裂,它们是人类认识(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从工具论的知识观来看,人文与科学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知识/实践领域。人文与科学的分裂,是学术由分工走向专业化的产物,也是西方知识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不应忽视的是,在分裂的同时,存在着整体性思想的传统,这一思想是人文与科学走向融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这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课程观向动态的、开放的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目标要超越知识达到对学生存在的关注;二是课程内容回归生活,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知识观的转型与教师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知识观的变化这个角度,指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下其知识动态建构的重要性,并深入教师工作的“现场”,从教师特定的专业知识场景来探讨教师知识结构的建构.所思考的具体问题是:知识观的转型对教师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知识观及其变化是如何体现在教育情景中,从而触及与引发教师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知识教育是要传授给人以知识,而知识又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因素,因而知识教育不仅没有违背教育的育人目的,而且还在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今天知识教育却受到人们的质疑。究其原因,是近代知识观将知识狭隘化为科学,而科学又被等同于自然科学,从而导致知识教育蜕变成单纯的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因而,要拯救知识教育,恢复其育人功能,就必须要建构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知识观。  相似文献   

15.
知识观的转型与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旨归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随着传统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重要变革,具体表现在:在教学目标,从知识接受走向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从事先预设走向动态生成;在教学内容上,从分科走向综合,从体系化走向结构化;在教学过程中,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从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走向主体间性的意义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一个多学科都在研究的问题,在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复合分类维度将师生关系分为三种典型类型,从而透析每种典型师生关系背后的内隐文化观念,包括传统文化和具体的知识观与儿童观等。在当代知识观转型、儿童观更新的参照下,对典型师生关系进行了反思性探索研究,以提升重建师生关系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知识观与教师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知识为载体展开的,不同的知识观赋予了教师不同的话语权。客观主义的知识观背景下,教师所表现的只是一种虚假的话语权威;后现代知识观动摇了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为教师话语权的赋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知识观转型与后现代教学设计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知识观转型的角度,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观进行反思,在扬弃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观——后现代教学设计观。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知识观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新课程的解读。本文首先对现代知识观以及现代课程观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后现代知识观和后现代课程观进行解释、比较,最后说明课程观转型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知识观的转变,必然相应地带来教育实践中话语权力的变迁。持有不同的知识观.话语权就会赋予不同的主体。在知识观由科学主义向后现代的转型中,教育中的话语权从“失语”状态走向了“话语失控”。随着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确立,话语权力的赋予与重构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