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申报》对清末杨乃武案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跟踪报道。通过对相关报道的文本分析,本文认为,《申报》主要采用了情感化叙事来激发大众情感,从对香艳故事的猎奇到期待案件的水落石出,进而转化为对中国司法弊端和官场恶习的批判。《申报》的长期报道与情感化叙事不仅影响了案件结果,也提升了报纸的销售量和公信力,还开启了近代报刊媒介审判和舆论监督的先河。大众情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被杨乃武、《申报》、清政府等以不同形式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研究资料》总第六辑刊登了徐载平的文章,题为《申报关于杨乃武案的报道始末》,其中谈到《申报》“初次报道”的时间是1874年4月18日。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笔者查阅原报得知,《申报》关于杨案的第一次报道是1874年1月6日,也就是说,案件发生一个  相似文献   

3.
杨乃武案是晚清震动朝野的四大奇案之一,因其案情冤屈,翻案曲折困难,最终得以平反,至今仍广为传唱。杨乃武案发生后,余杭民众之间口耳相传、说法多样,《申报》与后来的电视节目总结人际传播内容,对杨案进行大众传播,推动杨案为更多人所熟知,在一百三十多年里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杨乃武案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映射,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杨乃武案的口头流传与大众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呈现出独特的传播情景。  相似文献   

4.
《申报》和“杨乃武与小白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在社会上流传很广,此案搬上戏剧舞台,更是传得家喻户晓.人们知道,这起冤案最后是由慈禧给平反的,主要得力于浙江18名地方绅士联名向都察院呈控,但此案平反,也有《申报》的一份功劳.宋军同志的新著《申报的兴衰》,有一节详细叙述了《申报》报道此案的经过,称这是“中国近代报纸最早发挥舆论监督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5.
段勃 《当代传播》2008,(6):101-103
调查性报道这一概念在中国是舶来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在近代中国已出现了这一报道形式。《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连续报道体现了调查性报道揭示性、独立性、显著性等特点,是早期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社会民众不具有任何的言论自由,更罔论以舆论监督政府的权利.随着近代报刊在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人开始以报纸为舆论之机关.①《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正是诠释了早期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在这宗案件中,《申报》作为外商在华创办的营利性民间报刊,充分发挥了报纸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政府施政过程中进行监督的功效,借助公众舆论的力量影响案件的发展和审判结果.《申报》对此案的报道开启了近代报刊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监督政府施政行为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大难临头比起刘知县对杨乃武的心存芥蒂,他的儿子刘子瀚对杨乃武则可说是恨之入骨了。刘子瀚恨杨乃武,与小白菜毕秀姑有关。不过关于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史料记载却不尽相同。《清稗类钞·狱讼类》“杨乃武被诬杀人案”条记载:“邑令刘锡彤有子逾冠,闻其(指小白菜毕秀姑——引者)名,一日遇诸途,尾随之,密以意示衙役,使谋之,久之通焉。邑有杨乃武,同治癸酉举人也,丰采甚都,当为诸生时,已与毕通,为锡彤之子侦悉,妒之。已而乃武捷秋试,毕欲委身事之,谋既定,锡彤子知之,益愤,将谋所以陷乃武者。”刘知县青春年少的儿子刘子瀚早就听说毕秀姑长…  相似文献   

8.
一份重见天日的珍贵档案据1994年12月17日的《京郊日报》报道,有关人员在北京西南白带山下千年古刹云居寺清理文物和档案时,发现了一份清代《钦差查办事件》奏折手抄件。该钦差查办的事件,竟是名传遐迩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大冤案! 《钦差查办事件》奏折共7页,1175个字,全部用毛笔恭楷书写。《京郊日报》还披露,这是光绪元年(1875年)十月三十日法务大臣沈家本写给光绪皇帝关于复议杨乃武案件的奏折,提出该案尚存在诸多疑点。应该说,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在今天得以家喻户晓,多是缘于戏曲舞台和电视荧屏,但那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而非历…  相似文献   

9.
《申报》1872创刊,历时77年,经历晚清三朝皇帝,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是记录近代中国历史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本文从《申报》与自由、《申报》与社会两方面浅议《申报》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席子佩卖掉《申报》办《新申报》依然失败中国报纸历史最久的《申报》是史量才从席子佩手中买进的。席卖出《申报》后很懊悔,乃想方设法,请穆安素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的只是报馆产业,《申报》二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用《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一笔钱付给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费。席得了这笔钱,心有未甘,拟再办一张《新申报》以与《申报》抗衡。他与我父是知交,要我兄去帮他办报,我父以不办同样事业婉辞。《新申  相似文献   

11.
史量才与普利策分别是中、美报业史上的巨子,两者经营的《申报》与《世界报》创造了各国报业史无前例的辉煌。史量才接手《申报》的22年间,《申报》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申报》1933年突破15万大关,达到旧中国报纸发行量的最高数。  相似文献   

12.
王晶 《青年记者》2007,(22):141-142
《申报》的创办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近代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时隔一个多世纪,《申报》早期经营中的许多创举和经验,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申报》的早期经营时期主要是指从《申报》创刊到1912年《申报》产权被授予史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鲁迅最辉煌的杂文创作主要集中于《申报·自由谈》,鲁迅杂文与《自由谈》相得益彰,代表着我国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强强联合。鲁迅杂文借助《申报·自由谈》的商业运作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里程碑,《申报·自由谈》则借助鲁迅杂文达到其传媒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14.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从1872创刊到1949年停刊,《申报》的经营长达77年之久.史量才对《申报》的各种改革,时至今日,依旧值得认真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15.
《申报》与史量才在中国报刊史上都赫赫有名,史量才经营《申报》有道,其经营策略因报纸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而异。本文对史量才时期《申报》的经营策略及其对现代媒体的借鉴意义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曾经轰动一时。此案涉及大量清代的法律制度。本文我们即从法律制度的角度,对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9日,上海《新民晚报》刊登梁酉廷同志文章《首先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指出《中国近代史大事记》(知识出版社)与《近代中国八十年》(人民出版社)中,都说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首载俄国革命成功的消息。次日,《申报》等皆报道十月革命消息。其实,《申报》的报道实与《民国日报》为同一天,不过《申报》未加标题,而《民国日报》则加了比较醒目的标题。  相似文献   

18.
史量才,原名史家修,是近代著名的爱国报人,祖籍南京,出生于上海一个商人家庭。1912年(民国元年),《申报》主持人席子佩因经营不善,准备出让《申报》。张謇等人闻讯,立即与史量才等五人商议合作,向席购进《申报》全部产权。五人均为股东,推史量才为总经理,陈景韩为总主笔,席子佩留任经理(后与同人意见不合,辞职脱离《申报》)。  相似文献   

19.
张亚敏  程蕾 《新闻世界》2014,(7):262-263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从1872年创刊到1949年停刊,《申报》的经营长达77年之久。本文以中国知网历年来关于《申报》经营管理研究的论文为对象,梳理关于《申报》经营的大致研究图景,以期为今后《申报》研究乃至当今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研究——民国〈申报〉征婚广告镜像》(以下简称《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研究》)一书于2017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选取民国期间《申报》上的征婚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申报》征婚广告记录了当时中国个人与社会的诸多信息,蕴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