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对艺术的要求标准也不断提高。纵观历来画界的批评者与教育者所持的态度和观点,最为焦点的是关于中国画教育中的创新问题。为此,本文试从中国画的创新与中国画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将中国画创新在中国画教育中如何定位,如何把创新与中国画教育相融合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一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如何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挖掘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振华  徐莉 《教育研究》2005,26(7):20-24
中国教育学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这个问题是在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开展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研究,“教育学立场”与跨学科研究的张力等方面的压力下产生的。要解决之,至少有两条路径:一是改造教育理论,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实践者把握;二是创新教育理论,做好“接着说”、“在中国教育中”、“从教育学立场出发”、“创新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科技哲学对于高校创新教育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包括培育创新精神、学习创新方法、补充反思向度、训练跨学科思维方式。中国科技哲学专业在研究和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阻碍了它更好地发挥在高校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重新进行学科定位,强调面向创新的中国科技哲学教育,以更好地履行创新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苏文木 《教育家》2004,(10):20-22
我们曾经历过“创新教育”口号刚提出时的激动,我们曾经历过如饥似渴地学习有关创新教育理论章的时刻:四五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全面地审视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终于发现,创新教育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目前教育界最具感召力的字眼,它已成为中国教育面向新世纪的当然选择。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建立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教师队伍,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以创造的感染。作为幼儿  相似文献   

7.
裴占霞 《新疆教育》2013,(10):65-65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要求创新,因此在教师队伍中就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现如今的中国教育,最多提出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AyJ-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推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是重要的一环。中国只有依靠创新人才,才能傲视群雄。为迎合这一巨变,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学更重视创新教育,教师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想方设法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厉以贤先生是新中国培养造就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和社区教育泰斗。本文以历史见证者的眼光,真实地叙述了厉先生的学术生涯和成为一代大家的卓越贡献,中肯地评介了他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现代教育原理创新、重建教育社会学和首开中国社区教育先河等多领域的学术创新对于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探讨了他始终执着人本教育信念、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10.
博览会     
10月11日,2008中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博览会与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同时开幕。展会云集了多家IT企业尖端软硬件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从建筑教育思想和建筑教育体制两方面入手,分析在当前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师职业状况变化下,对建筑教育体系提出的开放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加高职课程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有着不同的开发方法和课程特征,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模式.本文以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建筑技术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开发、课程特征为例,对两国的高职课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其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高校拥有各类丰富的资源,对其做开发与利用的深入研究,构建高校经费筹措新模式,是重大而紧迫的时代命题.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高校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如开发校办产业资源,自然及建筑资源,经营性资源,文化资源等.  相似文献   

14.
建筑类高职学生是服务于区域建筑工程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对建筑类高职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建筑类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国防教育的相应对策。加强建筑类高职学生国防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教育理念直到如今也值得学习。本文从《论语》中探索其蕴含的教育和学习之法,尝试解决“建筑物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的建筑物理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教学楼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建筑物理学和空间社会学的统一体。在教学楼漫长的“前史”里,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被不断重构,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嬗变也不断更替了教育的文化价值。在我国当代中小学主流的教学楼中,微观的空间权力技术支配着知识和人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工业建筑的空间文化。教学楼的空间叙事主要通过空间编码、空间语法和空间语境等基本策略来呈现它的教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空间是学校教育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高职《土木建筑制图》结合《建筑CAD》进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职《土木建筑制图》与《建筑CAD》的教学特点?以及将《建筑CAD》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安排的弊端,提出高职《土木建筑制图》结合《建筑CAD))进行课堂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改革建筑教育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分析我校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现状后,提出将可持续发展建筑理论教学与建筑设计基础的原有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我校特点的、系统的、渐进的整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The domain of interiors constitutes a point of tension between practicing architects and interior designers. Design of interior spaces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Yet, to what extent does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keep pace with changing demands in rendering topics that are identified as pertinent to the design of interiors? This study explores interior designrelated coursework taught in accredited architectural programm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wo methods of collecting data are used: self report from architectural programme chairs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web‐site posted programme catalogues describing course content. The findings show that many interior design concepts are not well addressed in the architectural curricula [1]. On average, only 0.44% of program content is dedicated to curricula focusing on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shaping interiors. These findings offer a parameter to educators who are involved in assessing and reforming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by expanding issues of design in general. The authors contend that the pedagogical approach in architectural programmes would benefit from the inclusion of more interior design concepts and through such education efforts the stature of interior design is likely to be improved.  相似文献   

20.
长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有两个立足点:其一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其二是地方院校建筑教育的生存发展空间。建筑教育应该同本地具体的区域经济、历史文脉、生态环境相结合,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研究并促进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和谐,引导学生探求一种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创作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