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有些事有宣传价值,却不一定有新闻价值;有些事有新闻价值,却不一定有宣传价值。而我们要写的,是那些既有宣传价值、又有新闻价值的事。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做到恰如其分,也不难,难的是时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的“出处”就是“讲政治”。我对“讲政治”的理解,首先就是“讲大局”。  相似文献   

2.
《吃不完的“人情饭”》(见附稿),报道的事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刊出的稿件却有不小的缺陷。可以说,作者抓住的活鱼又给丢了。在村组招待费过高而加重了农民负担已成一个重要农村问题的今天,金洞乡却已连续五年没有村组招待费开支,对农村读者这已经是新闻。那里的干部下乡还有吃不完的“人情饭”,更加是新闻。金洞乡干部下乡吃不完“人情饭”,并不是那里的干部占不完村组和农民的便宜,而是村组和农民心甘情愿并争着请他们吃饭。是乡干部与农民有深情在。原因是乡干部驻村入户,爬山钻洞,用脑、出力还出钱,去为农民“办好…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讨论,曾经热闹了一阵子,现在虽然还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对新闻具有宣传功能这一点,是很少有人持异议的了。看来,这里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已不是新闻应不应宣传,而是如何才能宣传得好。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新闻界花的力气似乎不多,新闻宣传效果欠佳的根源恐怕也就在这里。新闻应该宣传,但又要不露出宣传的痕迹,力求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于是有人提出克服“宣传腔”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我们的新闻中有“宣传腔”,国外读者反映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曾是我国新闻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今年初,郑保卫同志在一篇题为《新闻与宣传关系浅探》(见《新闻知识》1991年第1期)文章中这么说:“笔者坚持‘交叉论’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意义就在于,它既看到了宣传与新闻相联系的地方,又指出了宣传与新闻相区别的地方,提醒人们不应完全不顾新闻规律,在新闻报道中传播毫无新闻价值的东西,因而,对于新闻实际工作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那么,什么是“交叉论”呢?保卫同志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新闻与宣传既不是完全等同的,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好比两个圆圈相交,既有互不交叉的独立部分,形成‘纯新闻’与‘纯宣传’,又有相交叉结  相似文献   

5.
一种深入的思考,在中国传媒主阵地中蔓延。这就是要从维护我们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高度,“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一个深层的变局,也在中国传媒业内演绎。“传媒产业化道路的选择,已成为政府和媒体本身共同的设计方向”。党办媒体,既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又不能僵化教条;既要按新闻规律办事,又不能放弃宣传的要义;既要赚钱,又不能唯利是图。这一系列的“既”与“又”,具体而强烈地凸显党办媒体在新形势下寻求事业新发展、宣传新形式的必要性与特殊性。于是,“正确处理舆论导向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摆在了我…  相似文献   

6.
多写读者感兴趣的新闻常听到读者对报纸评头论足。譬如,农村报道多了,城里人不爱看,称之“乡土版”;城市报道多了,农民兄弟又不买账,说“离得远”。症结何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新闻作品的地域性或行业性排斥了一部分读者,而是新闻作品的“兼容性”不够,难...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下部队采访,与基层官兵座谈,征求他们对报纸宣传的意见。一位教导员的话听后令人回味无穷。他说:“报上的先进性与夸张性并存。”此话怎讲?他说:“报纸上宣扬的人和事都挺先进的,也都值得学习。但有些或多或少给人一种不实在的感觉,好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隔着一层膜似的。”能否结合具体稿件谈谈?他摇摇头说:“只是凭感觉而已,举不出例子。”这就怪了。既举不出事例,又感觉不真实,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其实不然。细细琢磨一下,他讲的话很有道理。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我们作者。编者在采编新闻时,都应遵循…  相似文献   

8.
衡量一个记好与差的一把重要标尺,就是记的“新闻发现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发现’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新闻发现就是把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的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及时准确地传播出去。”可见,一个优秀的新闻记,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那么,新闻发现力培养的路径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我倘佯在那座塞外军营,总想圆一个“爬格子”梦,于是报名参加了军报七届二期新闻函授。在收到教材的当天,一本装潢精美、内容丰富、文字活泼、图文并茂的《新闻与成才》杂志也摆在我面前。默默注视它的一瞬,“新闻与成才”五个大字也深深刻在我的心底正当我豪情万丈,欲在新闻写作上大干一场时,一纸“参加考军校苗子集训”的通知,使我不得不改弦易辙。既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我还是先圆“军校梦”吧。打点行李时,望着几本不忍舍弃的《新闻与成才》杂志。几经犹豫,还是把它一并打进了背包。紧张的文化补习开始了,每天有数不…  相似文献   

10.
把握新闻性音乐节目的规律这是个大课题,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既要遵循音乐节目的规律,又要把握新闻的规律。一、遵循音乐节目的规律新闻性音乐节目,这一慨念包含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新闻性”,一个是“音乐节目”。“新闻性”和欣赏性、知识性、娱乐性,都属于“种差”,而“音乐节目”则是“属”,就是类别。所以,从根本上说,  相似文献   

11.
刘成杰 《军事记者》2005,(11):69-69
我是在今年3月31日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学习的,赶上了第15期的末班车。报名时,我思虑再三。当了近十年干事,主要是写党委材料和领导发言稿,没从事过报道工作,是个缺憾。为此,3年前我向一名有知名度的老同志请教,能否写新闻和内部材料兼得时,得到的回答是:“不能,它们不是一个路子,连语言都不一样,根本不是一个风格。”因此,我打消了学新闻的念头。年初,政委聊天时,他说我写的材料思路敏捷和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不妨试着写写身边的事。能行吗?我自己又害怕起来。“试过才知道”,政委的话,给了我动力。怎么起步呢?我想到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这时已是三月三十一日,我试着拨通函授中心电话,负责的一位女同志礼貌地对我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您要抓紧,都开学好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12.
新闻是不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目前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有术无学”,缺少完整的体系,不是一门科学。有一部分同志虽然并不否认新闻是一门科学,但不承认新闻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有的说新闻是政治学的一部分;有的说薪闻从属于社会学;有的说新闻是学的一个支流;有的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党的学说的组成部分。如此等等,总之不承认新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多次听到领导不用讲什么新闻规律的教训,他们只要大力度的宣传。困惑中,查阅了一些关于新闻与宣传的论述。应该说,新闻与宣传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新闻与宣传、新闻工作与宣传工作紧密相连,新闻媒介既传播新闻,也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我们的党报尤其如此。我理解,作为党委机关报,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主张一定要遵循新闻规律,正确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遵循新闻规律有助于增强宣传效果,有助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体新闻造假媚俗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新闻,因为有“体”两个字,所以,它自然地就承载着娱乐的义务。体新闻如果被写成了简明扼要的消息,恐怕也就没有了体新闻的特点,失去了娱乐的意义。因此,把体新闻写得有人物有情节,绘声绘色,幽默风趣,是每一个体记的责任。然而,这绝不是说,体新闻就可以遣假.媚俗,变成小报上的“花边新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新闻知识》2002,(1):17-18
什么是大特写?对于这一问题,新闻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一致的说法,不仅在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结论,新闻界从业人员也持不同的态度。大特写曾经被指代具有报告文学意味的长篇通讯报道,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有人说大特写不是“纯新闻”,有人说大特写是“写人与人之间的新闻”,有人则认为大特写是一种独立的综合文体,甚至也有人认为只要篇幅较长的纪实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大特写。给大特写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从大特写写作上报道上的特色来把握大特写。大特写是深度报道吗?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它又不完…  相似文献   

16.
政治教育报道既是军报的宣传重点,也是宣传难点。政治教育报道2难,集中体现在难写、难编、难登上。难是坏事,但它又逼迫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不断进行思考、探索,以寻找其生机与希望。从这一角度看,难也是好事。拙文拟谈谈有关使政治教育报道“实”起来的一些问题。在近几年新闻改革研究中,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军事训练报道要“虚”起来,政治教育报道要“实”起来。提出这“改革目标的背景是:有些军事训练报道太安了,技术性强,读者看不懂,又容易泄密,因此,要多从提高思想性上下功夫。而政治教育报道往往是认识了什…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宏观策划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还只是停留在一种常规的、平庸的报道上,就谈不上新闻策划。创新是新闻策划的灵魂,而且要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上。新闻报道宏观策划如何创新是摆在地市党报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地市党报新闻报道宏观策划的创新要遵循新闻规律和宣传规律,按照“三贴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各自矛盾运动形成了自己的本质特征,《新闻学简明词典》分别给新闻与宣传定义: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宣传即“阐述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争取特定对象达到既定目的的活动方式”。宣传的手段多种多样,新闻只是宣传手段之一,当然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把新闻与宣传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偏正词组,旨在给其定位是新闻的宣传。本文要论述的新闻宣传,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新闻宣传,而是特指公安新闻宣传。 公安文化是“警察群体长期在警务工作中形成的警察意识形态,它是警察思想、警察职业道德和警察价值观的总和,其核心是警察价值观。”(武和平:《谈谈公安文化》)公安文化不是随着警察的产生而产生,而是随着警察的发展而形成。其形成不是自然而然,而是靠培育和建设。在当前,新闻宣传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离开新闻宣传的公安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全面的甚至难以完成的“建设”;不以公安文化建设为前提的新闻宣传只能是没有意义甚至帮倒忙的“宣传”。社会愈是发达,信息对人们愈有价值,新闻宣传在公安文化建设中愈显重要,所发挥的作用愈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19.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而又忽视实际内容和新闻价值、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一个难题。本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彻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时策:一是党政领导从自身做起,清除“官本位”的观念,不再把新闻报道的多少、位置、频率与自己的地位、政绩挂钩;二是新闻媒体要自觉提高报道水平,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更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宣传”。我们这样说了几十年,可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的那些日子里,却有人提出了质疑。当然,说了几十年的话不是不可改变,而是看改变得是否有道理。提出质疑的人这么说:“从新闻的根本属性看,它与宣传并没有内在的天然关系。新闻和宣传各有特点,两者的关系是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