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最高层次的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都有失偏颇,唯有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取的正确的环境观.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的理论可以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般法律关系中都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环境法中的法律关系还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重新对法律关系主体的内涵加以延伸,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法律来规范对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一方面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规范、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文在提取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维解释、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可持续能力建设方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GDP度量,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和行动,进行了综合性的归纳。  相似文献   

4.
秩序是自然界、社会进程以及思想精神层面中存在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连续性和确定性。重大自然灾害是一场秩序大地震:它动摇和颠覆了灾区的自然秩序、社会秩序与精神秩序。因此,灾后重建不仅仅是物质家园的重建,更重要的是秩序的重建。秩序的重建使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和谐、人与人关系重新协调、人与自我关系重获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围绕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法理与伦理的冲突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的理论障碍;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使得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关系面临着选择困难;权利同源是确立人与自然之间法律系关系的价值基础;系统论语境为伦理学指导生态补偿立法提供了新思路,从理论上解决了生态补偿立法的调整对象、调整任务和调整原则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启亮 《内江科技》2010,31(11):28-29,57
人类生存是多种维度的统一,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人与自己关系的统一。人的存在现实上是自然、社会及精神存在的复合体。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是机械自然观的误区、价值观的误区、社会发展观的误区,要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才能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肖雪 《科教文汇》2012,(22):31-3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面对现代主义的危机,它积极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整体有机论及对创造性的弘扬为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计算机、互联网两次全球信息产业的革命,物联网被预言为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被世界各国当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技术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得跨产业、跨领域技术和业务融合成为现实,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本地产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注入智慧动力,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物联网也为人类重新融入自然、应对各种地质灾害、各种自然挑战提供保障,这些对于人类在地球上的长期生存、延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既依赖自然而生存,又是改变自然的力量;人类要改造自然又受自然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依存、适应、冲突与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谈谈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道德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伦理的确立是生态文明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出发,要注意人之"小"与人之"贵"的特殊性;从人与自然和谐论的生态价值观出发,要处理好人类价值取向和所取与所予适度的问题。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建设关键是区分人的类内关系和类外关系两大维度,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类的自我关系等的基本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来看,当下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任何"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着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它们只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是单纯的顺应自然,而是顺应和改造的统一,关键是人要把握好受动与能动之间的主动性,或者说是辩证的主动性.因此,我们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架构和内在机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作用状态的一种反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内在联系,以便调整、杜绝和消除不利因素和环节。从全盘(holistic)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到两大系统——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或者称之为两大圈层——生态圈(Ecosphere)和人类圈(Anthroposphere)。在人类圈中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这篇论文运用文学伦理学分析《赫索格》一书中人与自然以及人和自我的关系,来提醒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绿色经济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按照属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经济学界,绿色经济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刊日前就绿色经济与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走访了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杨富强先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把握,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睿智解析;贵和尚中的处世原则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深刻体悟,是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精神依托;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要途径。在多元文化并存与冲突的今天,从和谐社会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榕 《科教文汇》2009,(9):217-217
威康·吉布森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大师之一,也是被众多批评家广泛关注的后现代重要小说家。吉布森借助“赛博朋克小说”这一后现代小说新型文类,想象并描摹了未来人类在计算机构建的虚拟世界里的生活,反映了吉布森对网络时代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的走向的关注。吉布森的小说敦促我们从更深刻的层面反思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威廉.吉布森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大师之一,也是被众多批评家广泛关注的后现代重要小说家。吉布森借助"赛博朋克小说"这一后现代小说新型文类,想象并描摹了未来人类在计算机构建的虚拟世界里的生活,反映了吉布森对网络时代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的走向的关注。吉布森的小说敦促我们从更深刻的层面反思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虚拟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9.
魏晓慧 《科教文汇》2009,(14):266-266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是一种关于人的生活和经验的符号,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及历史,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历史。是人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的需要的意识形态的结果。其本质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体现。真正的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青海科技》2014,(3):85-88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过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对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重新考虑是本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