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伊曼努尔·康德:人为自然立法。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 72 4—1 80 4年)是德国启蒙思想家的最后一个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在康德的全部著作中,最重要的三部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阐述的是康德的认识论思想,《实践理性批判》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是美学著作。康德通过这三部大作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他自称是完成了一次“哥白尼式革命”。如果要用一个命题来表述这场哲学革命的主要内容的话,似乎可以首选“人为自然立法”这一命题。康德在《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2.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其哲学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而在哲学史上著称。在三大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康德都涉及到了实践范畴,甚至作过多次反复的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对实践下过定义或作过类似于定义式的说明。在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实践思想及其相关语境的基础上,斗胆认为康德哲学中实践范畴是指实践理性为自由意志立法并支配自由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道德活动;并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实践范畴进行了比较,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认识、理解其实践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其哲学以《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而在哲学史上著称。在三大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中,康德都涉及到了实践范畴,甚至作过多次反复的说明,但并没有直接对实践下过定义或作过类似于定义式的说明。在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实践思想及其相关语境的基础上,斗胆认为康德哲学中实践范畴是指实践理性为自由意志立法并支配自由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道德活动;并对康德和亚里士多德实践范畴进行了比较,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认识、理解其实践范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的依次发布,标志着康德成功建构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而纯粹知性的发现和提出,是这个哲学体系建构得以成功的最关键之处。纯粹知性在认识论部分给先天综合判断提供了支柱;在道德实践部分用纯粹知性抽掉了一般性质料欲求,进而产生了形式化的道德行动意志;在美学和目的论部分,康德用纯粹知性联结了自然审美表象与知性反思目的之间存在的理论沟壑。  相似文献   

5.
就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无所不包,自然、社会、人文、思维都在语文教学内容之列。科学的、伦理的、审美的尽在其中。它涉及到人的发展的方方面面。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康德把人类的认识划分为三大领域,既科学的求真、道德的求善、艺术的求美。以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分而述之。“真”是指实践的合规律性,“善”是指实践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是“美”。从哲学意义上看,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自由理论是整个批判哲学的中心,是贯穿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的要旨。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先验自由的可能性在其第一批判中得到了诠释,第二批判论证了在实践理性领域中自由的实在性,而人类对自然和自由统一的探究、对至善自由的追求,在其第三批判中通过反思判断力得以实现。本文试图从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至善的自由三个方面来分析康德自由思想的内涵,揭示康德哲学体系中自由概念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构成了其宏大哲学体系。在哲学的星空中,康德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巨星。然而,康德的教师经历和教育思想,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写了影响深远的“三大批判”,第一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讲了自然界受自然必然律支配,揭示了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第二批判是《实践理性批判》,讲了人类社会服从道德或自由律,揭示了道德、宗教和社会的本质是求善;第三批判是《判断力批判》,从人性和教育的广阔视野论证了美育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博仔 《湖南教育》2004,(23):15-16
名家小资料 康德(1724-1804),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名著,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使他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主要收录在《康德论教育》中,对后世影响甚大。教育思想要点 培养道德理想王国的公民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保育 管束训导道德之陶冶 道德律儿童的纪律与自由 教育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康德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对人类理性进行批判的审查,以发现和规定人类理性的源流,范围和界限,建立一个有关理性主体的自身所具有的“先天纯粹知识体系”。康德认为,哲学乃是“有关人类理性的终极目的的学科”;他的批判理性学说或者说“先验哲学”,乃是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因此,理性的先天纯粹知识体系是一个形而上学的体系,这就是東德认识论中的本体论思想。这一本体论无疑是关于人的先验理性本质的理论,康德名之为“纯粹理性”。这个纯粹理性,作为人的本质,乃是一个不可知的超验本体,但这又并不妨碍它全面发挥先验主体性的功能。康德哲学的这个思想体系,是靠他的“思辨理性”作准备,立足于他的“实践理性”,最后在他的“判断力”中得以完成的,本文着重阐明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此外还要对康德这个独特的“纯粹理性”的功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不仅仅是一部认识论巨著,它还有着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深刻关怀。康德对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划分一方面解决了传统二元对立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人类基于自身有限性向无限性迈进的动力之源。有基于此,阿伦特非常看重康德的"判断力"概念,并赋予其一种亚里士多德式"实践"的涵义。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支撑他哲学体系的主要构架,其中《判断力批判》的上卷是美学.美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就是判断力与其他两大批判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一般的提法就是判断力怎样成为沟通其他两者之间的桥梁.这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上卷"导论"中用整整九节加以阐述的.这  相似文献   

13.
康德哲学以其三大批判为核心构成一个严实缜密的体系而著称。这一体系被称之为"批判哲学体系"。其中,《判断力批判》被康德赋予了作为沟通知性与理性、自然与自由的"桥梁"的重大使命和地位,从而完成其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但是,第三批判是否如康德所言完成了这一使命,则历来在学者间不无疑义。本文即旨在就此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以重新认识《判断力批判》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康德写作《判断力批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弥合前两个批判之间的裂缝,在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完成他的整个批判哲学体系。康德通过判断力来解决这两者的沟通问题。判断力之所以能够作为联结彼此的中介,关键在于它的一个先验原则——自然的合目的性原则。自然的合目的性包括“形式的合目的性”与“质料的合目的性”,亦即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目的性两种,它们或者是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关学袁象,或者是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前者是《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后者是“目的论判断力批判”部分。正是对审美判断的探讨,使我们发现仅仅依靠主观的纯粹形式的合目的性来沟通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是不够的,还需要自然在“质料”上的合目的性,亦即自然的客观的合目的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自然界看成一个由低到高不断进展的目的系统,因而使得从自然到自由的沟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中,就“概念分析论”部分的“范畴先验演绎”分别提出了“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两种演绎方式,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一大难点。康德“范畴先验演绎”的内在逻辑矛盾成为德国古典哲学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批判的《判断力批判》中,在美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作品虽然晦涩难懂,但在历史上确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书分为两个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和目的判断力批判。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本论文从康德所提出的四个方面分别论述其美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7.
康德对"实践"的界说分为"显明的"与"隐微的",前者主要体现在《论俗语: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实践》,后者主要体现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判断力批判》《实用人类学》中。这两种界说彰显了康德"实践"概念的两大特征:"创制化"与"纯粹化",这与古典实践哲学的实践概念形成了鲜明对照。在古典实践哲学中,实践不是创制,创制也不是实践,实践的目的在实践自身,创制的目的在创制之外;实践既关涉实践理性亦关涉情感,是实践理性规范下的稳定的情感体验模式,因此它不是纯粹的先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形形色色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中,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流派内部,萨特和梅劳——庞蒂的观点也各自有所区别。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此书涉及问题颇多,本文仅对书中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态度作出必要的分析。萨特的“人学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范畴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的书名中所用的“批判”一词有专门的含义,他是在仿效康德所著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对“批判”所赋于的意义上来使用的。康德当时所谓的“批判”主要是指考察、研究、分析、判定的意思;在他看来,哲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考察、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确定人的认识能力在构成知识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思想亮点,就是对于传统理性神学的各种上帝存在证明的深刻批判,而这种神学批判思想早在前批判时期的《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中就已经初具雏形.在这篇早年撰写的长文中,康德一方面对传统的本体论证明和宇宙论证明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批判,另一方面却仍然试图为上帝存在寻找一种新的理性证明.这种矛盾表明,此时的康德正在休谟怀疑论的影响下,艰难而痛苦地挣脱着莱布尼茨-沃尔夫独断论的思想束缚.  相似文献   

20.
“审美判断力”是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一的《判断力批判》中提出来的。笔者发现,这个构造康德美学体系的重要基石与后世的“艺术直觉”说有复杂的瓜葛牵连,因而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康德之前没有、康德之后一般也未再沿用的重要概念,弄清它与艺术直觉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把握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而且有助于我们在美学基本理论上澄清前几年理论界关于艺术直觉的混乱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