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高速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地扩大。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对农民利益剥夺的土地征用制度,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决定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解决对策与建议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加快市场化进程;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打破行业垄断与权利资本的滥用;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现规模化经营;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是当前我国城乡差距的三大历史背景。市场化改革推动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从计划性和跨越式转向自发性和渐进式,总体上取得了成功,而融入全球化潮流则加速了这一过程。但是,涉农领域市场化的滞后造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短板——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的稳定城市化滞后。随着城市对农民工限制的取消、农业税的取消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速度的加快,户籍制度的实际影响大大削弱,农村土地制度才是深化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由于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中西部地区是当前我国涉农领域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西部地区,传统的以国有经济为主的单一所有制结构并无实质性的改变,民营经济发展程度很低,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东西部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西部地区唯有从思想认识、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市场体系、人力资源等几方面下工夫,才能促进民营经济在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与东部差距是发展中的差距,历史造成的差距,在政策作用下强化,又在缺乏人才、干部素质低等内因作用下加剧。缩小差距振兴西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积极培育经济增长中心;注重发挥大中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构筑东西合作新体制;同时认真抓好农业持续发展和脱贫问题,这是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迈向21世纪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为对外开放程度、教育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采用2005—2015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进行夏普利值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大,而对外开放、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较小.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和金融发展以及推进城镇化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采用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呈现倒U形曲线,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发展、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市场化和城镇化等因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越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金融发展以及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运行,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发展上的差距,间题的严重性在于,当前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这一差距正呈现出急剧拉大的趋势。笔者认为,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但差距必须逐步缩小。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差距,应是我国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现就差距现状和成因以及如何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联系,从战略上、政策上进行调整,尽快实现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以逐步缩小差距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学界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上形成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梯度理论”和“反梯度理论”。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反贫困过程。中国政府已采取了而且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东西部发展的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8.
构建包含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冲击的城镇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城镇化发展则有助于减轻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上述效应由于受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而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劳动需求弹性较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也较大.因此,要降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一方面,应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减轻城镇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市场化进程和扩大对外开放,打破要素市场分割,使城镇非农部门的劳动需求更加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和研究表明:四川农村体育的发展存在地区差距,形成了三个不同状况的区域;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农村体育地区差距的直接原因,自然环境是重要的客观因素,由不同地域、民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理文化背景、体育传统习惯和价值观是造成地区差距的内因;提出了四川农村体育区域发展的基本方针、发展方式、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和评估与预警系统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探讨体育市场在各类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求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实现新发展。研究认为,体育市场“基础性作用”导向下体育发展在思路、定位、供求、投融资和政策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局限与困境,践行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促进和指导体育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定位、体制改革及路径设计。为此,应当增强市场意识,按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谋划体育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方向,积极推进运动项目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拓展体育融资渠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满足政府、市场的双向设计;完善制度供给,为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也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弱的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西北经济发展应构建以资源输出与原料初级加工为主体,利用对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依附性,微观生产与组织系统的非市场化同宏观对外交流的市场化并存的体制框架,并解决好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完善民族政策、东西部协调发展的产业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陕西实现的经济速度基本达到了全国平均速度,但同东部省份的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当前,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陕西经济,必须强调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搞活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逐步缩小东西部区域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也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马太效应。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正日益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地区应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根源着手,结合区域特点,缩小信息化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产品物流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核心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国农产品物流模式也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发生演变,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转型期双轨制阶段和市场经济时期快速发展阶段。农产品流通体制由统购统销向市场化改革演变历程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不断在变迁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解决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客观推动。农产品物流制度变迁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某些特殊条件密切相关,这对于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演进的内在规律和当代中国改革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受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性发展,与竞技体育职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共同影响,我国竞技运动员的产权交易性质与形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制度问题与矛盾冲突的显现。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借助经济学理论以我国竞技运动员产权交易制度的功能与特征为对象进行研究,认为:1)交易存在制度。我国竞技体育在市场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应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提高正式与非正式制度间的协同作用,不断强化非正式制度的功能,使其助力于正式制度的有效实施;2)制度的制定既是为了满足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同时也是约束和保障交易主体的根本利益,因此制度涵盖了约束性、激励性、保障性、均衡性、教化性等功能;3)以市场为导向与基本国情相结合,在运动员产权交易制度的建设中强调有界性、公共性、利益性和强制性这是有效制度形成的重要内容。保障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现象越来越突出.采用熵权法从教育规模、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四个维度构建地区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对2004—2013年我国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三维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虽然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所减小,但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异质性明显,落后地区仍然占很大比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未能有效发挥空间辐射和带动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结构有待改善.国家应避免高等教育区域差距继续拉大,落后地区应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发达地区应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高等教育的空间差距.  相似文献   

17.
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体育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市场经济为体育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我国从计划经济跨越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体育产业也应加速适应市场变化,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新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整个社会制度的转型,高等教育制度也在经历着变迁。当下,高等教育制度变迁问题在于,由于变迁逐步演进到以存量调整为突破的阶段,就会逐渐触及到原有体制下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这时变迁的阻力会变大。各种事实也表明,目前高等教育仍旧是以不公平的计划调节为主的制度规则。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产生了"路径依赖"现象。为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必须打破这种"路径依赖",首要的在于转变政府的思维价值取向,从注重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性到注重两者的一致性,从统治高等教育到治理高等教育;其次是要制定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限制特殊利益集团——重点高校,以至逐步取消设立重点高校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摘要:社会转型中运动员发展的“单位”空间被日益挤压,使学训矛盾突破“单位”限制成为行业化的社会矛盾。为此,主要采用制度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以单位体制转型为视角系统的辨识了学训矛盾生成的制度机制,批判了学训矛盾的泛“单位”化认识。研究认为:在单位体制转型期中,运动员的发展已脱离原有单位体制的资源供给,形成了多元主体与多元制度共存的培养体系,而学训矛盾成为这一多元培养体系的关键问题和发展动力;学训矛盾正是在单位体制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制度性激化与演化,形成新的态势,使运动员的发展具有复杂的制度性风险机制;以此为基础,从运动员发展需要出发,论证了创建学训制度的价值内涵,并在其中阐述了学训制度促使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变迁方式。目的在于,打破人们对学训矛盾认识的“单位”壁垒及其化解的合理化困境,转换到基于运动员个体发展的“学训制度”的化解策略上来。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分析城乡收入比与城镇化率,检验1983~2019年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机制,发现我国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符合"倒U型"规律.建议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乡村经济,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