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ALA对NaCl胁迫下酸枣种子发芽过程中ASA-GSH循环的影响。方法:以酸枣种子为试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不同浓度ALA浸种24h后在50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ALA对酸枣种子胚芽和胚根中的ASA、DHA、GSSG、GSH、APX、GR含量。结果:盐胁迫下,ALA浸种可使酸枣子叶和胚根中ASA、DHA、GSH、GSSG的含量较50mmol/L NaCl处理增加。结论:在50mmol/L NaCl胁迫下酸枣叶片和胚根中ASA-GSH循环系统受到损害,ALA浸种具有良好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藏优质牧草,狗尾草,天蓝苜蓿进行氯化钠盐溶液浓度梯度设为0、50、100、150、200mmol/L不同浓度浓度盐溶液处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实验,研究盐胁迫对狗尾草和苜蓿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低浓度对两种牧草萌发有促进的作用,随着浓度增加,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对根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野燕麦(禾本科),天南苜蓿(豆科)进行不同浓度梯度的碱性盐(NaHCO_3和Na_2CO_3按摩尔比4:1)溶液处理,蒸馏水作为空白白对照,浓度梯度设置为0、5、10、25、50mmol/L进行了碱胁迫对两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实验,碱胁迫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两种西藏优质牧草种子的萌发,在高浓度下萌发时间推迟,发芽速率下降,萌发率降低,胚芽,胚根生长缓慢,低浓度下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很小,胚芽及胚根干重在鲜重中所占的比例也随碱胁迫溶液浓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验证七年级教材对种子萌发的记述: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形成茎和叶。但是,文中没有明确说明胚根是从哪里突破种皮的,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总是以为是从种脐突破的。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掌握种子萌发过程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刘克斌  李曙轩 《科技通报》1990,6(5):271-275
以茄子子叶和下胚轴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筛选抗盐突变体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NAA0.8-1.6mg/L+BA0.225 mg/L的培养基上形成了愈伤组织;在添加NAA8.0mg/L的培养基上形成了胚状体;在添加NAA0、0.8 mg/L、NAA1.0mg/L+BA1.0mg/L和BA0.225 mg/L的培养基础上均分化了不定芽。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和不同浓度的NaC1处理茄子愈伤组织后,从5kR γ射线照射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了一个抗1.0%NaC1的愈伤组织系,且至今已在含1.0%NaC1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了14个月,在含1.0%NaC1的培养基上直接培养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分别获得1个和3个无根试管苗,其中3个无根苗在添加1.0%NaC1的培养基上已正常生长了5个月。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脯氨酸含量增加,经NaC1处理后,培养体脯氨酸含量进一步提高,同时Na~+、C1~-含量增加而K~+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板栗种子不同部位褐变差异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种子在成熟及沙藏过程中,胚轴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和紫外吸收值、胚轴的总酚含量和POD活性均明显高于边界肉,而SOD活性则明显低于边果肉,MDA的积累也明显快于边果肉,推测胚轴细胞膜的完整性更易丧失,胚轴比果肉更易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低温逆境下不同耐寒力烟草品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脯氨酸、水杨酸、氯化钙、甘油、二甲基亚砜、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烯效唑、脱落酸对不同耐寒力烟草品种种子浸种处理后,测定了低温逆境下不同烟草品种发芽及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脯氨酸、水杨酸、氯化钙、二甲基亚砜和聚乙二醇5种药剂浸种能显著促进烟草种子发芽,提高了低温逆境下幼苗根长、苗高、幼苗干鲜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其中10 g/L脯氨酸、120 mg/L水杨酸、15 mg/L氯化钙、30 ml/L二甲基亚砜和100 ml/L聚乙二醇综合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提高烟草种子及幼苗抗寒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纳米氧化锌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纳米氧化锌(ZnO)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物学效应。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纳米ZnO颗粒物的理化性质。然后,使用0mmol/L、0.1mmol/L、0.5mmol/L、1mmol/L、5mmol/L、10mmol/L的纳米Zn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MTT 法测定细胞生长活性。并且测定1mmol/L 纳米ZnO染毒24h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使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生成。实验所用的ZnO纳米颗粒为长75 nm、直径20nm的针状纤锌矿晶体。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纳米ZnO颗粒对A549细胞的生长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培养液上清中LDH活性显著升高(P < 0.05),胞内CAT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 < 0.01),但SOD活性下降不明显。荧光染色检测发现染毒后A549细胞出现细胞凋亡,而且细胞内ROS的生成与纳米ZnO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是纳米氧化锌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活性氧,引发细胞凋亡,并产生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对黄波罗花种子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清水浸种试验,观测种子发芽时间,统计种子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采用赤霉素200 ppm浸种处理对黄波罗花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采用100~400 ppm赤霉素液浸泡黄波罗花种子的出苗率比对照都有大幅提高,以100 ppm赤霉素液浸泡黄波罗花种子的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实验室内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紫穗槐的发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在25℃条件下发芽率最高; 30℃条件下的发芽率虽不是最高,但发芽长度略高于25℃;胚根长度在25℃条件下最好,温度过高和过低均对紫穗槐胚根长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系列试验研究了海杧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影响因素。赤霉素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试验,4因素2水平正交设计试验及种皮不同颜色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自然萌发率明显高于红绿色种皮的种子,相同发芽率的平均发芽时间则明显低于红绿色种子;赤霉素(GA3)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水杨酸(SA)处理及对照组的种子发芽率,且赤霉素的最佳浸泡时间和浓度分别为24h,40mg/L和60mg/L;处理组合2(A1B1C2D2)的发芽率最高,均值为70%,同时平均萌发时间最短;海杧果种子休眠期明显,出苗整齐性差,自然状态下持续萌发时间可达5、6个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打破铃铛子种子的休眠以探索铃铛子种子萌发的最优条件,该研究对铃铛子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低温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浸泡、磨破种皮、营养液培养、40 k Hz超声波处理等6种处理后进行萌发实验,同时以不作任何处理用蒸馏水培养的萌发方式作为对照,检测不同条件下的铃铛子种子萌发指数。结果发现:低温处理、磨破种皮和MS营养液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并没有显著提高,即三种方法对铃铛子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40 k Hz超声波处理10min后种子各项萌发指数均为零,因此不宜用此法处理铃铛子种子;而用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后明显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低温处理后再用赤霉素溶液浸种虽然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但与仅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所以采用5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促进铃铛子种子萌发的方法最为合理。该次实验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种能有效促进铃铛子种子的萌发,为铃铛子栽培生产和扩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大众》2013,(11):13-13
种下植物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子叶,此后长出来的是真叶,那么真叶是朝哪个方向生长的?  相似文献   

13.
白皮松成熟胚的显著特点是苗端发达,胚苗端的H/D(高度与直径)比率平均为0.83,   有时达0.96,为松柏类植物所罕见。它的苗端可分为四个细胞区:顶端原始细胞、中央母细   胞、周缘组织和肋状分生组织区。在肋状分生组织与下胚轴的髓之间,有一过渡组织区。       从成熟胚的结构来看,松科成熟胚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1.子叶特别发达,但下胚轴短; 2.下胚轴与根冠近等长; 3.下胚轴比较发达,白皮松就是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甜高粱M-81E品种离休再生体系进行优化,以种子发芽后的芽基部为外植体,对种子灭菌、愈伤组织诱导和芽根分化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种子用75%的乙醇灭菌2min,然后用0.1%的升汞灭菌15min 的灭菌效果较好;MS+4.0mg/L 2,4-D+0.1mg/L KT+1.38g/L脯氨酸+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的诱导;MS+0.5mg/L 6-BA+1.0mg/L I-AA+500mg/L水解酪蛋白+30g/L 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芽分化;1/2MS+3mg/L IBA+500mg/L水解酪蛋白+15g/L蔗糖+1%琼脂的培养基适合生根。  相似文献   

15.
车前草总黄酮清除自由基及对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车前草总黄酮体外清除自由基及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模拟体系研究了车前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Plantago asiatica Linn.,TFPA)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采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了不同剂量TFPA(100、200、500 mg/kg.bw)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及血清、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TFPA可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其IC50分别为9.00 mg/L、107.93 mg/L和18.28 mg/L。TFPA可使氧化损伤小鼠体重增量、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使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TFPA可有效降低氧化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2%和14%;同时有效增高氧化损伤小鼠血清和肝脏中GSH-Px、SOD的活性,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TFPA可显著增高氧化损伤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改善脂质过氧化.从而明显保护D.半乳糖诱导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铜(0、20、40、60、80和100mg/L)胁迫条件下小叶黄杨的生长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随铜浓度的增加,小叶黄杨的生物量(鲜重)逐渐下降;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镧对汞胁迫下豌豆生长发育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浓度镧对汞胁迫下的豌豆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绿素(Chl)含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小于0.02 mg/L)的镧能够促进汞胁迫下豌豆幼苗的生长,提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缓解汞的毒害效应;但随着镧浓度的增大,镧对汞的缓解作用逐渐消失;当汞浓度大于20 mg/L、镧浓度为0.3 mg/L时,镧则协同汞发生作用,加剧对豌豆幼苗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8.
叠氮钠(NaN3)诱变对雨生红球藻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开形  蒋霞敏 《科技通报》2007,23(3):351-355
用浓度分别为0、0.5、1、1.5、2、2.5、3、3.5、4、4.5、5、6、7、8、9、10 mmol/L的叠氮钠(NaN3)处理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6 d后用细胞计数测定致死率。然后取浓度分别为0、1、2、3、4、5、6mmol/L的NaN3处理过的存活细胞,经数代培养后以相同起始浓度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 d,然后测定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浓度为1mmol/L的NaN3处理有利于促进藻细胞的生长,而其它浓度处理则对藻生长起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处理都有利于促进虾青素的积累,其中又以1mmol/L的NaN3处理后的虾青素含量最高,之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虾青素量反而下降;结果还发现一定浓度的NaN3处理有利于提高藻耐高温的能力,但对耐低温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正>point为探讨NaCl和PEG处理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以0、50、100、150、200、250mmol/l浓度的NaCl溶液和0%、5%、7.5%、10%、12.5%、15%、20%浓度的PEG溶液处理黄檗种子。结果表明,种子在高于250mmol/l NaCl和20%PEG胁迫下不能萌发,其它浓度的NaCl和PEG对黄檗种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种子发芽率、推迟初始萌发时间。各浓度NaCl和PEG处理的黄檗种子复水后,其种子发芽率并未恢复到对照处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冷冻树莓制得粗酶液,测树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48.78U/g,其含量228.544μg/g鲜重。通过分别以新鲜的树莓、解冻1h树莓和加入浓度为10-6mol/L的抗坏血酸浸泡1min的树莓果实来探究酶活力。结果表明:相对条件下,冷冻树莓有最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