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定位,转变人在自然中的主体地位为同等地位,树立生态价值观,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关键是培育"生态人",它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高等院校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载体变化与现实诉求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从高校教育层面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既是个体生命的存在,又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因子。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教师成长力是指教师个体在其职业生涯、由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个体生命存在的学习状态、行动状态、思考状态、创造状态及其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能力与潜势,其基本构成是学习力、行动力、反思力、创造力、发展力的合力。人生价值观与职业责任感、知识资本、学校环境与教育群体、首创与合作、反思与批判是影响教师成长力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4.
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是生态明建设的原动力,具备生态明中生产力的特性与功能,通过论述人类明进程中教育的导向功能,生态明中教育和平力的内涵与意义及其动态关系,旨在加强教育生产力,推进生态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小学生态德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生态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现实的必然选择。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生态实践活动等方式,持久地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情感、坚定的生态信念和规范的生态行为,实现生态德育的生态伦理功能.从而促进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岳伟  李琰 《教育科学研究》2021,(2):45-49,63
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国民生态素养的重要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性作用.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具有全民性和终身性的奠基性工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理应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由于缺少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盲目和混乱状态,很多地方的生态文明教育甚至流于表面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贵华  岳伟 《教育研究》2013,(12):10-17
无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生活方式的变革,或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和贡献。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为:提高认识,增进人们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复杂性的理解;促进观念转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增强创新驱动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生态人格,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公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良性的竞争机制;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实现自身的生态化、与其他手段间的协同配合、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借鉴国外生态文明教育经验等是走好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之路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德育是一种体验性、实践性很强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新型价值观的培育,即通过自然、社会、个体、审美和实践等具体价值观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目标。生态德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价值支点和实然价值支点,因此,必须以培育生态道德意识、完善生态道德规范和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等为抓手,并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大力推动生态德育,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支撑和依托。  相似文献   

9.
"生态中国教育行动"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社区学会共同实施的一个国际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中国青少年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并通过中小学生的力量和声音,带动社会公众共同行动,推动本地环境改善和生态中国的实现。本文就是以包头市固阳县境内昆都仑河为考察对象的生态中国教育行动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对初中生态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生态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为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初中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活动,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有效促进初中生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助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实现生命的本真意义.通过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帮助人们调整思想和行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探略,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为主导,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教育方式。以此为研究对象,对生态价值探略的行为、策略和理念进行探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广泛覆盖被教育群体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生态文明观的要求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相结合,思想和行动的结合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真谛落实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中,才能实现生态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化生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生态文学属于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文学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教育价值。在课程教材领域,语文教材应注重发挥生态文学在智育、德育及美育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以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为例,分析教材生态选文的类型及文化内涵,进而探讨生态文学选文的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包括发掘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发挥生态文学的“审美中介”功能以及推动语文教学生态化等。  相似文献   

15.
在追求环境伦理的行动中,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从不同的层面阐释了同一内涵;生态美学及生态审美作为一种媒介使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达到动态平衡。在生态伦理过程中,生态审美是人类的崇高需求,更是必要需求;生态美、生态审美在生态伦理过程中影响生态意识、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是生态审美的创造性展现。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美丽中国的愿景推动了价值观生态转向,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为生态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导。科学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助推,教育的价值方向对形成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因而,在美丽中国视域下,教育价值观也应实现生态转向。教育价值观的生态重塑应以生态整体论为基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旨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推动教育生态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陈武 《教育评论》2015,(2):76-78
福斯特是当前生态马克思主义领军式代表人物,在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澄明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正义思想。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正义思想面临多重困境,福斯特的生态正义思想为高校加强生态正义教育提供了多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对生态问题的回应,整个社会出现了对科学生态价值观的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承担起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责任,生态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所在、时代课题和必然趋势。文章在对生态价值观概念进行理论解读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等层面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生态价值观教育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高等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主要由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的建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生态人的生成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建构受教育者科学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人生观;加强环境法制教育,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生态责任感的生成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