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第一期《陕西师大学报》载陈俊民同志《论哲学史研究中的党性原则问题》一文,读后颇有启发,然稍假思索,亦不乏疑义。现将笔者不解之处,具列于后,并略陈己见,以就教于陈俊民同志。一、根本分歧何在?陈文的第一部分写道: “长期以来,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通行着一个相沿成习的说法,认为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哲学史,就一定要坚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即必须坚持所谓的‘党性原则’,否则,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哲学史了。”陈文第四部分,又以《通常所谓的“党性原则”根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为题,专门论证了这个“所谓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发端,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在这一发端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是缺席的。当时学人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来,形成了不少极富个性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书写模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的初次结合。在从1949年到1978年近三十年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独享”,这一时期的介入有利有弊。进入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出现了新转向,恢复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生机。这一生机的回复,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远离,而是两者的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要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走向科学化,必须为这门学科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的问题。文章从哲学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出发,运用逻辑与历史一致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了对象自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得出了哲学史的“史”是构成逻辑体系基线的论点。并以中国古代社会时代时潮的具体演变为例,详细论证了由体系基线决定的“螺旋”结构及其层次。它还特别考察了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划分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和坚持哲学“党性原则”的本义,力图澄清多年来“两军对战”的“对子”结构所造成的理论混乱,主张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研究哲学史最根本的辩证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祝大征教授     
祝大征教授祝大征教授,1933年出生于西安,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研究生班。先后任陕西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起,历届被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  相似文献   

5.
在黄楠森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十三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发展”一章中,作者认为:“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列宁确实着重研究和发展了辩证法,但它并没有限于寻找一些零散的辩证法思想,而是对辩证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涉及并发展了辩证法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全面发展了唯物辩证法。”通过系统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笔者体会到了上述真见。透过《哲学笔记》不难发现,列宁正在为建立一个完整的唯物辩证  相似文献   

6.
“合法性”问题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主题、功能、特征及其发展形态等的深度反思和新的理解,是构成现代哲学深刻的文化-实践转向的实质性内容之一,是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研究中的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关键问题。将“合法性”叙事范式运用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处境的分析,意味着必须反思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新的理论范式,在何种意义上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合法性概念所蕴涵的“反思”式叙事以及对于“认同感”和“尊严感”的价值诉求,从“检讨”和“建构”两重维度上,提供了一个现代性语境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化危机的有效诠释视域。合法性话语的确立,不是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产物,而是“对话”的结果。立足当下以及未来思想演进的主题,从文化“公共性”视角介入,当是直面并化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合法性困境”的一个重要的学理性资源和正当性、合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文,认为由艾思奇同志主编的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上是“半封闭式与经典注释式的混合体系”,以及关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洁性’是传统的保守观念”等观点,本文认为是值得商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前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不发展就没有生命力,但发展必须以坚持为前提,离开坚持的发展决不是真正的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大问题;对改革必须采取十分积极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史上的永恒话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干人的本质各有说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发展和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同时指明了探讨和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也参加了会议。“关学”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此后,关中地区“理学盖昌”,即从研释张载著作而论,如明代吕楠之《张子钞释》、韩邦奇之《正蒙解》、刘玑之《正蒙会稿》、清初李元春之《张子释要》等,几乎代代相传,“道脉不绝”。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关学”作为宋明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学派,科学地加以研究,还是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10.
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效性,是哲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即在教材体系上坚持反映本真、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上坚持贴近现实、关注生活;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师生互动、加强对话;在教学宗旨上坚持启迪智慧、成就德性,乃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哲学的追问     
本文以一种哲学史的视角来追问哲学是什么和怎样是的问题 ,对于哲学史上的Log os和“存在” ,并就铺就于这种基本经验之上的理性之路作了极为高度的评价。它们成了辨别一种思想是否是哲学思想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2.
政治·经济哲学·哲学史有计划商品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现实特征 胡先来(1.3)对建立社会主义规模经济学的思考 王军旗(x一。)关于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 大论战的若千问题杨秋宝(1.16)论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渗透成一丰(2.3)商赋人权论胡义成(2.9)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刘培成(2.20)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雯雾(2.26)我国政党体制的一个创造 李巨方禹敏菊(2.31)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时代特征 赵平安(2.34)论我国反“和平演变口战略的对策 王长升(2.37)纵横摔阖话竞争赵中社(2.41)介绍周恩来抗战初期的一篇文章陈答才(2.104)中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哲学为中心的学术派别,由《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始称为道家。按传统说法,老子是道家创始人,被道教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特色的哲人。长期以来,哲学界对老、庄其人及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庄子《南华经》内、外、杂三十三篇的实质、特点和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褒贬不尽一致,然而,不管主张老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属于  相似文献   

14.
试析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哲学史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恩格斯《费尔巴哈论》的哲学史方法论意义杨世宏恩格斯1886年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一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后四十年来斗争成果的科学总结,也是一部极富创造性的哲学史著作。恩格斯特别重视科学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世界物质统一论,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举足轻重。尤其是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提出,更是事关唯物论的存亡。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在此重点阐述了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哲学·哲学史·伦理学文化“公共性”的诠释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袁祖社(3,5)现象学之惑:对“纯粹与不纯粹”之争的解绎张再林,李重(3,11)罗蒂的进步与儒家的真理[美]黄勇(3,18)论早期先秦儒学的养气说与养性说丁四新(4,23)以普遍诠释超越还是以超越架构普遍———朱子哲学理路的再反思丁为祥(4,30)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袁祖社(5,31)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邵龙宝(5,43)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周国文(5,50…  相似文献   

17.
提出“应用哲学”的概念,直接关系到如何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问题。近几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提出的各种方案和设计,特点不同,各有千秋,对研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受到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然而究竟如何建立这个体系才更为科学、更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理论哲学和应用哲学的统一,形成了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是世界观、方法论和实际运用的密切联系和有机统一,是发展和开放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以来,哲学战线窒息沉闷的空气为之一扫,特别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我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哲学体系加以改革。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这需要对我国现行的哲学编排体系的由来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简要的分析。斯大林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革命的战斗的一生中,始终不渝地捍卫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要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走向科学化,必须真正从史实出发,公正地评价唯心主义的问题。文章从史、论的结合上论证了哲学史是人类的“认识史”,哲学党性原则不是平议唯心主义的依据;提出了唯心主义不足哲学史上的“反面教员”,它同唯物主义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人类理论思维前进的内在动因的论点,并以中国原始儒学到魏晋玄学的发展过程,具体分析了它的动因作用。作者同意哲学与政治不“等同”的观点,但不以个别例证为论据,主张从理论上去深入探索唯心主义为何能有政治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狄慈根是马克思的战友和学生、杰出的哲学家。目前,如何客观地看待狄慈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仍然悬而未决。通过梳理已有成果、解读狄慈根的相关著作,发现狄慈根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中,均较早而独立地提出了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相一致的观点。另外,他还积极从事传播、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动。可以说,狄慈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