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5,(5):17-17
“注意力经济”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大爆炸”导致信息由过去的紧缺资源变为过剩资源,人们的注意力转而成为一种紧缺资源,谁能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可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媒体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赫男 《新闻界》2004,(3):38-39
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的是Michael·H·Goldhaber熏1997年他在美国著名的《HotWired》上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一文。文章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目前正在崛起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也有人标之为“眼球经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3.
如今是信息时代,也是资讯泛滥的时代,人的注意力反而成了稀缺资源,所以各个媒体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大众的眼球。谁赢得了眼球、赢得了注意力,谁就能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不仅仅是历史忠实的记录、信息高效的传播,还应该是资源的整合、理性的分析、事件的参与,进而成为时代的推动。种种信息无不表明,依托媒体这个平台,举办各类大型社会活动进而开展“活动经济”,正是实现这种突破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互联网与传媒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对传媒经济的影响,明确了"碎片化""个性化""注意力经济"是互联网经济下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用户需求和传媒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传媒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构建传媒经济新生态奠定了基础。坚持注意力经济为核心,打造满足市场碎片化需求的内容,满足用户个性需求;构建适应碎片化发展的矩阵传播模式,适应用户多元需求;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增强市场把控能力,营造传媒经济新生态,大力发展传媒"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5.
何屹 《湖北档案》2005,(1):26-2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正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度不断增长,而人的注意力变得短浅,正是这样短浅使得争夺注意力变得重要,对于信息机构而言,谁吸引越多的注意力,谁就越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多的效益和财富。“注意力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这种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争取注意力成为经济运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正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度不断增长,而人的注意力变得短浅,正是这样短浅使得争夺注意力变得重要,对于信息机构而言,谁吸引越多的注意力,谁就越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多的效益和财富。"注意力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这种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争取注意力成为经济运营成功的关键。档案馆是重要的信息源,是知识与信息组织交流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机构,因此,在信息过剩的今天,档案馆如果不能有效地获得公众和社会的注意力,档案就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7.
试论注意力经济条件下的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注意力经济是一种新理论,强调在信息社会里,最重要的是吸引人的注意力,谁获取了人们的注意力,谁就赢得了商机。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是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明征服了饥饿,工业明征服了空间,信息明征服了时间的今天,人们对社会与事物关注力与持久性愈发显得重要了。美国一位学撰指出,信息量的爆炸发展导致注意力的相对短缺。正是这种短缺,成为社会必争的焦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预言,未来世界的媒体将会为赚取注意力,而展开激烈的眼球争夺战,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9.
邢军  邢海峰 《青年记者》2006,(12):85-86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0.
注意力"指的是"注意"的程度.俄罗斯教育家乌中斯基曾经对"注意"有这样的概括:"'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在乎","在乎的程度=注意的程度",这种注意的程度就是注意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就是"注意力经济",报纸办得好,能吸引读者眼球,就能不断赢得财富.注意力是编者与读者之间相互需求的一座桥梁,编者通过不断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换来读者对报纸的不断评价,因此,媒体的公信力也就得以逐步积累,影响力也就得到了不断的扩大.  相似文献   

11.
崔虹 《记者摇篮》2005,(5):58-58
美国一位学者撰文指出,信息量以爆炸方式激增,信息量现已过剩并难以量化。全世界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整个世界将会赚取注意力,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眼球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中出现了严重的信息过剩。在信息社会里,注意力成为了真正的稀缺资源。而随着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注意力经济时代随之到来。由于P2P技术的发明,使得网络共享无处不在。本文将通过对注意力经济的简单概括,网络资源共享和P2P技术使用现状的描述,来分析注意力经济时代下的网络"公地喜剧"。  相似文献   

13.
王玉英 《新闻知识》2003,(10):20-2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意力经济成为最时髦的词语。1996年,英特尔前总裁葛鲁夫称:“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于是,“争夺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广告无孔不入,在汪洋大海的广告信息中,谁能最大程度上抓住公众的注意力,谁就会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业内人士对如何让广告抓住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问题十分关注,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其中议程设置在广告传播中发挥了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眼球经济”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有现象,“注意力经济”提出者高德哈博认为,网站内容固然重要的,但这仅仅是获得足够或尽可能多的注意力,如果你获得一个人所有的注意力,就可以支配他做你所要求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16年多的历程,股票在投资者的资产构成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作为一般投资者,其获得信息的主渠道就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有投资者形象地说,证券报道,成了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形成"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特别是信息经济的崛起表明,利用某种资源或契机,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一个地域的知名度,吸引人的眼球,形成"注意力经济",是现代经济成长的一大特点.造成这种"注意力"有各种因素,如政府的推动、举办各式活动等.而传媒由于覆盖面广,传播信息速度快,在形成区域注意力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传媒经济是注意力经济,更是影响力经济。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高尔德哈伯指出,在网络信息社会,物质和信息都不稀缺,稀缺的是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的稀缺性让人们发现,原来注意力可以转化为财富。譬如你拥有了注意力,那么你就可以成为"明星",而明星是很容易赚大钱的——明星体制是注意力经济的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公众阅读方式的深刻变化,期刊业面临种种挑战,一些行业性期刊因所属行业管理体制的变革,面临更大的冲击.但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行业性期刊与所属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成为其转型发展的潜在优势.本文从"媒体间融合"与"媒体和产业融合"两个层面,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行业性期刊的转型策略:一是通过"+互联网",将单一纸质期刊转型为以互联网形态主导的行业"垂直型"媒体群,极大增强自身影响力,通过"注意力经济"获得效益;二是通过"互联网+",与所属行业深度融合产生"乘数效应",分享行业转型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20.
缘何这么的神秘兮兮? 原来,这起凶杀案的主角周荣鹤和被害人蒋梅英都是不同寻常的角色,完全具备名案的价值取向.周荣鹤当时是上海长宁区公安分局团委书记,作为"第三梯队"重点培养对象.当这样一颗"新星"成为凶手,怎么能公诸报端呢?公安内部的事那时从不披露,纵然警察被处决,也没有半个新闻报道的文字,要不有失公安体面.这就是当时的历史背景,现在的读者想来是可笑的.再对比如今湛江这么大的案子,当官的不是被一一惩处吗,电视报纸都以重要新闻突出处理,轰动全国,谁也不会去想谁坍谁的台,反而让人感叹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你能不说这是新闻的一个进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