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哥德巴赫猜想 提出者:德国教师哥德巴赫 提出时间:1742年 内容表述: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研究进展:尚未完全破解.  相似文献   

2.
1哥德巴赫猜想 提出者:德国教师哥德巴赫 提出时间:1742年 内容表述: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研究进展:尚未完全破解.  相似文献   

3.
1哥德巴赫猜想 提出者:德国教师哥德巴赫 提出时间:1742年 内容表述: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研究进展:尚未完全破解.  相似文献   

4.
涂色问题     
1852年,英国数学家格斯里向他的老师摩尔根请教四色问题:在平面上的任何地图是否总可以用四种颜色来着色,就能使得每两个相邻的地区颜色都不相同?大数学家摩尔根和哈密顿都不能证明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问题。1872年,凯莱正式向英国数学会提出四色问题,于是四色问题进入了数学家的圈子。直到1976年,美国人哈肯与阿贝尔合作,整整化了1200小时的电子计算机工作时间,终于证明四色问题是正确的。不用电子计算机,我们亦有方法解决图  相似文献   

5.
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费马点的由来 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数学研究也不过是业余爱好.然而,在17世纪的法国还找不到哪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概率论的主要创始人;以及独承17世纪数论天地的人.一代数学大师费马堪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数学家.尤其他提出的费马大定理更是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费马曾提出关于三角形的一个有趣问题:在△ABC内求一点P,使PA+PB+PC之值为最小,人们称这个点为"费马点".  相似文献   

7.
1费马的生平简介 费马是17世纪法国业余数学家.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而且认真注意数学还是在他30岁之后,但他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数学的研究工作上.在直至逝世的34年里,他的精神世界始终被数学牢牢地统治着.在数学的四大分支--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数论,费马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17世纪的法国没有那一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  相似文献   

8.
费马(1601年-1655年),法国数学家。他在1621年阅读丢番图的《算术》这本书时,对求不定方程的整数解这一问题发生了兴趣。我们知道x+y=z是一个三元一次不定方程,它的正整数解有无数多个;x2+y2=z2是一个三元二次不定方程,它也有无数多个正整数解,这就是我们在平面几何中所学的“勾股数”。费马于是想:x3+y3=z3、x4+y4=z4有没有正整数解呢?一般地说来,xn+yn=zn(n是大于2的整数)有没有正整数解呢?他经过研究,于1637年提出了一个猜想:xn+yn=zn,当n为大于2的整数时,没有正整数解。人们…  相似文献   

9.
费马原理 光在任意介质中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时,总是沿着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这是法国数学家费马于1657年首先提出的,故称为费马原理又称为最小时间原理.  相似文献   

10.
名题缘起一八五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英国数学家摩根在伦敦写了封信给都柏林的哈米尔顿爵士。信中说:一个学生向他提出了一个一直没被注意到的问题——为什么无论多么复杂的地图,都可以仅用四种  相似文献   

11.
皮埃尔·费马 ( 1 6 0 1~ 1 6 6 5 )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 .1 6 2 1年 ,费马在巴黎买了一本古希腊数学家刁番图所著《算术》的法文译本 .费马读这本书的时候 ,在书页空白处做了一些简短的笔记 .其中有一处这样写着 :“对于方程xn+yn=zn,除了n =2以外 ,对于其他的正整数n ,不可能存在满足方程的正整数解 .我已经发现了这个结论的一个奇妙的证明 ,由于这里篇幅太小 ,写不下 .”费马果真证明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吗 ?费马的大儿子仔细翻阅了父亲生前的书信与手稿 ,想从中发现费马的证明 ,结果毫无所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的兴趣开…  相似文献   

12.
1994年英国数学家怀尔斯 (A .Wiles)证明了费马大定理 (不定方程xn + yn =zn当n>2时 ,没有正整数解 )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成就 ,因此 ,他获得数学界最看重的菲尔兹奖 (特别奖 ,1998)和沃尔夫数学奖(1996) .这同时也说明了费马大定理在数学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 .费马大定理的崇高地位还吸引数学家对它进行种种扩展工作 ,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 ,其中有的非常有趣 ,有的至今没有解决 .这里举三个例子 .例 1 如果对未知数的个数进行怀疑 ,会怎么样呢 ?18世纪著名的数学家欧拉 (L .Eeler)在 1769年提出 :由于不定方程x3+ y…  相似文献   

13.
9.费马大方程。 在()+()=()中,填 三个自然数,使等式成立,这很容 易,左边括号任写两个自然数,求 出和填在右边括号中,就行了。但填()~2十()~2=()~2就比较困难了,可以想出3~2+4~2=5~2,5~2+12~2=13~2,7~2+24~2=25~2等,这实际上就是有名的勾股定理。 那么在()~3+()~3=()~3,()~4+()~4=()~4,()~5+()~5=()~5……中应填什么数呢?也就是当n≥3时,x~n+y~n=z~n有正整数解吗?这个问题早在1670年就正式被提出,虽然当时的大数学家费马声称,这个不定方程没有正整数解,他本人也  相似文献   

14.
四色问题     
四色问题1852年,英国的绘图员费南西斯·格斯里在为本国地图着色时,发现了--不论多么复杂的地图,只要用四种颜色就可以使相邻两个地区的颜色不同,这就是著名的“四色问题”。1878年,英国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会提出了这一向题,从此,“四色问题”立刻...  相似文献   

15.
1 费马的生平简介费马是 17世纪法国业余数学家 .费马一生从未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 ,而且认真注意数学还是在他 30岁之后 ,但他将全部业余时间用于数学的研究工作上 .在直至逝世的 34年里 ,他的精神世界始终被数学牢牢地统治着 .在数学的四大分支———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数论 ,费马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在17世纪的法国没有那一位数学家可以与之匹敌 .皮埃尔·德 ·费马 (PierredeFermat 16 0 1.8.2 0 -16 6 5.1.12 )出生于法国南部图卢兹 (Toulouse)附近的波蒙·德 ·罗曼 (BeaumontdeLomagne) .他的父亲多米尼克 ·罗曼是一家…  相似文献   

16.
费马数     
形如F_n=2~2 1的数(n为非负整数),前五个是F_0=3,F_1=5,F_2=17,F_3=257,F_4=65537,它们都是素数。于是法国数学家费马猜想F_n全是素数,F_n被称之为费马数。后来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平面上给定三点,求第四点,使它到给定的三点的距离之和为最小。这样的点就叫做给定三点的费马点,有关费马点的几何性质在各种刊物上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一个有关费马点的几何不等式,以供参考。 设P点为△ABC的费马点,R_a、R_b、R_c分别为△PBC、△PCA、△PAB的外接圆半径,R和r分别为△ABC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的半径,则  相似文献   

18.
笑话公式     
2004年6月1日《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数学爱好者约翰·芬德力近日发现了已知最大的素数.这个素数约有700万位,可写成2的24036583次方减1(你能估算一下为什么约有700万位吗?).这是人类发现的第41个梅森素数.素数也叫质数,是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正整数.如2,3,5,7,11等(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500年前,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证明了素数是无限的,并提出少量素数可写成“2的n次方减1”的形式,这里n也是一个素数.此后许多数学家曾对这种素数进行研究,17世纪的法国传教士马丁·梅森是其中成果较为卓著的一位,因此后人将“2的n次方减1”形式的…  相似文献   

19.
四色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所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1852年10月23日,他的弟弟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  相似文献   

20.
四色猜想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在大学读书的弟弟格里斯决心试一试。兄弟二人为证明这一问题而使用的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可是研究工作没有进展。1852年10月23日,格里斯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