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综合分析其他图书馆图书采购的方法与经验基础上,结合我馆图书招标采购的实际,本文采用改进AHP法(3标度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依据主、客观数据构建评价矩阵,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供应商优选,选出适合我馆需求的图书供应商.  相似文献   

2.
目前FD法在价值工程的应用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出现不重要的功能得零分现象时直接将各功能累计得分加1分进行修正;二是计算功能权重时简单取各专家评判的平均值计算。对于问题一采用AHP的1—9标度方法建立专家的判断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求出各专家权重判断向量;对于问题二,据专家群组权重判断向量组成评价集矩阵,用GEM求出权重判断向量,即为优化后的最终结果。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优化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研究方法,通过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发挥层次分析法可以多要素综合评价的优势,有效的将评价过程中的因素量化,并将影响权重判别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良好的结合。综合考虑研究区内各参评因子的影响程度,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计算,得出各影响因子所占的权重比例,最终得到了较为直观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高校奖学金评定的问题,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并通过三标度法构造初始判断矩阵,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相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的相对权重。结果表明,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可客观科学地评定高校学生综合奖学金。  相似文献   

5.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双向选择、自由择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就业方式,大学生在众多就业机会面前如何选择出自己满意的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关注的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技能因素进行细分,得出影响各因素的重要指标,利用1-9标度建立相应的判断矩阵,并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出各因素下的权重向量,得到各因素下权重向量的排序,由此得出相应的决策信息为大学生就业选择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5,(7):131-135
依据协同性、服务成本、服务中断、服务信任准则构建大型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前景理论确定各个指标的前景值,以此构造评价矩阵,结合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引入TOPSIS决策方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根据马氏距离和灰色关联改进距离度量方法,实例分析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三种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供应商的前景因素对于供应商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国内各地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问题,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和三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相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的相对权重。案例表明,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可客观科学评定城市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多指标混凝土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正交试验中经常出现多指标分析的问题,为了合理分配指标权重,尽可能的缩小配合比的优选范围,以陶粒混凝土正交试验为例,全面分析阐述了目前常用的优选方法:综合平衡法、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为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引入矩阵分析法对混凝土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建立了指标层、因素层和水平层的三层结构模型和三层矩阵,给出指标值权矩阵的求解过程,得出各因素和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权重。实例分析表明,综合平衡法和综合评分法受主观影响较大;功效系数法受主观影响较小,但适用于各指标重要程度大致相当的试验;矩阵分析法优选过程客观,适用于指标重要性不同的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符合试验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种要素的分析,提出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要素权重,采用模糊认知图分析不同要素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各关联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分析,得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这一机制揭示了创新体系中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权重的动态变化过程,为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提供基础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0.
孙晓雅 《现代情报》2007,27(8):149-151
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工作尚缺乏一套科学的图书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高校图书馆图书供应商的评价体系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供应商评价中各个相关因素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图书供应商的评估。实算表明,本评价方法具有合理性和较好的可操作性,对图书供应商选择评价向科学的定量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供应商是供应链的源头,对于整个链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低碳供应链,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可以有效控制整个供应链上的碳排放。但是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往往会出现模糊需求、采购多种产品以及多个供应商的情况。同时考虑以上几种情况及碳排放因素并提出一种集成方法,即:第一阶段利用模糊逼近于理想值的排序方法 (FTOPSIS)计算每个供应商提供不同产品的价值;第二阶段把第一阶段所得到价值作为其中一个目标放入模糊多目标规划中确定最优订购量。最后,运用一个实例验证了模型的科学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陆杉 《软科学》2012,26(9):39-43
对供应链关系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关系资本与供应链协同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供应链关系资本对供应链协同目标的实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供应链关系资本的影响因素按其对关系资本影响程度排列依次为供应商声誉、专用资产投入、转移成本和供应商能力,而组织适应性的影响不显著。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实践中如何提高供应链关系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孟庆春  张正  王莺潼 《科研管理》2021,42(10):113-121
既有文献通常认为消费者参与创新有利于企业效益提升,但未阐明其对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具体影响。为此,本文在对已有供应链价值和消费者参与创新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消费者参与创新融入到供应链价值创造体系中,运用双层规划构建消费者参与创新的供应链价值创造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消费者参与制造商创新能够提升供应链、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同消费者参与程度、参与比例皆呈同向变化关系;但对于制造商来说,由于受到付酬成本等因素影响,其价值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得到提升;另外,制造商价值与消费者参与程度呈同向变化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也与消费者参与比例呈同向变化关系。所得结论对于提升供应链价值,帮助链内企业进行创新实践,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FMECA分析的风险诊断方法、C-POWA算子中在区间数信息集结的算法步骤以及权重乘子在动态评价的应用,提出了制造业供应链核心制造商风险动态评估模型。文章以单一供应商、单一制造商与单一分销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运作模型为基础,应用流程图法分析制造业供应链中核心制造商运作环节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应用FMECA分析法诊断风险因素属性指标值大小,依据C-POWA算子在多序列属性区间数信息集结的算法步骤对属性区间指标值进行集结,应用权重乘子确定评估指标动态权重。最后,以实际算例对上述过程进行验算分析,以此说明该评估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汪冲 《资源科学》2012,34(1):128-135
城市土地供应的经济性不仅是土地一级供应的核心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土地供需影响因素和土地市场要素,直接决定了土地市场调控的成效。基于三次多项式成本函数建立计量模型,并使用考虑了土地供给、需求和价格影响因素存在时间、空间相关性的实证计量方法和经济性评价指标,得出2003年-2008年我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90%存在土地供应规模过低而产生的不经济现象,而少数大型城市又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减,并且,协议供应的规模经济性程度相对高于“招挂拍”供应,二者都表现出了“先上升再下降”的非单调变化趋势,其最优规模区间分别处于95%~99%分位和中位~80%分位,同时,城市土地供应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范围不经济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供应具有极大潜力,应着力探索集约供应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3.0的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智能化决策设想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马启花 《现代情报》2009,29(4):117-119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决策存在采访人员主观判断,导致图书利用率低等现象,充分利用Web3.0先进技术,计算机通过对用户需求、馆藏数据、书目数据、图书价值、学科经费分配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权衡、判断、评价,最后做出图书采访智能化决策。这种方法比传统采访人员图书采购决策做法显得更客观更科学,排除了采访人员主观判断干扰,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图书馆馆藏质量和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图书采购过程中经验性、主观性强,统一性、科学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用于图书采购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遗传因子改进传统遗传算法,并以此对神经网络的权值、阈值及其结构进行优化,然后通过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挖掘图书的各种属性与是否被采购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实现图书是否被采购的预测分类。仿真实验表明该图书采购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泛化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Supplier selection is a complex multi-criteria problem includ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actors. In order to select the best supplier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trade-off between these factors, some of which may be in conflict and may also be uncertain. In this problem if suppliers have capacity or other different constraints, two problems will exist: which suppliers are best and how much should be purchased from each selected supplier.I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multi-attribute utility theory (MAUT) and linear programming (LP) is proposed for rating and choosing the best suppliers and defining the optimum order quantities among selected ones in order to maximize total additive utility. A numerical example is proposed to illustrate an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9.
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源头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精益生产方式以其独有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得到了大量推广.以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为原则,结合动态与静态、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完整的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供应商评价选择指标体系,并借助于两阶段模糊层次分析法,改善精益生产企业以往评价指标的不足,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