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湘云归宿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存在着众多难解之谜,像关于史湘云的情感归宿、命运结局,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目前“红学”界“史卫结合”说虽影响最大,但因论往往仅凭脂批孤证推究,便难免不周延之垢病。笔从作品本身细心检视,发现了不少“史卫结合”说的有力证据,特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介绍比较法在工科院校基础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它从新旧比较,对照比较,正反比较,相关比较,分类比较,正误比较,易混淆内容间的比较等方面,通过举例阐述了作者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蕴含着毛泽东独特的思维方式,即比较思维,毛泽东理论创新中的比较思维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毛泽东比较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国情比较,阶段比较、理论比较,过程比较等。同时,毛泽东比较思维具有显的特点,在比较时,注意事物之间 的可比性,既要注意事物的系统性,又注意事物的整体性;比较时要注意同历史科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的比较句式建构庞大,复杂多变,形式上似是而非,实质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大方向而言,它包括比较级,强化式比较,否定式比较,选择式比较,递增或递减式比较。  相似文献   

5.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采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但是,运用比较阅读法,首先要选准比较阅读中的比较点,选准了比较点,才能保证比较阅读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能更直观地理解作者的文章立意,用词的准确,布局谋篇的巧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比较阅读可以是同体比较,也可是异体比较,还可以改写比较。  相似文献   

7.
周谷城是我国著名史学家。他率先倡导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同时,在多年的史学研究实践中,他又比较自觉地运用比较方法,且成绩卓著。对周谷城比较思想及其实践进行研究,对于了解我国比较史学的发展以及推进史学比较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如同汉语修辞学中的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一样,历史科比较教学中的比较对象也有主客体之分。比较中被比较的事件或人物是比较的主体,与主体作比较的参照对象谓之客体。例如,如果我们选择日本明治维新作为比较的参照对象研究中国的洋务运动,那么,洋务运动是比较的主体,明治维新是比较的客体。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辨别高下或异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的事物必须具有某种联系,必须具备可比性。比较是常用的语言表现方法。比较不属修辞方式。可是,在广州方言中,有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错体比较,进行比较的事物不具有任何联系,相  相似文献   

10.
王充说:“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伦相订,是非乃见。”(《论衡·案书》)这说明人们往往是通过比较认识事物的。比较是广泛运用的一种方法,历史的比较有哪些思维程序?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笔者浅谈己见,敬请同仁指正。一、历史概念的比较思维程序历史概念的比较,包括事件、人物、思潮和学派等,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其异同,分析其缘由,从而寻求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方法。其比较思维程序是:1.明确主题。任何历史的比较都具有一定的比较目的,通过比较最终说明一定的问题。进行历史概念比较之前,必…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论述了比较教学法,通过对字词标点的比较,对句子的比较,对文章结构层次的比较,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思维,使他们学活课文,深刻理解,提高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看清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对比较教学作了一些尝试,实践证明,用比较法教学语文,学生欢迎,效果显著。一、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所谓单项比较是选择一个知识点作...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比较的具体方式很多。1.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分类,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纵向比较主要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认知心理学认为,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数的大小,判断对错,区分异同等,往往采用比较方法。但是小学生在进行比较时,常常不善于分清事物的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因而产生困惑与错误,因此,加强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讲授中比较方法的运用方达朱光潜先生在1982年参加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和《读书》杂志编辑部联合召开的比较文学座谈会上说:“做一切科学工作,都免不了要比较,或者有关的问题比较,或者发现了问题来比较。说比较,不外是两个方面,纵的,文化遗产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能训练,提高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拓展思路,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能让学生由此及彼地扩大知识领域,加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可以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入手,进行主题,人物,表现手法等多种比较,从课文的写作时代入手,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可以从语言角度进行比较,还可以对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比较是人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常用的方法。作为教学方法的比较有别于作为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对比,前者是教学手段,后者是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方法的比较通常包括对不同文体的比较,同一文体的比较,同一文章的比较。它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技能,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  相似文献   

18.
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庆贺日本比较教育学家铃木慎一七十华诞。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危机,不能看得太严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倍受关注,比较教育学者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更需要比较教育学者开展各地区的比较研究,借鉴别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方法论角度,探讨高等教育质量跨国比较的背景、复杂性和可行性。认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互动条件下质量问题的凸显,为高等教育质量跨国比较提供了动因;跨国比较的任务就是要从个性中辨析共性,区分出可比较的和不可比较的质量因素,客观地界定跨国比较的范围,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认知异中之同,就是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事物的共性,即规律性;通过比较,能辨别同中之异,就是认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知同识异才能把握知识的基本规律,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才能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因此,比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对于那些只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内容,恰当的比较胜过烦琐的讲解。⒈ 宾语与补语的比较宾语与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