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8月4日,央视记者李敏受贿案件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李敏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李敏以受贿罪被判刑,再次引发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而争论的焦点仍是记者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2008年,频频发生的记者被抓案,让新闻记者一次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作为被抓记者朱文娜和李敏的代理律师周泽,其言论必然会为公众瞩目.<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的人物专访.本文力图从法律的角度,对周泽律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就记者受贿究竟是"错"还是"罪"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2008年,频频发生的记者被抓案,让新闻记者一次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作为被抓记者朱文娜和李敏的代理律师周泽,其言论必然会为公众瞩目。《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的人物专访。本文力图从法律的角度,对周泽律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就记者受贿究竟是“错”还是“罪”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4日,山西太原杏花岭区人民法院开庭宣判,中央电视台记者李敏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4年执行。至此,这个沸沸扬扬的案件终于落下帷幕。案情说来简单,中央电视台的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接受被告人家属请托,获得3.7万余元的贿赂款。当地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的时候,发现案件线索,并到北京采取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瑞灼 《今传媒》2009,(10):50-50
山西检察官进京抓捕央视女记者的案件日前在太原开庭审理,李敏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8月4日<法制晚报>)  相似文献   

6.
2008年有几件令新闻界瞩目的事.当年1月,辽宁省西丰县警方以新闻报道涉嫌诽谤该县县委书记张志国为由,要对<法人>记者朱文娜强行拘传;4月,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以受贿罪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傅桦提起公诉;5月,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检察院以窝藏等罪名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峰提起公诉;11月,到山西采访的<网络报>记者关键突然"失踪",半个月后传来被河北省张家口市警方强行带走的消息,理由是涉嫌受贿;12月,山西省太原市杏花蛉区检察院声称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授权下,以同样涉嫌受贿的理由将央视记者李敏强行带走.这一系列"抓记者"事件,在让人对记者的生存状态表示担忧的同时,也由于涉及到公权、私权、新闻采访权、舆论监督权之间的复杂关系,让人对记者的自律及他律状况作出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偿新闻"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有极少数记者,由于收受非法利益数额很大,受到刑事检控,有的已经以受贿罪获刑.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检察院拘捕央视女记者事件发生后,有论者提出记者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笔者不能苟同,认为在我国,记者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之列,可以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新闻观察     
2008年,记者被抓事件频频发生,而“受贿罪”成为记者被抓时反复出现的罪名。记者频因涉嫌受贿被拘说明了什么?是否有必要立法禁止记者收取好处?请看“面对面”《“受贿罪”阴影下的记者被抓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2008年1月开始,<法人>杂志、<第一财经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网络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濒濒因涉嫌诽谤和受贿罪被抓,这一系列案件在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在理论上也引起了"记者是不是受贿罪主体"的激辩.但人们也不难注意到,在这一系列"抓记者"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舆论监督案.新闻界存在的腐败现象是人所共知的,但对"抓记者"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新闻腐败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有几个认识问题应当厘清.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8年,记者被抓事件频频发生.1月4日,西丰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5月9日,<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建峰因"窝藏、妨碍执行公务和受贿"被山西临县警方抓捕;12月1日,<网络报>记者关键涉嫌"受贿"被张家口警方抓捕;12月5日,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犯罪"刑事拘留央视记者李敏.由于事关记者这个特殊的职业,这些事件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偿新闻”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有极少数记者,由于收受非法利益数额很大,受到刑事检控,有的已经以受贿罪获刑。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检察院拘捕央视女记者事件发生后,有论者提出记者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受贿罪的主体。①笔者不能苟同,认为在我国,记者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偿新闻"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有极少数记者,由于收受非法利益数额很大,受到刑事检控,有的已经以受贿罪获刑.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8年,记者被抓事件频频发生。1月4日,西丰县公安局以“涉嫌诽谤罪”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5月9日,《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建峰因“窝藏、妨碍执行公务和受贿”被山西临县警方抓捕;12月1日,《网络报》记者关键涉嫌“受贿”被张家口警方抓捕;12月5日,山西太原杏花岭区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犯罪”刑事拘留央视记者李敏。由于事关记者这个特殊的职业,这些事件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年过去,有的小萝卜头熬成了名记,有的名记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大树倒了,倒掉的大树被万人敬仰。有的记者为多发两条稿子窃喜不已,有的记者为稿子里的两句话待业在家,有的记者身陷囹圄,还有的记者已殉职在采访路上。他们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但若非一些特别的事件,他们本没什么不同,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朱文娜、简光洲、戴骁军、徐娜、孙春龙、李敏、江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2月4日,山西杏花岭区检察院将央视记者从北京抓走,理由是记者涉嫌受贿①;12月1日,<网络报>记者在太原采访失踪,后被证实系被河北张家口警方以涉嫌受贿抓走②;早在之前的1月4日,西丰警察抓记者朱文娜之前,西丰检察院将记者报道对象赵俊萍家人抓去问"给记者送了多少钱?"③;更之前的2007年6月,报道过吉林民航机场建设问题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傅桦,被吉林民航公安抓走,由吉林省公安厅有组织犯罪侦查局侦办后移交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之后于2008年3月被朝阳区检察院以受贿罪起诉④.  相似文献   

16.
(一) 1994年的春天,反对“有偿新闻”再一次成为中国新闻界的热门话题。起因是原北京市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简称“长城公司”)非法集资案。案中有案,就是几个新闻工作者接受长城公司总裁沈太福贿赂案。原《科技日报》记者孙树兴因受贿罪和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蔡原江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孙、蔡二犯曾炮制4篇长篇“新闻”,在20多家报刊上发表,为沈太福的违法行为作吹牛性宣传,收受沈太福数以万元计的贿赂。从沈太福案看,一篇“有偿新闻’可以给记者本人带来上万元的“经济效益”,令人触目惊心!沈太福案宣判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座谈会,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制止“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有几件令新闻界瞩目的事。当年1月,辽宁省西丰县警方以新闻报道涉嫌诽谤该县县委书记张志国为由,要对《法人》记者朱文娜强行拘传;4月,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以受贿罪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傅桦提起公诉;5月,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检察院以窝藏等罪名对《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景剑峰提起公诉;11月,到山西采访的《网络报》记者关键突然“失踪”  相似文献   

18.
崔正瑜 《新闻窗》2010,(6):77-77
近几年,在一些公共事件发生后,不时出现"抓记者"的新闻。有些政府部门或企业试图以"诽谤罪"、"受贿罪"追究记者刑事责任。据《新京报》报道,今年8月28日,伊春警方扣留4名采访空难记者,并扬言“抓的就是记者”。  相似文献   

19.
暗访的是非之争 暗访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反对暗访.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三大冲突:~是记者暗访与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保护的冲突;二是记者暗访的眼前利益与媒介长期公信力下降、增加采访难度的冲突:三是暗访偷拍的小"不道德"与维护"公共利益"大道德的冲突.简言之,主要是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4日晚,在央视女记者李敏的北京住处,山西太原杏花岭人民检察院派员以涉嫌受贿为由将其拘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