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四线三角"是指相交的两线和平行的两线所构成的三个角,如图(1)、(2)、(3)、(4)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四线三角"图,"四线"是指AB、BC、CD和DE,其中AB∥DE。"三角"指的是∠B、∠C和∠D.  相似文献   

2.
题目如图1,在ABC中,M是AC边中点,E是AB上一点,且AE,连结EM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D.求证:BC=2CD.(1994年吉林省中考题)一、过C点作平行线证1如图1,过C点作CF//AB交ED于F,则易知AMEF.所以证2如图2,过C点作CF斤DE交AB于F.故BC=2CD.二、过E点作平行经证3如图3,过E点作EF//BD交AC证4如图4,过E点作EF//AC交BD由(1)、(2),得BC—ZCD.三、过A点作平行线证5如图5,过A点作AF//ED交BD_,,。,、___。BDBE延长线于F,则于子一三千一3.——””——““’”“DFEA””证6如图6,…  相似文献   

3.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利用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用相等,我们可以巧妙地证明一些与线段有关的几何题.一、线段平行问题例1如图1,已知:△ABC中,D是AB的中点,DE//BC,DE=BF求证:DF//AC.商证由DE斤BC得LADE一LB在凸AHE和凸HBF中,二、法段里互间团三、钱皮和住问四例3如图3,已知:在凸ABC中,zBAC一90c,AB—AC,F是BC上一点,BD入AF于D,CE上AF交其延长线于E.求证:DE—AE-CE.问证由LBAC—90o,BD入AF,易得if一LZ.在凸ABD和凸CAE中,四、挂图增分问四例毛如日电,已…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相似形》一章后,我们可以借助比例来证明很多类型的几何题.一、证明两线段相等例1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CM于E,BM交CN于F.求证:CE=CF.证明 由已知易得二、证明两角相等例2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DC求证:∠B=∠C.证明  延长BA、CD交于点E(如图2).三、证明线段不等例3 在△ABC中,AB=AC,D是BC延长线上一点,E是AB上一点,DE交AC于点F.求证:AE<AF.证明  过B作BG∥EF交AC延长线于G(如图3),则AG>AC=AB.四、证明线段和…  相似文献   

5.
应用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许多几何命题,现分类举例如下.一、证明线段相等例1ΔABC中,AB=AC,在AB上取D点,在AC的延长线上取E点,使CE=BD,连结DE交BC于C.求证:DC=CE.证明作DF人AC交BC于F,连结DC、EF,则/DFB=/ACB=/B.DF=IJB=CE.故DF其DE.DFl《为平行四边形….DG=cy.Dn回*且〔二、证明两角相等例2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DC,ADJBC,且AB$t:D.求证:/B=/C.证明作ACVDC.ADffBC,四边形ACCD是平行四边形.DC=AC.而AB=DC,、…  相似文献   

6.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1)涂一涂:将表示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的“距离”的线段涂成红色。量一量:图(1)AB两点的距离是()毫米,图(2)点O到直线AD的距离是()毫米,图(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毫米。  相似文献   

7.
中考试题中有不少几何证明题,但在考试时,大多数考生都是应用纯几何方法证明的;其实如应用三角函数定义来证明,有时不仅简便,而且利于开阔视野,提高综合证题水平.现举数例说明如下:例1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199年广西自治区中考题)证明如图1,在凸ABC中,AB=AC,BD二CD,DE上AB于E,DF上AC于F,故/B=ZC·.在RtchDEB和Rt凸DFC中,DE=BDaity/B,DF=rpsinZC.故DE=DF.例2如图2,已知AB、AC分别切OO于B、C,P是OO上一点,PD上BC于D,PE上AB于E,PF上AC于F.求证:尸D‘…  相似文献   

8.
俞新龙 《广东教育》2006,(10):17-18
原题(2006广东卷):如图1所示,AF、DE分别是⊙O、⊙O1的直径,AD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8.BC是⊙O的直径,AB=AC=6,OE//AD.(Ⅰ)求二面角B-AD-F的大小;(Ⅱ)求直线BD与EF所成的角.  相似文献   

9.
一、作半径造圆心角,与同弧上的圆周角相联系例1如图1,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P,E为O上一点,AE=AC,DE交AB于F.求证:PF·PO=PA·PB.(1997年河北省中考题)分析PA·PB=PC·PD,欲证结论成立,只须证PF·PO=PC·PD,即只须证PF/PD=PC/PO.为此,只须证△PDF△POC。/P公用,…只须证上FDP一工COP.连结CO,”.’AE=AC,…/l=/2.用等角的补角相等获证.二、过圆心作弦的垂线,以便应用垂径定理例2如图2,AB是①O的弦,P是AB上一点,AB=10cm,PA=4cm,OP=scm.求①O的半…  相似文献   

10.
题目(2012年扬州中考题)如图1,线段AB的长为2,C为AB上一个动点,分别以AC、BC为斜边,在AB的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ACD和ABCE,那么DE长的最小值是.  相似文献   

11.
我在做“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的习题时,经常遇到平行线中的“拐角”问题,于是我就想:这类问题有没有规律呢?经过整理和思考,我发现“拐角”顶点的位置有以下特点:如图1,直线AB//CD,AB、CO、AC三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了六部分(三条直线上的点除外),“拐角”的顶点可位于其中任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求解有关梯形的几何证明题或计算题时,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或其他特殊四边形问题,从而使问题巧妙地获解(证).乎移法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将梯形中的有关线段平行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够使某些几何量巧妙地联系起来,从而迅速打通解题思路.现举例说明之.一、平移梯形的腰例1如图地梯形ABI中,AD/BC,AD+AB=BC,zB=70,求ZADC的度数.分析将AB平移到DE的位置(即过D作DE/AB交BC于E),得OABED,则ZI=Z3=ZB=70,AD=BE,AB=DE.又AD+AB=BC=BE+EC,…AB=EC二DE.故ZZ…  相似文献   

13.
题目(2012,全国)如图1,D、E分别为AABC的边AB、AC的中点,直线DE交&ABC的外接圆于F、G两点,若CF//AB,证明: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1.如图1.若.则ABCD.2.如图2。直线AB、CD相交手点O.OE平分若.则3.如图人在和中,为同位角的是为内错角的是,为同分内角的是4.如图4,若AB//DC,BC//ED.则5.如图5,直线AB、CD、EF相交于一点O,则6命题“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结论是它是命题.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不正确的在括号内画“×”,每小题4分.共20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2过一点只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3.如果两条线段没有交点.那么这两条线段平行.4垂直平同一条直线的…  相似文献   

15.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这一性质称“三线合一”定理.这个定理可分解为三个定理:(1)在△ABC中,AB=AC.若AD是角平分线,则AD⊥BC且BD=DC;(2)在△ABC中,AB=AC.若AD是中线,则AD⊥BC且/DAB=/DAC;(3)在△ABC中,AB=AC.若AD是高,则BD=DC且/DAB=/DAC.由此可知,‘“三线合一”定理有三个基本功能:回.证明线段相等;2.证明两角相等;3.证明两条线段(或直线)互相垂直.下面举例说明“三线合一”定理在证题中的应用.侈IJI女日图1,在thA…  相似文献   

16.
题目:(2010广州)如图1,⊙0的半径为1,点P是⊙0上一点,弦AB垂直平分线段OP,点D是APB上的任一点(与端点A、B不重合),DE⊥AB,垂足为E,以点D为端点、DE长为半径作⊙D,分别过点A、B作⊙D的切线,两条切线相交于点C.  相似文献   

17.
几何图形的功能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由等腰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可知,等腰梯形具有下列性质:(豆)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但)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3)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由此可知,等腰梯形具有下列两个基本功能:1.利用等腰梯形可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2.利用等腰梯形可以证明两个角相等.例1如图1,在梯形ABrp中,AD)BC,/DAB二IN,AB+AD二BC.求证:AC=BD.分析因为AC‘BD是梯形ABop的两条对角钱,所以,欲证AC二BD,只须证梯形ABrp是等腰梯形_AB=rp域/ABC二/IKB).但AB、rp不在一个三角…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很典型的问题,相信大家做题时已经遇到过.请看这两个问题:题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E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8cm,CB=6cm,求线段DE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AB=a,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DE的长度吗?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B=a,D、E分别为  相似文献   

19.
例 (2004年云南)如图4,已知△ABC中,AB=AC,D为BC上任一点,且DE⊥AB,DF⊥AC,CG⊥AB,垂足分别为E、F、G.求证:DE+DF=CG.  相似文献   

20.
下面介绍两道中考题的解法,意在说明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希望同学们能从它的多种证法中归纳出作辅助平行线的一般规律.例1如图1,在△ABC中,M是AC边的中点,E是AB上一点,并且AE个AB,连结EM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D.求证:BC=2CD.(1994年吉林省中考题)分析 ∵AE一个AB=4(AE+EB),于是,要证BC=2CD,只须征BD=3CD,即只须证.故问题转化为证但已知条件既无平行线又无相似三角形,为了得到上述比例式,应作辅助平行线.证法一如图1,过C作CF∥AB交DE于F,则AE/CF=AM/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