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提出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为国内科技期刊的同行评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的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以此为借鉴,针对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中的问题,形成最佳实践。【结果】 围绕同行评议的三方主体——审稿人、编辑、作者,详细阐述各自的最佳实践。审稿人、编辑、作者这三方主体在同行评议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因此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每一方主体在评议前、评议过程中及评议完成后都需要遵从一定的规则、完成一定的工作,以维护学术诚信,保证同行评议的科学、客观、公正。【结论】 同行评议可检验规范最佳实践建立在对国际高水平期刊同行评议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详尽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国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大数据技术,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以期提升同行评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同行评议客观、高效和良性发展。【方法】首先,从期刊的作者、编辑和专家的角度分析同行评议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其次,结合同行评议的目标和需求,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出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的举措。【结果】利用大数据大、多、快的优势,提出构建“广、快、全”的评审专家数据库并实行阶梯式动态管理、建立同行评议专家信用评价体系、健全互动反馈评审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奖励机制、加强编辑与专家的协同与沟通等优化措施。【结论】通过采取大数据技术,可进一步优化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模式,加强同行评议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同行评议不同模式,探讨在开放获取发展过程中如何促进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方法】对国外同行评议的几种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这些同行评议模式的特点、流程、管理方法等,并对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果】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加强作者和评议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进学术研究成果的快速出版。【结论】随着开放获取的出现和发展,开放的同行评议模式将成为学术研究成果评议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的同行评议能加速成果出版、学术交流与科学传播。为加快科学交流,我国期刊出版界应改进评审制度。【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法,分析基于同行评议的论文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国际著名生物医学类期刊eLife的最新出版模式eLife assessment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点、优势和不足。【结果】eLife assessment可实现对现有论文评审制度的变革,公开同行评议内容,恢复作者自主权,实现论文发表后的互动评论和随时修改。【结论】我国的期刊出版业可借鉴eLife assessment模式,尝试对论文评审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如适当提升对有争议论文的宽容度,尝试开展开放同行评议,建立论文实时评价和修改机制,探索基于论文质量的期刊评价体系和构建有学科背景的强大编辑团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促进科学传播、提升期刊影响力,探讨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可能方式。【方法】 首先,从公开内容、参与范围、公开时间3个维度对同行评议机制的开放程度进行界定;然后,从同行评议本身的目标和需求出发,利用象限分析法对传统同行评议和开放同行评议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支持措施以增强开放同行评议的积极作用,提出规避措施以消减其消极作用。【结果】 提出中国科技期刊试验开放同行评议的实践建议:在继续优化传统同行评议机制的同时,引入某些开放同行评议的做法,从而提高同行评议的综合质量和影响。【结论】 研究成果能够为开放同行评议制度的制定以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Publons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为我国同行评审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总结目前同行评审制度面临的窘境,引入国外Publons案例,在简单介绍Publons的服务宗旨、内容和组织架构基础上,深度分析了Publons的管理模式,提出对我国同行评审制度的启示。【结果】 Publons建立了详尽的审稿人档案数据库,对审稿人工作进行统计和认证,并且对审稿人进行定期培训;Publons有规范的审稿制度,使同行评审更加开放化,能够帮助期刊寻找合适的审稿人;Publons有完善的审稿人激励机制,还与大学科研成果管理系统合作,将审稿人的评审工作纳入科研绩效。【结论】 Publons很好地解决了同行评审中审稿人面临的困窘,对同行评审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ublons 管理模式对我国同行评审制度有很大启示:建立审稿人专家库,制定完善的审稿人激励制度;转变单盲同行评审模式,鼓励开放式同行评审;定期组织审稿人培训与考核,扩大小学科审稿人队伍;同行评审技术与平台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主要形式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今后网络公评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现有的代表性公开同行评议期刊评审流程,提出建立网络公开同行评议的标准流程需考虑的质控指标。【结果】建立网络公开同行评议的标准流程需要考虑:论文提交后的快速审查标准、审稿人的选择或自荐标准、审稿意见书的标准、审稿时限的标准及论文接收的标准等。【结论】网络公开同行评议需建立能更大范围推广的标准流程,为学术期刊审稿模式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借鉴国际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方式的研究、改革和实践。【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和网站调研的方法,介绍国际上第三方审稿平台的运行模式和发展状况,提出创新国内科技期刊审稿方式的建议。【结果】 独立于期刊的第三方审稿服务颠覆了传统模式中审稿人、作者、编辑之间的关系,具有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特点,既可以加快期刊内容的传播速度,又能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还能提高稿源质量和期刊质量。【结论】 由期刊集群建立第三方审稿服务平台,可规范服务流程,在我国科技期刊领域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国内自动化领域科技期刊同行评议现状,展开调研与分析,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以我国自动化领域作者群和评审专家群为调研对象,分别设计并发送了针对作者和评审专家的调研问卷。【结果】 通过统计和分析调研结果,总结了论文作者和评审专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结论】从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角度出发,探讨了改善目前国内期刊同行评议现状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方法分析同行评议的可靠性,为编辑部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并科学分析其可靠性提供策略建议和参考方法。【方法】 对一般同行评议进行系统定义和划分,结合其特点对工程领域常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FMECA 进行适用性改进,并用此方法分析同行评议系统。【结果】 找不到合适的审稿人、审稿时间长、审稿意见不准确、审稿意见不公平、审稿人意见不一致及录用决定错误是危害性较高的故障模式,应在实际工作中对其特别关注。【结论】 为了降低故障模式的危害,可以考虑根据实施难度和成本,有选择地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严酷度等级或故障检测的难度。此外,应重视编辑部数字化、审稿人遴选及对同行评议过程的各项评价。  相似文献   

11.
Accumulative advantage in the research system may allow elite groups to secure a disproportionate share of resources. Using grant submissions data to a UK Research Council, associations between success in securing grant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advantage are explored, including membership of the peer review cadre, departmental standing, track record, gender and ethnicity. Success in securing grants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potential sources of advantage, suggesting that factors other than 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proposed influence outcomes. Differential access to these may contribute to the observed biases in the number of grants won against women and non-white group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Web3.0快速发展背景下,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改进与发展的新平台、新模式。【方法】 以Peerage of ScienceFrontier为案例,针对最新的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同行评议模式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同行评议模式的改进、特点、流程、工作方式等。【结果】在社交网络平台下,同行评议从静态变为动态,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从封闭式评议变成开放式评价。【结论】基于社交网络的同行评议模式是同行评议发展的最新趋势,可为我国的同行评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科学的办刊措施,预防互联网时代频发的伪审稿事件。【方法】 确立期刊的稿件评价标准,明确符合评价稿件的同行专家资格,在互联网投审稿平台系统各个环节中执行稿件的评价标准。【结果】 期刊疏于管理将引起伪审稿事件;为了淘汰低劣稿件,期刊编辑既要博学,又要善于管理和使用网络平台系统及各种先进的防伪工具;为了公平公正的评阅稿件,编辑必须以稿件评价标准严格初审稿件,充分权衡同行评审意见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结论】 同行评审是学术期刊出版的基石。预防伪审稿必须严格执行期刊的稿件评价标准,杜绝第三方代投、代评和代写稿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国际科技期刊在开放评议和双盲评议方面的实践,探索这两种评议方式的优缺点及对科技期刊质量控制的价值。【方法】对国际科技期刊实行开放评议和双盲评议的案例进行调研,如BMC系列期刊、F1000Research、Nature系列期刊等。【结果】有越来越多的期刊在尝试这两种方式,它们在减少传统单盲评议的偏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结论】开放评议和双盲评议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期刊。期刊应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学术定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同行评议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评估,对之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待审稿件的学科方向与内容,为其选择匹配度较高的审稿专家。【方法】 从文献数据库中选择与待审稿件学科方向相同的文献,优选其中合适的作者作为审稿专家,并依次通过采编系统的审稿专家库、国家和国家各部委基金项目数据库、专家所在单位官方网站验证审稿专家的各项信息。【结果】 选择与待审稿件学科方向相同的文献作者作为审稿专家,审稿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审稿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结论】 选择审稿专家不能仅仅依据其一级学科方向从审稿专家库中简单选择,还需要从文献数据库、基金项目数据库和专家所在单位官方网站三个维度验证专家所在研究方向与待审稿件学科方向的匹配度,满足条件才能作为审稿专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解决审稿专家信息更新不及时、编辑凭经验送审等因素导致拒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VSM)和余弦相似度的稿件精准送审方法。【方法】 首先,结合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送审情况分析拒审的关键原因;其次,在中国知网中获取该刊审稿专家(155人)近5年发表的全部论文(1805篇),并使用词频-逆文档频度(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7.
J. Rigby  J. Edler 《Research Policy》2005,34(6):784-794
Although there is some general agreement that increasing levels of collaboration amongst academics produce research papers that receive more citations, and that larger numbers of citations often imply higher quality, the issue of collaboration and its effect upon research output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area with a wide range of views of what role collaboration plays and its general implications for quality. This paper re-examines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on within research networks. It considers the role of collaboration and its effect on quality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interaction within research networks (collaboration) and the extent of variability of quality within those research networks. Twenty-two scientific networks from Austria are examined. The findings of the analysis are that increasing levels of collaboration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variability of quality within each network. The conclusion is therefore drawn that collabor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research network acts upon research quality qua peer review and that this peer review effect is inherent throughout the research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分析学术出版过程中出现的信任危机,提出应对危机的策略,从理论和技术上提高同行评审工作质量,提升同行评审的信任度。【方法】 以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综述已有的关于同行评审现状和问题研究以及信任危机的相关理论,结合案例,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剖析同行评审体系存在信任危机的原因,最后针对同行评审体系的问题和各方面原因,结合目前国内外的创新尝试,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社会转型时期,同行评审主体之间缺乏完全信任,传媒影响加剧了同行评审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同行评审客观性与审稿人主观性之间矛盾不可调和使同行评审信任危机无法消除。【结论】 通过设立同行评审内部的监督机制、重视传媒影响、完善网络同行评审系统平台,巩固同行评审信任,促进学术出版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