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章》2007,(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强化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呢?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五大板块之一,是顺应了语文教学的时代要求,也是顺应了人的发展需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内涵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关乎着学生未来人生的质量。在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是这样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更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许多时候,老师们都是到了《语文园地》中学习"口语交际"部分时,才蓦地训练一次。这样唐突的练习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应该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空间,使之更广阔。一、融入文本,创造口语交际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口语交际教学代替了传统的听说教学,"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成为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由此,研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功能,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经常遭遇无人主动发言的状况,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本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也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对于一个人的长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的总体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标准》单独成列的一种课型,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语文园地"都有安排,足见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那么,我们教师更应该发挥好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的作用,重视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中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杜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频繁,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难度远远大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当前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还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利用好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2012年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理应担负起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职责,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在我们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并不能取得新课程标准中所希望取得的效果,甚至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带而过,使得口语交际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本文将自己在小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确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明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生活则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只有将口语交际生活化,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将生活引入课堂,不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仲汉洋 《小学生》2012,(9):46-4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一个人的语言魅力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和学识的体现,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能忽略。如今口语交际已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贯彻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也无法代替的功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也  相似文献   

15.
李梅 《林区教学》2014,(5):17-18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学会与人交流、相处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应优化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使小学生学会交际、学会生存,从而获得相关的语文素养,以及作为现代公民所具有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如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  相似文献   

17.
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训练是中专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发展合作精神.培养中专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可以采取"阶梯式训练"的方式分阶段进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语文新课标将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列为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且明确规定:从低年级开始,就要进行相关训练。这一重大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现代诠释,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化的全面关注。然而,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于口语交际的教学成果缺乏明显、有效的评价机制,致使许多教师将口语交际教学束之高阁,或轻描淡写。因此,我们应重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观点,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口语交际的培养和重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毋庸质疑,从低年级抓起,把口语交际抓牢抓实,无疑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必需.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精辟的阐述,是我们当前进行课改的行动准则.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而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