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现代性改造过程。为了梳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探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内涵与动因、辩证关系与启示进行了系统审视与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源于历时纬度的内源动因与共时纬度的外源动因,而前者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关系。建议以“先进性建设”为立足之本、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发展之要、将“生态体育文化”全球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方向选择、将“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理念指引。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趋势中,我国已成为推动体育全球化潮流的重要力量。所谓的“体育全球化”,基本上是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同质化与异质化、资本化与非资本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使体育世界五彩缤纷,并构成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运行机制。从辩证的观点看,对于文化普遍价值的认同与强调民族文化价值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离开任何一方,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全球化的本质要求,都不能保持体育文化的生态平衡。“和而不同”是一项重要原则,是对体育文化生态平衡观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对于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体育文化体系,实现中国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实现中华民族根本性的抱负和自我期待,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考察,运用文化形态学探讨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以及规律,对传统体育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中是“全球化”还是消忘的探讨,认清体育文化流动规律,促进传统体育全面发展,以免停止在“中西文化之争”还是“土洋体育之争”的泥潭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悖谬与重建>一文以反思和批判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体育.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研究域界定不清导致原文总体逻辑结构不严谨;对中西文化冲突论的反思透露出明显的经济决定论倾向;对体育文化多样性的思考不仅背离了我国传统体育发展客观实际,同时论证也前后矛盾;批判体育儒学复兴论时则陷入了对西方体育迷信的泥潭;对马克思社会形态性理论的误读以及斯宾格勒文化比较形态方法的教条式运用,导致论证过程和结果存在多方面的疏漏.  相似文献   

5.
研究现代体育,必须先了解它所代言的文化。通过CiteSpace分析我国学者对美国体育社会学家科克利文著的引用,发现关注热点在于“竞技体育”、“奥林匹克运动”、“偏离行为”、“越轨行为”、“身体暴力”、“足球运动”、“运动员”和“全球化”等方面。笔者通过通读专研美国体育社会学家科克利所著的12个版本的《体育社会学》教材以及同科克利教授的交流,围绕我国学者所关心的竞技体育领域中的热点议题,分析科克利对美国文化背景下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的批判,以期提供现代体育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进行分析,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体育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批判地借鉴和吸收,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既传承优良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是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回归不仅是我国民俗体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诉求,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回避的话题,然而当前这种回归却陷入“土洋之争”的对峙困境中。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为背景,通过对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的症结进行论析,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本土化”研究提出新的建议。研究认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文化流失、传统理论根基缺失、研究范式生命力缺失、研究定位迷迭的现实,剖析理论依附、文化失语、文化异化等问题;坚持学术批判与扬弃,构建自主学术理论;坚持整体思维的研究范式,促进研究范式多元互补;坚持研究内容的多元视角,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多元区域互动;坚持研究方法的交叉互补,拓展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坚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原则,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与时代衔接。  相似文献   

8.
当今体育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其强势扩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体育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危机;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走向融合的可能性;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策略有科学、合理地支持和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加强理论研究。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对民族传统体育做适当的加工、改造、要不失时机地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力度,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和完善一批集培训和训练为一体的民族体育项目基地等。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比较法,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指导,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倡导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变化”原则下的扬弃、继承与融合。研究认为,发展中国特色体育文化,最根本的就是坚守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基因,建设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坚定文化自信,从延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使当代中国体育文化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10.
对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朴素性和注重伦理的特征与当今社会的功利性和宣泄性的需求不一致,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主体逐渐流失以及西方体育的强势推进等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价值,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哺"机制才能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