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历史沉积的一块瑰宝,它继承和发展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体现了我国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然而中国古典舞从1950年被正式命名以来,它的发展和建设却经历了漫长而又崎岖的过程.由"身段"与"身韵"其关系同根同源、却各自绚烂、又千丝万缕,从戏曲"身段"到古典舞"身段",再到现在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虽一字之差,却是艺术的独立与飞跃.使中国古典舞身韵最终找到了自律,找到了舞蹈本体审美风尚和艺术规范,从而使他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痴"作为一个概念,走入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喜爱,一种依恋,一种生活态度,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所体现和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精神、艺术情调、哲人深思。中国古代所体现出的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已经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养料,规范着文人士子们的艺术生活和文学创作,塑造着儒家传统所希冀的理想人格。相较于西方的"酒神"精神说和"疯"的范畴,"痴"具有更为深广圆融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内涵,也显示了中华思维的固有模式。  相似文献   

3.
"空",以其内在的丰盈与外在的虚无,使视觉传达充满了神秘与魅惑,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涵和精神的具体体现。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挖掘艺术空白这一看似简单,实则玄妙深邃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帮助设计者理清"有"、"无"、"虚"、"实"在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规律中的发展线索。艺术家通过理性思考留下的"空",需要观者用心去体味,去填充。  相似文献   

4.
林磊 《文教资料》2008,(9):60-62
瓦尔特·本雅明提出了美学概念"灵韵",主要指向传统艺术所具有的令人回味无穷、纯粹的审美感染力.茶作为中国一种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古典诗歌、茶道等艺术形式呈现出审美主体追求"性灵"、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感受与体会.当前主要的茶饮料品牌的电视广告作品以精美的影像语言复制、再现了"茶"文化符号的传统"灵韵".而这类电视广告作品在体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特征时,其中也隐藏着"审美生态危机",即握有强势话语权力的电视广告传播对大众审美感知能力的影响和改变.  相似文献   

5.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7.
"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雅"的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雅"的风格融贯中国传统文学、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一直被视为艺术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雅"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张力使其呈现出多重审美形态,同时以"雅"为核心形成一套范畴群,构建起中国文学的雅化诗学传统,"雅"由风格论范畴进而融入本体论和主体论范畴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以文化语义学的研究方法,探讨魏晋时代"痴"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通过把握"痴"与"早慧"文化、"痴"与审美"移情"及审美化生活方式追求、"痴"与"玄学"传统及文化病理等的内在联系,揭示"痴"所体现、折射的魏晋人格精神、浪漫气质、艺术情调、哲人深致、文化智能与"病"理色彩.魏晋时代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许多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有益养分,深远、持久地滋润着民族文化精神,规范、影响着后世的理想人格塑造、文化艺术生活以及文学艺术创作.与西方"酒神"精神说和审美"移情"说等相比,"痴"具有更为深广多面、圆融互补的审美与文化价值蕴涵,而其语义指涉的感性、模糊与多趋向特征,也显示了中华思维模式的潜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孕育下产生,受到传统美学和审美形态的影响,在其演奏中也必然会映射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中和""意境""气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一种精神内涵根植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艺术当中。  相似文献   

10.
自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作为文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探讨如何促进"文化自信"在艺术教育中的践行,成为我们必须探讨和学习的新课题。戏剧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中国几百年的文化沉淀与艺术价值。戏曲作为戏剧之精华,中国文化之"国粹",将戏曲的学习和教育注入到小学的音乐教育中,使学生从小了解戏曲,热爱戏曲,热爱中国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狂”范畴在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然而,在中国传统美学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和”始终被视为最高准则,“狂”通常被当做一种异端的审美风格。作为对“中和”的突破和补充, “狂”在文学及思想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丰富了传统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2.
“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从语境、语义的角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诚”进行客观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在内涵上包涵四个层面,即作为道德状态的“诚”、作为道德目标的“诚”、作为道德手段的“诚”和作为道德实体的“诚”。  相似文献   

13.
迪斯尼拍摄的《花木兰》是以中国形象为背景的美国动画片,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然而,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到处充斥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严重背离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试析这部作品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并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消费文化的掣肘下,中国文学创作中的"风景描写"已开始大面积消失。通过对西方人所经历过的文学描写经验来和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的文学描写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正确的文学描写价值观,可以为当下中国文学创作中"风景描写"的缺失指出一条可行的解决路径:首先从"风景描写"的文化背景入手,阐释其为何消逝的成因,从而证明"风景描写"是民族文化记忆和文学本土经验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元素。其二,从对"风景"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论域的界定中,得出"风景描写"不能忽略它在民族文化记忆中的抵抗物质压迫的人文元素之观点。其三,无论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不应离开对"风景描写"的惠顾。其四,对"风景描写"在中国文学的地理分布及其地域特征进行了大致的梳理。最后,对"风景描写"的价值选择与前景展望作出判断:"风景"不仅是农业文明社会文学对自然和原始的亲近,同时也是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人对自然和原始的一种本能的怀想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新儒家中,唐君毅提出"性情的形而上学",牟宗三提出"道德的形而上学",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对中国哲学精神传统作一清理。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性情"一词其实和"道德"一词是相对而共生的,反映了早期儒道两家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可以说"性情的形而上学"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拟从早期道家的思想来讨论道家是如何体现出"性情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6.
水,因为具有进退自如,灵活变化,委顺自然,纵浪大化,随物赋形,随遇而安,柔外刚中,水平持中等特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品德高尚,修养深厚的人——“君子”的人格比喻和象征。无论是“荡荡尧舜”、“谦谦君子,”还是“孔子之圣洁”、“老庄之超然”的人格之中,皆可以看见坚韧灵动、晶莹照人的水的意象。苏轼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君子如水”的人格,秉承中华文化传统,在他一生的诸多方面均有鲜明的体现。“君子如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成熟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境,究其根源是受我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混沌美"的审美趣味的分析,试图折射出我国传统艺术与人们的审美习惯、审美理想和心理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闲”之意义的最终指向是心灵和审美。“闲”作为审美主体的心态表征,一般具有情志充足、心灵澄澈、意虑平静、神思悠然的美学内涵和特点。庄子“心之适”的审美思想,重在求取心性的舒爽和心志的顺遂,重视个体与关注自我,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享受。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质,以道家思想为表现个性,以释家思想来调剂补充的中国古代的“闲”与“适”的审美理念,构成闲适文化的思想内核,导引着包括白居易在内的诗人们的闲适文化心性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观念成说的形成,与“山”、“水”、“圣人”间内在的和时空上的关联密切相关。前者主要体现在三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哺育和发展上,而后者在中国传统古籍有关记载中有着明确的印证。“一山一水一圣人”作为一个抽象概括的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