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蓬勃发展与空前繁荣,业界急需一大批具有前瞻意识,富有创造力的善于创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人,即具有出众的驾驭知识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2.
记者是一个能够成材的岗位。为什么?第一,正确认识什么是人才?我想,有知识是人才,具备有用知识是人才,善于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并善于在工作中增长自己知识的是人才,利用自己的知识于工作并在社会上得到一定承认的是人才。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是对社会做贡献并得...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编辑出版领域改革的深入和WTO的加入,关于现代编辑素质问题的讨论也时常见诸各类出版专业报刊杂志。经营意识、市场意识,策划能力、交际能力,这是在论及编辑素质时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复合型人才显然是今天出版业最为需要的人才。因此,对于编辑的学历要求也明显提高了,硕士学历已经成了进入编辑岗位的必备条件。应该指出,这些对于新形势下的编辑出版工作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科技高度发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缺乏了这种意识和能力,显然是没有竞争力的;作为一个以图书出版为载体,传播高科技和最新知识为己任的编辑,没有一定的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准是无法胜任的。确实,中国的出版业亟须培养出一批新型的出版人才;尤其是面对中国出版业改革的深化和国际出版竞争的参与,更需要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有实务操作经验,既懂出版规律又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出版人。现代的中国出版业不仅需要出版理论家,而且需要出版家,更需要既懂出版理论又懂出版实务的复合型出版人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20多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出版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人才匮乏。要应对加入WTO以后的出版竞争态势,培养和网罗各类人才是中国出版业的当务之急,相信国际出版商进入中国大门之后,首先考虑的也是这个问题。加入WTO以后,中国出版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呢?笔者认为,就目前中国的出版业现状而言,最缺乏的是四类人才:具有理论水准和实务操作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熟悉国内外图书市场的版权贸易人才;具有全新经营理念,把握市场发展态势的营销人才;具有强烈的职业敏感性和创新意识并具有较强社…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面对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化潮流的冲击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出版业也是如此。出版社如何在新世纪站稳脚根,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出版业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出版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使世界经济发生着一系列的巨变。重视知识经济,注重高科技、高信息和高技术人才的利用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多出现在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地带,知识经济的发展更密切依托于大学,特别是高等知识人才密集的大学。大学有着丰厚的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成为全面创新型人才教育的基地,成为引导…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将成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将成为国际间竞争的焦点。面对加入WTO的形势,中国出版业也面临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人才是竞争的根本,没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出版业将无法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但目前我国出版业人才队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人才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出版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人才分布不均衡,出版单位人才比例相对较高,印刷、发行单位人才缺乏。②人才总体质量还不够高,高学历、高水平人才比例偏低,尤其是既懂得出版专业知识又懂市…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新闻出版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事在人为,业在人创,每一项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其根本发力处都是人,更准确地说是人才。而新闻出版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性。因此,做好新闻出版业人才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对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时代的到来迫使传统出版业不得不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变革了出版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知识经济的来临为出版业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经济全球化使得出版业必须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培养大批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模式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出版业在数字转型时代的核心战略问题。当前,教材陈旧、知识老化、人才青黄不接,已经开始成为制约我国信息传播和出版业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数字转型时代出版业变革的特点,在分析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改革的应对…  相似文献   

9.
简谈学习型编辑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出版业面临着的巨大竞争与出版业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的不断涌现,要求编辑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自我超越能力,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各门类发展变化的最新情况,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使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由此就形成了时代对学习型编辑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人才与机制:出版业可持续发展之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诸如出版资源、可资使用的出版资金、出版业机制、出版人才等因素中,机制和人才是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关键。好的机制可以吸引和造就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同样可以改革和创新机制。相反,没有一个适应出版业良性发展的机制,优秀的人才不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甚至会流失。有好的机制同时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人尽其才,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才有保证。机制创新与创新机制是建造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前提关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出版业的机制问题,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版理论界人士关注较多的话题。究竟什么样的机制才能适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创新走向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出版业与教育事业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出版的社会教化功能决定了出版物在扫盲教育、正规教育和全民终身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全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又使一个国家对出版物的需要更加迫切,要求出版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要求出版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多,要求出版物的质量越来越高。在数字化环境下,在提倡知识经济、强调出版业的知识含量的21世纪更是如此。当代国与国之间各种产业的竞争,各出版集团、出版企业的竞争,其焦点都是知识与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印刷成本的低廉、营销渠道的畅通、出版资源的丰富是建本在宋、元、明时较为兴盛的原因。而粗制滥造则导致建本在清代走向衰亡。建本的兴衰启示当代出版业要善于延揽和培养出版人才、树立精品意识,并努力挖掘选题资源。  相似文献   

13.
梁彩红 《报刊之友》2014,(4):125-126
本文主要从编辑的行动力、创新的思维意识和行动、出版业环境因素制约、管理体制、领导者的决策、人才使用、出版从业人员再学习等几个方面写出版业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性质后从业人员,应该转换思维,改变行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做好出版工作。文章强调了管理者应具有企业管理知识和意识,引进、使用企业运作性人才,具体从业人员应学习新知识、创新思维和行动,才可适应新环境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董全局 《今传媒》2013,(6):97-98
新媒体以其互动性、便捷性、个性化等特征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新媒体广告的运作需要具有一定的新媒体理论素养,善于新媒体广告实务运作,对新媒体广告整体运作有把控管理能力的人才。这给广告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广告学专业《网络广告》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来探讨广告人才的培养,并提出课程内容应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  相似文献   

15.
图书编辑职业能力的胜任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以人为本,人才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出版人才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用人"的出版企业管理者,对于人才的重视自然毋庸置疑.然而,衡量出版人才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当然应该是一种职业能力.这种职业能力,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复合要求,更重要的是人才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素质与动机兴趣等等.本文拟以出版业的上游职业人员--图书编辑--作为描述对象,来探讨图书编辑职业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其胜任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
徐依然 《编辑学刊》2023,(2):111-115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懂技术、能创新的新型编辑、复合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的人才输送是行业长盛不衰的源泉。对出版业来说,了解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抓住人才培养特点、加快确立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战略,是人才布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时代背景、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如何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编辑人才是现代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新闻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角度看,注重编辑人才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编辑人才的素质,无疑是现代新闻出版业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一、实施人才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继续教育对各类专业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地讲,实施人才继续教育的现实意义表现在:继续教育是促进编辑人才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代有接受严格教育的机会,毕业后又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加上良好的健康状况,那么他的创…  相似文献   

18.
骆欣  南长森 《编辑之友》2017,(10):98-102
上海无疑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中心,这一中心地位一方面来源于其覆盖性影响,另一方面因其对近代出版业品格的塑造.太平天国运动从人才、市场、理念等多个方面为上海近代文化市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东南地区的传统士绅为避难而汇聚上海租界谋求新的出路,新兴出版业成为一个主要选择.而在出版业领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世纪90年代科举正途出身的士绅阶层,特别是像张元济、汪康年这样从传统士绅阶层分化出来的知识精英.不同于1843年上海开埠后较早参与出版业的口岸知识分子,以谋生为主要取向,传统士绅将历来的家国情怀注入新兴出版业,以启迪民智作为追求,不仅改变了当时上海出版业的格局,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品格.  相似文献   

19.
任翔 《出版广角》2014,(13):32-34
正中国数字出版的决策主体应超越出版社和传统出版的商业视野,不要受制于盈利模式和眼前利润。相反,要善于在更开阔的商业生态、知识生态和文化生态中寻找出版的核心价值,并从中借力,来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带动数字出版业快速成长。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产业,出版业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传播的强烈冲击。基于编辑把关、纸本印刷、书店贩售和出版社主体的传统出版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与知识需求,这一落差使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性挑战。面对颠覆性的互联网传播,出版业  相似文献   

20.
何丽云 《大观周刊》2012,(4):118-118,120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已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版业是知识劳动相对密集的地方,更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人力资源因素对它的影响不容忽视。解决出版行业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开发出版业的人力资源,应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提升出版人才的全面素质和技能、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注重团队凝聚力和梯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