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自由基增加,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造成血管内皮组织损伤及病变,通透性增高,钙离子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实验证明,维吾尔族中老年人坚持一定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低血管壁内皮组织自由基水平,有效地预防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心健 《老年教育》2007,(3):59-59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除了血液粘稠凝聚外,更为重要的是血管自身的病变,一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它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二是血管痉挛,高血压可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可以加速脂类物质、血小板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血栓,同时内皮损伤可以造成血管痉挛;三是动脉粥样硬化;四是微小血管损伤。这些都可以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中断,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肌供血不足。过去一个时期,医学界治疗心脑血管病多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以治疗血液的粘稠凝聚为主,而活血化瘀药对动脉血管本身的病变难以发挥治疗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也即血液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上的压力。而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肱动脉的血压。不论男性或女性,动脉血压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如新生儿的收缩压仅为5.3千帕左右,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收缩压的升高很快。到第一个月末时约可达10.7千帕。以后;收缩压的升高速度较慢,到12岁时约为~13.4千帕。在青春期,收缩压又较快上升。17岁的男性青年,收缩压已可达16千帕。青春期以后,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升高,至60岁收缩压平均大约为18.7千帕。血压为什么会随年龄而升高呢?  相似文献   

4.
正查出动脉硬化清除血管斑块是关键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而形成动脉硬化的物质基础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是由于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沉积在血液中促成血液粘稠及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增多,导致血管变窄、变脆、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缺血缺氧,血脂高、血压高、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一旦动脉完全阻塞时,就会导致心脑梗塞或是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查出动脉硬化清除血管斑块是关键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硬化。而形成动脉硬化的物质基础之一是"血脂代谢紊乱"。是由于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自由基沉积在血液中促成血液粘稠及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增多,导致血管变窄、变脆、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缺血缺氧,血脂高、血压高、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一旦动脉完全阻塞时,就会导致心脑梗塞或是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6.
脑内微血管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内微血管的发育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发生、出生至微血管发育成熟、成熟后至老年。脑内微血管的早期发生又分为神经周血管区、神经间血管区和神经内血管区三个有明显区别而又密切联系的血管区建立的过程。在成熟阶段,毛细血管继续生长发育,毛细血管的数量增加,毛细血管形态发育成熟,血-脑屏障也进一步发育成熟。成熟后至老年期,微血管发生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弱,毛细血管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7.
山药的功效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能防止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还能防止结缔组织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许多滋补方剂,如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等中药都含有山药。山药中的多巴胺,也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血管内壁会沉积一些如胆固醇、脂肪、钙质等有害物质;另外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效成分都会转换为营养素,而在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酸,每天沉淀、结晶,使血管内径变小,管壁硬化,通常表现为血流不畅、供氧不足,引发头晕、全身无力、高血压、局部病变等。  相似文献   

9.
心健 《老年教育》2006,(6):55-55
冠心病的发病是血液与血管双重病变的结果。血液病变主要是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等使血液变得粘稠,容易在血管中积聚,同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集作用容易使脂类物质粘附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使冠状动脉血管变得挟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中断。血管的病变主要存在四个病理环节:一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它是冠心病发生的始动因素,二是血管痉挛,高血压可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可以加速脂类物质、血小板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血栓,同时内皮损伤可以造成血管痉挛;三是动脉粥样硬化;四是微小血管损伤。这些部可以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或中断,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肌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0.
培训需求分析是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的基本前提。四川省一项有22.56 万中 小学教师参与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教师在培训内容、培训专家、培训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共同的 需求,但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看,对专业能力的培训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对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影响不同年龄段教师培训需求的因素,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特征,二是教学的实践特征和社会期望。  相似文献   

11.
我们经常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会逐渐降低。那么记忆力和年龄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人的记忆力一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会逐渐老去,大脑中一些与记忆力有关的物质也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使人的记忆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 C 是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维生素 C 除构成人体氧化还原系统的重要成分之外,还是维持血管壁正常弹性状态的重要因素。如果机体维生素 C 缺乏,就可使得血管壁弹性降低,脆性增大,血管壁因此而易受损。特别是小血管好发破裂,引起皮肤表面出现淤点、瘀斑等紫癜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08名3~5岁儿童,通过对其进行一级错误信念认知和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任务测试及社会行为评定,考察儿童的心理理论对其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和退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亲社会行为发生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降低,退缩行为发生概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差异并不显著.(2)儿童的错误信念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变量后,儿童的二级错误信念认知水平可以预测其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而儿童对错误信念的认知水平不能预测其退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铁路运价是影响近代晋煤外运的关键因素。1907年至1937年晋省煤商、正太路局等利益相关方围绕正太铁路运价不断展开博弈。随着运价升降,晋煤外运量也随之波动,总体上历经了20年代前晋煤外运平稳增长、20年代中后期晋煤外运受阻与30年代晋煤外运恢复增长三个阶段。正太铁路运价与晋煤外运量的互动变化过程,不仅展现了正太铁路运价与晋煤外运之间的强关联性,也彰显出铁路运价变动对近代山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自编的《教师人格调查问卷》,对211名小学教师进行了测查。目的是考察教师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教师的人格发展在成年期基本趋于稳定。教师的人格心理结构由自信型、思考型、安静型、严肃型、谨慎型、活泼型、自我型等七个维度组成。教师的不同特质人格发展特点表现出显著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自信型人格特质和思考型人格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教师的自我型人格特质也有随年龄增长而加强的趋势。这种特点主要是受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柱子 《初中生》2007,(10):57-57
成体干细胞对人体的自我修复和组织再生至关重要。成体干细胞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人体也随之逐渐衰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日历年龄 人们的日历年龄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均等地增长,不管如何保养 也无论怎样生活,在日历年龄的增长面前,任何人的岁月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生理年龄 就象世间万物一样,人体也是一个诞生、成长、成熟、衰老和消亡的过程。日历年龄相同的人,其生理年龄不一定相同,有些人未老先衰,百病缠身,有些人则宝刀不老,青春常驻。  相似文献   

18.
王辉 《新疆教育》2012,(8):136-136
目前,高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时期,学科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增强,逐渐对美术欣赏活动产生了很大兴趣。这种兴趣对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因素。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不以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而呈现上升趋势。因为在学生身上还存在着许多对美术欣赏学习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清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  相似文献   

20.
刘芳玲 《甘肃教育》2014,(19):39-39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他们在校的表现也就不一样。另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