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针对初中代数教学中多年来未能解决的运算正确率问题,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是指导学生做好预习。为此我比较深入地研究教材,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课前列出较详细的预习提纲,使学生能看懂课本内容,并尝到预习的甜头。但是,学生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往往停留在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差和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致。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能一味地“给予”,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地获取。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几项措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一、强调预习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学生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不只是简单地把教材看一遍,而是要通过预习来体会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哪些地方看懂了,哪些地方没有看懂,逐步过渡到能写预习笔记,能带着疑问去听课。二、降低要求,减轻作业负担,逐步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数学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大胆组织学生预习。审视现行的教材,一方面注重了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这需要学生预习;另一方面教材结论性的内容越来越少了,启发性的问题越来越多了,这就更需要学生预习;还有一个方面是通过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可以帮助教师预判学情,从而调整和优化教学设计。对于先学,有些学生走马观花地阅读一下教材,有些学生将教材中带颜色或加粗的内容画一画。长此以往,导致  相似文献   

4.
(一 )精心设计预习提纲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 ,每课时的内容量非常大 ,容不得教师节节课去精雕细刻 ,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备课 ,学生提前预习。学生要预习课 ,不能像蜻蜓点水 ,敷衍了事 ,教师要事先提出问题 ,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 ,为学新课打好基础。我在设计预习课的教案时 ,分成三个层次 :①基础知识识记。②对基本概念或教材重点内容的分析、理解。③知识的延伸迁移。如我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课的预习提纲是这样设计的 :I、阅读自学提纲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原因2、借口3、经过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三、沙俄侵占我…  相似文献   

5.
<正>一、培养学生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为课堂学习奠定扎实基础预习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首要环节,许多学生不重视预习,也有部分教师没有强调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文章内容不熟,理解方面效率不高。预习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解决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工具书、搜集资料等方式,解决这一类问题。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带着预习提纲中的思考题去认真研读教材,熟悉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的答案,这一方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问题多年来,凡是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我都给学生拟定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预习,在预习中将问题给予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觉性就得到发展和提高。例如讲数学九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五章《反  相似文献   

7.
一、“三先三后”学习法“三先三后”学习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独立钻研后请教他人。预习,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预习。有时是在课堂内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有时是在前一天下午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这些作业紧扣教材,富有启发性,有问题可思,在思中有得。预习作业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新知识铺垫的旧知识,以此为接受新知识的“缓冲剂”;另一部分是能分散难点的、不经过努力又不能解决的新知识。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预习,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以便在课堂上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听讲,并通过质疑、解答把难点突破、疑点化解。  相似文献   

8.
1981年秋季开始,因为初中二年级的历史教材下移到一年级,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新问题。这一届初一新生,在小学没有学过历史、地理知识,也没有社会发展史的知识基础。总之地理概念、历史总体概念在小同学的头脑中几乎没有。加上现用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材的编写,内容较多,语句较深,原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尚有好多困难,要让一年级小同学啃下那本历史书,确有较大的困难。因而教材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经过一段教学实践,我体会将现用历史教材化深为浅,化难为易,是解决教材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矛盾的途径之一。我在备课时,为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根据语文水平的高低,组成一个学生学习小组。课前指导他们先预习,让他们通过预习提出  相似文献   

9.
预习单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导航仪",利用预习单是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性编排特点,通过关注单元目标、尊重多元差异、创新预习形式、注重习作指导,精心设计预习单,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阅读,推进学生的习作,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近年来,我根据教材的知识规律和学生认识的规律,一般把小学数学教学分成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现在以教学“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感知探索在感知阶段,我一般采取以旧引新,直观入手,多举事例等方法,而这一内容,则采取以旧引新,通过预习看书来进行。在课前,为了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的认识,我布置两道预习思考题:1.例1中,乘数是两  相似文献   

11.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智力,这是当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近几年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发展学生智能,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突出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倾向,重视指导学生自学,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我采取了如下几种做法。 一、课内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内预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认识规律看,课内预习是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抓好了,就为学生深入学习这部分知识作了铺垫。从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方面看,把课内预习作为一堂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自己预习,解决一些问题,教师就可以精讲少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相似文献   

12.
正预习是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工具进行科学合理的自主学习行为,构建一定的新认知,并形成一些新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前预习不是看看、了解的浅层次预习,而是有内容、有目标,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预习。有效预习需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泛读教材。知道第二天学习什么内容;第二层次是精读教材。看懂"例题"并将练习题做一遍,并把在练习过程  相似文献   

13.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可以利用旧知解决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还可以发现教材中通过自学仍未能理解的一些新知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听课,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抓好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途径。但学生的预习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的预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先出示预习提纲:(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怎样的?(2)如何进行通分?(3)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预习思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旧知来解决新知,促使知识内化,实现认知结构重组。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电工基础》中的教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基础》是电子、电工及计算机等专业的专业课,它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学习《电工仪表》《电机与拖动》等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学习这门课就显得很重要。学生是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起引导作用,把这门课学好,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要使学生在教学中摆脱被动的状态,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并愿意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预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预习认真,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听课效率就高;相反就适得其反。在预习时采用以下方法:浏览教材,明确学习内容;划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找出上课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做出标注,查阅有关资料,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现在职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不进行预习,使得听课时没有重点,效率不高。教师在平时,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对学习电工基础的看法和问题,也要及时地做深入细致的课前工作,每一节课的教学,应把握那些知识点,学生通过预习就能解决,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与学进行互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我从教十几年以来,从未停止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索。怎样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涨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能够自然地、不留痕迹地激发起学生应有的情感,如:爱学习,爱生活,爱祖国等,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能力。这是我工作的一个方向,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道路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一、师生角色即时转换,实现语文课堂的轻松化、趣味化教会学生预习方法。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充分的课前预习。怎样预习,预习什么。我想,课前的学生预习就相当于教师备课。教师备课都需要教师用书来帮助,更何况学生呢?学生预习除了有从课外书上、网络上收集材料这些方法外,我认为像《小学语文教材全  相似文献   

16.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作为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我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 第一,引导自学。在教学中,我坚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从而发现问题。为保证预习的质量,我常常根据具体情况,围绕教材,为学生制定自学提纲。自学提纲往往起到这样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体现教材的重点,二是体现教材的脉络,三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对照自学提纲预习完教材后,对教材内容心中就有了底。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总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手中各种各样的辅导参考书对他们的学习帮助真的很大吗?教师都希望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可当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标准答案时,我却有些纳闷,不知如何评价。语文学习中预习环节很重要,学生预习课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新授课的成败。因此,我对学生的预习提出了几项要求,其中有一项是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查自己不理解词语的释义。学生为了便捷地查到词语的意思,就购买了与教材配套的学习参考书,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指教师在新课讲授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的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那么数学课需要预习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学生该如何预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情况,低段学生、高段学生的预习要求有所不同,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生的预习要求也应有所不同。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的起点,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李琴 《考试周刊》2013,(57):81-82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每个初中教师都面临的问题。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实现新课程目标。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学经验。1.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的作用,即使预习也只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指导小学生搞好语文课前预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能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预习与老师的讲授相比较,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的了解,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有的放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的精神。所以,我们应当把抓课前预习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不懈地、扎扎实实地抓好。预习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目的,提出预习的要求、内容和形式。这样,学生预习时才“有章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