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湖北省云梦县召开新闻、理论、文艺奖励基金会1989年度授奖大会,受表彰和奖励的达500余人。据统计,1989年,这个县被全国5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的稿件有1040篇。其中新闻稿887篇。用稿量比1988年增长45%。去年,县广播站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集体用稿量居全省第一;县电视差转台在孝感地区电视台用稿量居全地区榜首。全县重点新闻上稿数连续两年在孝感地区名列第一。今年四月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物资报社为推动社内新闻学术活动的开展,提高编采人员的业务素质,借《中国记者》编辑部举办新闻论文有奖征文之机,从1989年8月在报社内举办了新闻论文有奖征文活动,三四个月时间里,30多名业务人员中有17人写出论文应征。论文按内容分:探讨新闻体制、观念、队伍建设变化与发展的5篇,解析新闻报道传统与改革、创新关系的2篇,探讨采写经济新闻规律的5篇,结合本报实际对某项工作进行分析与评论的5篇。年前经由7人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优秀论文6篇。这6篇论文已送《中国记者》应征。报社领导认为,征文活动有助于养成报社职工研讨业务的风气,计划今后每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3.
《新闻出版报》1989年4月29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醒目文章,题目是《“附报”——一个新话题》,引起了新闻界同行们的注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时年仅23岁、跨进新闻界不到两年的《宜昌日报》编辑胡学军。这位师专中文系毕业生,从事编辑4年来,已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20多万字,其中省么上1。万多字.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10多种新闻理论刊物发表论文12篇。近三年来获省级以上新闻奖5次,论文奖2次。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建设是舆论宣传的一个大主题,有关这方面的新闻报道很多。文章写多了,难免出现空泛、老套的毛病,给作者带来难写的困境,给读者带来不愿看的心情。沈宝明同志以《小红匾》为题,反映沾化县流钟乡沙洼村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的纪实报道,(见1989年8月11日《农民日报》,可以说是一篇反映农村精神  相似文献   

5.
读者之声     
南省新野县棉织厂葛磊同志来信向编辑部报告,在1989年由《中国纺织报》举办的“80年代劳模风采”有奖征文中,由他执笔撰写的报告文学《旋转在广阔的人生舞台》名列榜首,获得这次征文的一等奖。他写道,“饮水思源,总想起我的好老师《新闻与写作》。”他觉得,《新闻与写作》内容丰富,栏目众多,文章通俗易懂,使人越读越爱读,好似“醍醐灌顶”,回味无穷。他采写的稿件由原来每年10多篇,到1989年增至50多篇,并被《中国经营报》等  相似文献   

6.
我们乡1988年订《新阅爱好者》26份,1989年扩大到37份。去年通讯员由6人发展到18人,发稿超过200篇。是《新闻爱好者》帮我们摸到了门。乡领导都很重视队伍的建设.党委副书记张国  相似文献   

7.
有的放矢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生活在基层,近几年给各级报刊电台投稿800余篇,可采用的不多。后来我改变了投稿方法,将稿件按内容分类,直接投寄给相应的栏目,结果很快尝到了甜头。1989年,我给湖北日报“读者来信”专栏投稿4篇,被采用8篇;给该报的“开放之夏”投稿5篇,全部被采用,给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听众信箱”投稿35篇、采用27篇;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年华”节目投稿3篇,采用2篇;给《新闻出版报》的“通讯员剪影”投稿4篇,采用3篇。  相似文献   

8.
一、小故事与报纸文艺副刊1989年,湖北《宜昌日报》和当阳市粮食中转储备库联合举办了一次小故事大奖赛。半年收到应征稿件3560多篇,见报141篇,被《民间文学选刊》等转载5篇,评出获奖作品40多篇,参赛作者遍布国内9个省、市,创造了《宜昌日报》近十年来文学作品征文的最高来稿记录。面对这次小故事激起的新热潮,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故事的巨大魅力和广阔前景,看到了报纸文艺副刊小故事的天然优势,看到了小故事与其它文体的相映生辉共同构成的报纸文艺副刊繁花似锦的景观和新时期文学澎湃的长河!  相似文献   

9.
广东图书馆事业四十年学术研讨会于年198911月10日在广州图书倌召开。到会会员300多人。会议由省图书馆学会会长商志馥主持,省社科联学会处处长李洪森同志,省科协交流部邬品贤同志到会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40来篇,入选会议材料20篇,其中大会发言材料9篇。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技图书馆系统分别作了重点发言,充分肯定了建国40年来广东图书馆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会议还对我省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学研究、文献资源布局、华侨港澳对  相似文献   

10.
论出版导向     
关于出版导向的问题,本刊自1989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本期发表的《论出版导向》一文,进一步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的出版实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李嘉琳  裴成发 《图书馆》1991,(3):17-23,27
我国图书馆及其研究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对国外图书馆学的研究方面之状况如何,至今尚无专文。为此,我们于1990年初开始,用半年的时间,通过《图书馆学论文索引》、《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论著目录》(1949—1980)、《图书馆学文摘》(1993—1989共24期)、以及目前国内出版的七十余种图书馆学专业刊物等,对建国至1989年我国图书馆界对国外图书馆学研究的文章进行了全面统计,结果表明:共发表1994篇文章,其中国外图书馆学理论为162篇;图书馆行政和组织方面94篇;图书馆宣传和流通为108篇;采访和藏书组织63篇;图书的分类、主题、编目方面有142篇;特种图书资料190篇;图书学49篇;目录学方面195篇;外国图书馆事业方面991篇。  相似文献   

12.
自治区第五届好新闻评选,已评出获奖消息33篇,其中1等奖4篇、2等奖14篇、3等奖15篇。这是对1989年我区新闻工作者消息写作成果的一次检阅。现就评选结果谈点个人的感受。一遵照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好新闻评委会对本届好新闻评选在内容方面提出的总体要求是:充分体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突出稳定,突出鼓劲,同时不忽视批评报道。消息评选是符合这个要求的。建国第40个年头的1989年,是共和国历史上极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新闻学会举办的江宁杯新闻学论文竞赛,2月中旬在南京评选揭晓,共有31篇论文人选。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8篇。另有36篇获表扬奖。为了繁荣新闻学研究,江苏省新闻学会从1988年11月份至1989年底举办江宁杯新闻学论文竞赛。此举得到全省报纸、广播、电视等新  相似文献   

14.
我采写的《清廉“财神”》这篇通讯,被评为陕西省1989年好新闻通讯一等奖。事后,我扪心自问:这篇通讯究竟算不算成功?从中应汲取些什么经验教训呢? 《清廉“财神”——建行安康扶贫受到交口称赞》,发表在1989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陕西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先后转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建设银行专门打电话给人民日报表示感谢:事过半年之后,习仲勋、马文  相似文献   

15.
《稳住队伍坚守阵地》(刊于1989年8月13日新华日报一版头条),这篇通讯在1989年度江苏省好新闻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读了这篇通讯,深感它是一篇颇有思想深度的力作。《稳住队伍坚守阵地》的思想深度,主要表现为主题深刻。它抓住了一个关系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的重要问题,引导人们正本清源,确立正确的认识。前两年,社会上曾经刮起一股政工人员“兼职化、业余化”、削砍专职政工队伍的歪风,引起了思想混乱,许多企业受到影响。南京第二机床厂排除了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姚合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除了单篇论文研究外,大陆和台湾分别有5篇硕博论文对其诗歌做系统研究。台湾有1989年国立高雄师范大学简贵雀的博士论文《姚合诗及其(极玄集)研究》、1989年蔡柏盈的硕士论文《姚合诗研究》、1997年东海大学黄月俪硕士论文《姚合及其诗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在1989年4月写了一篇东西,题目是《新闻与宣传》(以下简称《新闻》),刊登在本刊1989年第4期上。金照同志对这篇东西持有不同意见,写了一篇题为《同〈新闻与宣传〉一文作者的几点商榷》(以下简称《商榷》),也在同年本刊第六期上发表了。金文文笔简练,对于争论的起因和焦点并未读到,读者看了可能不甚了然。为了使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26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讨论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87篇,其中涉及理论研究的论文23篇、资源建设与组织15篇、图书馆建设与管理13篇、图书馆服务28篇、人才建设8篇.与2010年论文相比,数量多(2010年为70篇),内容涵盖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等.从这些论文看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非常迅速,由基础理论向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本期刊物呈献于读者诸君面前,想来已是在2012年元旦短假之后了.在此,谨携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风华正茂的殷宝龙从苏州大学历史系毕业。作为全国优秀大学生代表,他主动报名支援新疆建设,被分配到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在新闻战线当了一名新兵。 1989年春天,他和另外两名记者深入乌鲁木齐市南北郊采访,历时15天,和农牧民吃、住在一起。基层许多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染了他。采写的系列报道《来自乡村的报道》(共十多篇),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1991年4月,为了配合“做文明礼貌的乌鲁木齐人”活动,殷宝龙和另一名记者带上录音机,连续一周在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到大街上进行现场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1991,(5)
从1989年11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3周年开始到1990年5月止,本台同《人民日报·海外版》、连云港港务局、南京港务局共同举办了《中山〈实业计划〉与中国建设》系列报道,共发稿35篇。综观这次系列报道,有以下特点。一、报道范围广泛,规模宏大。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包罗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我们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