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满娣 《成才之路》2010,(16):60-61
在教学、评课中我们经常会谈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见在当前,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主体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2.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同伴互学、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加以运用,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同伴教育,可以从丰富资源、创设情境、开放课堂等方面入手,从而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凸显其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深入,教育从教学观念上进行了转变和更新,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思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的教学效率。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凸显学生在课堂主体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应用和推广。本文对于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应用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一、形式多样,生活活泼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给他们以用武之地。根据这一点,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大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只要教师在编排课堂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使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教育要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重要任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在课堂上尊重和信任学生,以学生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合理地设置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高中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课堂开展数学主体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较普遍地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充分地发展。面对当前教育弊端,教育领域提出“主体性教学”的口号。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组织成一个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主体性学习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包办一切,应把学习的时空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是以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的深化,也是语文教学的性质使然,对改变不良教学状况具有更深远的指导意义。主体性教育的实施是培养新型学习方法和培养新型人才的教育,更是时代的召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教育是体现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的功能特征。中学英语课堂应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主动探索,不断发展语言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其根本特征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教育活动而言,一般是指受教育者即学生的主体性,主要包括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对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潘安 《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17-218
学生主体性如何将其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呢?尊重学生是实现主体性的前提,尊重学生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情感、生活等差异。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体验性学习是基本的途径,教师应把握课堂契机,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11.
高芳 《教书育人》2006,(9):74-75
一、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从教育意义上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塑造、建构培养的重要特性,也是学生主体是否得以确立的依据和标志。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方法都承认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文中将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柔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认识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由主体自身的活动赋予,在活动中生成、确定、发展和完善。弘扬人的主体性应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主体性的体现需要尊重受教育的自主性。教育应从“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转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中学教育体现和尊重中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姜军 《考试周刊》2007,(51):65-66
在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原则,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要靠教师的激励和指导,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给学生留有余地"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主体性:主体教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主体教育主要探讨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而忽视了对教师主体性的研究。有人认为,由于传统教育过分强调了教师主体性,从而导致了学生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的缺失。其实不然,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教师主体性未能得到合理定位和充分弘扬。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教师主体性问题,是主体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杨亮 《海南教育》2014,(22):44-45
一、主体性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厘清王秀小学十二五课题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概念,“课题中的‘生态’,主要指课堂中师、生、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共长、动态平衡的样态。”“‘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导引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体性生态课堂强调开发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所以必须要学生主体呈显性而教师主体必须“隐去”。但教师的“隐去”并非一闪而退。  相似文献   

17.
初中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新时代,如何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主动学习、自我教育、全面发展,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重要的突破点是,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主体性教育思想观念。   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毋庸置疑,“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进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参与热情,课堂研讨易于深入。但是,如果一味满足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甚至放弃教师的引导,让课堂研讨在学生的热烈参与中离教学目标越来越远,则在事实上背离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样,一味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学生的主体性也难以实现。因而,“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导”应该是并重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主体意识,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其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主体性是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然而,关于主体的观念和实践,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讨论。比如学生如何从课堂的客体变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在哪里?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有何作为?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做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