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历代中西方文学作品都曾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观照对象,文章对女性形象表现物质属性的美学意义,所反映出的社会善恶观念和女性形象具有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纵观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促进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研究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对于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从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定时期的社会风俗习惯和思想意识形态。女性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在文学作品中也同样如此。中世纪的文学主要可分为:英雄史诗、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四类。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作家描述下主流观点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与女性负面形象的大量存在;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和对典雅爱情追求导致的完美女性形象出现;以及城市文学中一些具有初步女性意识的人物形象。女性观与社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樋口一叶在创作生涯中塑造出无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皆来自于樋口一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社会地位时所描绘而成。因此,在分析樋口一叶早期与后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后,我们可以发现当作家生活经历发生转变时,其女性意识也随之觉醒。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女作家廖辉英与张欣在各自的小说创作中,基于共同的女性意识和不同社会政治化背景,塑造出个性不同的传统依附性女性,徘徊于传统与现代间的“第三”与“城市情人”,现代社会自主自强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女性外在的生存价值和内在的生命体会,指出了女性的弱点和误区,她们的创作具有深厚的社会内涵和化意蕴,标志着城市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付一茹 《考试周刊》2011,(28):54-56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消费品广告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比较分析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变化和异同: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刻板化.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上的女性真实形象依然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女性解放运动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国相较西方偏差更为严重。要消除这种偏差还需要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向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相同原著过程中,中国女翻译家和中国男翻译家有着不同的创作方式.中国女翻译家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用女性的视角,凭借女性的亲身体验,重塑真实女性形象,在她们的译著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中韩两国都曾受父权制度和男尊女卑思想的深刻影响,女性毫无权利和尊严可言。然而,随着西方近代思潮的传入,一些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和教育的新女性开始寻求自身的解放。1920年代是中韩两国近代小说的确立时期,鲁迅和玄镇健作为现实主义小说作家,开始在作品中塑造反映社会现实的女性形象。拟选取鲁迅和玄镇健的各三篇短篇小说。以其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中心,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探究同一时期,中韩两国女性的生活状态以及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促进中韩比较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以"天门口"为据点,讲述了中国社会从20世纪初到文革时期70多年的历史变迁,塑造了诸多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不同女性形象构成迥异的历史隐喻,这些女性不同的人生遭际与命运轨迹,不仅表现了广大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经受的苦难,也凸显了她们生命中坚韧的质地。同时,作家通过对阿彩、梅外婆和雪柠等主要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呈现出中国女性在革命历史中个性独立意识的复苏。  相似文献   

9.
试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 《天中学刊》2005,20(4):94-96
作家池莉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关注当代社会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塑造了许多丰满而神采炯异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命运和遭遇来传达作家渐次成熟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含义和内蕴.作家用作品形象地阐述了自己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0.
宗教和神话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是现实世界女性的缩影,在宗教和神话领域里,妇女的地位也是随着世俗世界的变化而改变的.通过研究宗教和神话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中西方宗教与神话中的女性地位的异同,对于研究中西方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状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在一定阶段下,宗教和神话中的女性地位的变化都演绎着现实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居住民俗体现了浓厚的性别意识,各民族房屋居住方位意识明确。家庭中的主权者享有居室优先分配的权利,居室中的活动对女性有较多的限制和要求。由于城乡差异,女性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中男女双方家庭背景的差异等方面的原因,这种性别意识表现也有所不同。随着城乡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步的提高,性别差异也渐趋淡化。  相似文献   

12.
关汉卿的杂剧代表着元杂剧辉煌的成就,他的剧本渗透着浓浓的女性关照,凸显着元代女性真实的生存状况:敢于冲破旧樊篱和改变自身命运。《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和窦娥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她们被社会所逼,被政权、族权、父权、夫权所逼,敢于控诉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敢于追求爱情,敢于维护自身的尊严,具有光辉夺目的魅力。本文主要对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望江亭》和《窦娥冤》三部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赵盼儿、谭记儿、窦娥的身份意识的觉醒探析,进而深入剖析女性觉醒带来的社会意义,总结这种意识的进步和局限。  相似文献   

13.
生于1980--1990年代的农村女性是当前进城务工农民队伍中的重要一支。因其性别特点和代际特征,在就业中遭遇相同的困境,导致其生理、心理产生困惑,对农村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以及新生代农村女性的自我重塑。  相似文献   

14.
黄咏梅的小说创作路线与70后很多女作家们的"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差别较大,她的立足点在普通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且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精致的比喻,充分展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她既带着纯然的女性意识进行写作,又在一定高度上摒弃了性别意识,从而进入了一个更高的人类共同的思想意识层面。  相似文献   

15.
福楼拜在创作中超越了自己的性别身份,站在女性的立场去体察女性,对女性表现出同情、理解、欣赏和批评的复杂态度。这种强烈的、具有现代性的女性意识,与他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个性缺陷和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清初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沉的亡国之痛,使作家的目光开始转向了一向被压抑、被漠视的女性身上,以突显男性群体的懦弱无能。清初文人在其戏曲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是才女,有的是贞女,有的是女杰等。这些女性形象的形成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思潮的影响,更有创作主体特殊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贾平凹小说《高兴》中刘高兴这一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特征,并将其与新时期农民形象、传统农民形象进行了比较,定位为“新世纪进城农民”形象。认为刘高兴经历着高兴又悲哀的城市人生,面临生存与精神出路的双重困惑,通过这一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出“新世纪进城农民”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社会中,男耕女织是基本的生活现象,纺织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自近代以来,由于农村的纺织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打破了中国原有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的兴起,使许多农村女子走出家门,来到城市从事女工、女佣、女艺人等职业,她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她们自身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豪放派的苏轼也有许多婉约之作,而这些作品大多是写女性的。苏轼通过对少女、思妇、歌妓、妻妾等各种女性形象的赞赏,彰显了他不同于当时礼教世俗的开放进步的女性观。他打破了传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对女子才貌兼善的赞赏;尊重歌妓人格;对妻子忠贞平等。这些进步的女性观即使是在今天,仍不曾淡褪其进步光芒。  相似文献   

20.
萧红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审视30年代中国劳动妇女的生命状态与生存困境.她以女性的悲剧命运,揭示农民文化的原始野蛮与女性自身的弱点,致使妇女无法逃脱苦难的宿命,并以此引发人们对非人处境及个体局限的深沉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