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越 《视听纵横》2003,(4):28-29
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首先是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包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及上市公司中视传媒;其次是各省级广电集团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最后就是迅速崛起的民间制作力量。据估计,各家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有超过80%是外包给这些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1956年美国安培公司开发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四磁头二英寸磁带录像机以来,在40多年短暂的历史中,视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号处理方式从复合到分量;设备装置从大到小,从摄录分开到摄录一体,现在又正经历着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是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80年代开始出现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人们通过计算机可以不受不同媒体差异的限制,综合处理图像、声音、数据、文字等多种信息,从90年代开始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相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视频节目制作手段,传统的制作方式不断被全新的、充满创造活力的制作方式所代替。非线性编辑…  相似文献   

3.
陈洪海 《声屏世界》2004,(11):10-12
目前,国内的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体,除了中央电视台下属和直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各省级广电集团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外,就是正在迅速崛起的民间制作力量。如在今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光线、唐龙国际传媒和欢乐传媒等一批民营电视力量。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一批新兴的益智节目.如央视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纷纷进驻周末的黄金档.成为时下的主打娱乐品牌。此类节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公开化的游戏场所。游戏本身充满抗争与较量.而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张力关系,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地各类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增长迅速。除电视台直接或间接组建的制作机构外,目前具有民营性质的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至少有上千家,所制作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发行的也有上百家。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节目制作几乎成为一种浪潮。  相似文献   

6.
胡焱 《记者摇篮》2009,(3):44-44
在中国国内的几乎所有电视台里,有关这种“脱口秀”节目都是由新闻评论部门或者社教部门来制作。与国外不同的是,许多电视谈话节目是由娱乐公司来制作的?但是,“脱口秀”到底是新闻评论节目,还是娱乐节目?笔者认为,“脱口秀”节目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新闻评论节目,另一种是娱乐类节目。两者在性质和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节目开始了娱乐化进程之后,法制节目也紧随其后,大力引进娱乐元素,从制作方式上提高节目的观赏性,传播理念从原来的强调教化开始转向注重寓教于乐。电视法制节目之所以不得不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是由受众的娱乐需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以消费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时代,电视节目尤其是娱乐节目时刻面临着市场的检验,制作电视节目已经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时时处处斤斤计较的生产、流通的过程.一个节目必须同时要满足三方的需要才能够生存:电视受众的娱乐需要,广告主推广产品和品牌的需要,节目制作、播出者盈利的需要.否则,就谈不上安身立命、遑论名牌和精品.所以,在制作节目的时候,一个市场化的生产者无论是制作人和编导,首先考虑的是市场的需要、受众的需求,他们对节目的评价只有两种:好看和不好看.尽管我们还没有能力总结出如何作出一档好看的娱乐节目,但至少可以归拢一下那些困扰我们的、使娱乐节目不好看的林林总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似文献   

9.
周建青 《视听界》2006,(4):87-89
一般认为,我国第一家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是1994年11月在北京成立的打着广告旗号制作电视节目的民营电视企业——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①回顾我国社会节目制作公司走过的11年,可以看出,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与国家广电政策密切相关。1995年9月原广电部颁布的《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第5条规定:个人、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2002年广电总局颁布公告,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经过批准可以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2004年先后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与《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  相似文献   

10.
张翼  童序 《新闻天地》2001,(10):16-17
它的美丽非同凡响老实说,民营电视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只是它的美丽因为少了个名分而大打折扣。王长田,中国最大的民营电视公司——光线的舵手。1999年王长田10万元起家,以小作坊的方式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现名《娱乐现场》)在全国300多家电视台播出,收视群10亿以上,资产累计上亿元,拥有超过10亿的广告空间。 2001年7月27日,王长田宣告:他将斥资2000万打造一档全新的体育节目《体育界》。看过样带的《青年体育报》总编毕熙东说"王长田是个精明的商人,让体育节目轻松起来,娱乐起来、性感起来,我一直想做但没做到的,光线做到了"。就在众多的益智类节目相互"克隆"之时,一档由另一家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民营电视经历了十多年的艰辛与坎坷。北京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994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电视机构”。1996年开始制作电视节目,平均每天自制节目1.6小时.电视节目年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认知的中国民营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电视在中国至少有十年以上的孕育长成的历史。民营电视主要是从个人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发育出来的。由于政府明文规定私人不能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所以一些对节目制作有兴趣和有技术的个人如果不能成为电视台的职员,就必须借用那些有制作权的国有单位的名义来制作电视节目。最常见的是借用音像出版社(公司)。在所有国家控制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千年,对于电视人来说,最震撼人心的一个词莫过于制播分离了。这种源于西方电视界的做法,对我国电视行业现有的运作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按照这种制作与播出相分离的方式,今后我国各家电视台将不再承担除新闻之外的其他各类节目的采访与制作。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各类自办性节目,将一概采用外购的办法。届时,一大批电视公司将脱颖而出.在新的运作规则中.各种各样的影视公司将承担起节目采制及供给任务,而电视台仅仅只是一个播出机构。社会化专业分工的特点也将在电视传播领域得到全面体现,其传播媒体舆论阵地的特点将通过自…  相似文献   

14.
电视资源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节目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存在着再利用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时代。(一)这里把节目首次播出和相隔时间不长的重播称做一次利用;把相隔较长时间的重播,对已经播出的节目内容重新进行编辑,对已经拍摄、但尚未被利用的节目素材进行剪辑,或把节目制作成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乃至对节目的文字资料进行处理,出版相关的书籍,上互联网等统称为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李哲明 《传媒》2005,(2):28-30
说到光线传媒,没有人会否认它是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的一面旗帜.从1998年启动资本仅十万元,靠卖策划报告、为厂商制作宣传短片为生的"光线电视研究策划中心"到1999年向全国l00多家电视台发行的<中国娱乐报道>,再到今天拥有12档节目,每日制作量超过6小时,节目在全国近300个电视频道600台次播放的节目制作公司及媒体运营商,光线传媒在总裁王长田的带领下,五六年间成长为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年收入达到了3个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电视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力 《视听纵横》2007,(5):46-47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电视产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产业为民营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新的传媒形态和传播经营机构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提供大量的节目内容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鉴于目前不少电视频道的节目制作数量和制作质量的不足,民营电视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成为构建电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冷冶夫 《传媒》2002,(4):23-24
最近帮助友人策划上星栏目,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众多做节目、开板块的影视公司后面都有一家势力强大的房地产商作后盾。有的投入几千万,有的开口就是可有几亿元的投入。而在节目的策划、制作中,也着实发现这些影视公司的确“大度”。给策划、制作人员最高的工资,购买国际最先进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娱乐节目为电视制作商创造了巨额财富作为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电视娱乐节目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只要随便翻翻西方各国的电视节目表或者用遥控器搜索一下他们的电视频道.就不难发现.各式各样、异彩纷呈的各种电视娱乐节目充斥于各个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肥皂剧,情景喜剧以及各式各样的游戏节目都占据着重要的节目时间.这些节目常常在一个国家播出后就被多个国家购买或移植.形成一浪浪电视娱乐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9.
民营电视公司面临重新洗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规定》(下简称《规定》)开始实施。2005年1月1日施行新的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首次放宽外资准入范围,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和电影制作列为对外开放领域。《规定》第一次允许境外专业广播电视企业与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国内其他投资者可以合资、  相似文献   

20.
谈话节目在激烈的电视栏目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品牌影响力。并且,谈话节目一旦主持人成熟了,节目形态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就会延长,社会认知度也会增长,不像一些娱乐节目那样容易被习惯“喜新厌旧”的观众所抛弃。谈话节目制作成本相对低廉,新闻性强,观众忠诚度高,因此它常被作为一个频道乃至一个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识。所以,谈话节目具有力量而且力量巨大。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谈话节目虽然力量巨大,但是并非每一档谈话节目都具备力量,国内近200 个谈话节目中能引起观众较高关注度的节目并不多,尤其是具有强大竞争力,能与娱乐类栏目相抗衡的谈话节目就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