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为四个层次,认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受到他周围环境中多种水平复杂关系的影响。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角度分析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从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次探讨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生态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生活事件的影响,而且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他把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由小到大分别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若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联系,个体的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而微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则是亲子关系和同胞关系.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阐述对成长中个体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从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面探讨在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生态环境及其相互关系中培养个体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是由高等教育系统及其环境系统结合而成的生态系统,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层次.根据其相对大小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将它分为高等教育个体生态、高等教育群体生态和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本时这三个层次的构成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和探讨,以便谋求建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其生态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中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书晶  孙锡英  金枝 《新高考》2010,(2):46-47,64
生命系统通常具有8个结构层次,种群是从微观、个体层次进入宏观、群体层次的转折点。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断进行着从不稳定到稳定,又从稳定到不稳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深层心理结构,理解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非常重要。创造力是一个多元构念,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创造力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创造力的4P模型以一种简洁的方式整合了创造力的不同方面,包括创造性产品和表现(product)、创造性成果产生的过程(process)、创造者的个体特征或人格(person)和创造力产生所需要的环境(places or press from pressures)。以4P模型为框架,本文从四个方面综述了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首先,文化会影响创造性产品的评估标准及表现领域;其次,文化既会影响创造性个体特征或人格的内隐认识,还会通过社会化过程影响创造性人格。第三,文化对创造力产生的认知途径以及创造力形成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影响。第四,文化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会通过时代精神、意识形态、家庭教育等因素建构一种支持或抑制创造性发挥的外部环境。未来研究可以分别从这四个方面丰富和完善文化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深入理解影响创造力的跨文化一致性因素与差异性机制。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教学过程中不应只 局限在生态系统这一层面,应对学生进行整个生命系统中信息 观的学习和培养。本篇教学案例主要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观、细胞个体层次的信息观以及细胞内微观层面的信息观三个方 面展开,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理解各个层次中的信息传递,帮助 学生建立生命系统中的信息观。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因素问题存在诸多争议.不同的研究者或者从个体、团队和组织的不同层面分析组织创造力,或者从跨层级、多水平的角度探讨不同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从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及任务过程三种不同的视角分析组织创造力.个体层面的创造性是组织创造力的基础,但是个体因素作用的发挥又嵌套在环境因素中,环境因素从微观到宏观可分为工作团队、组织系统、行业环境及社会大环境.除此之外,任务本身,比如目标设定、工作设计等因素也是影响组织创造力的重要变量.分析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任务过程中的具体要素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为未来理论发展和实践进步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中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师专业情意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科技团队为研究对象,对3个典型案例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对9所大学的9个学生团队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用扎根理论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并对298个学生团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校学生科技团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为输入过程因素、创造力氛围因素、创造力测量因子三个层次.学生科技团队输入过程因素为五个因素,即学校支持、实践平台、物质资源、指导老师和成员能力;创造力氛围因素为四因子结构,即激励机制、充分交流、队长能力、障碍和压力;创造力测量因子则为两因子结构,即新产品和新方法.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三个层次对学生科技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遵循"学校—学院—学生"三级网络工作模式,但在实践中这一模式过于简化。研究在总结高校心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探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际结构。结果表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处在生态系统中,"小—中—外—宏"四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富有层次的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小系统和中系统基于功能性分工的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生态系统理论蕴含的宏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三个维度探索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因素、工作环境和个体层面因素均对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显著影响.从社会层面来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外语教师社会地位,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健全法律法规;从工作环境而言,推动制度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家庭一直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研究的重点领域,党中央和教育部门也愈发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与模型,并得到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支持。对现有的理论与模型进行回顾与梳理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大致从家庭内部人际关系、总体家庭环境以及个体-环境交互作用三个视角解释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从家庭内部人际关系视角(如家庭系统理论),探讨家庭内各个子系统间的作用模式;从总体家庭环境视角(如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家庭作为系统对个体的影响;从个体-环境交互作用视角(如素质-压力模型),探讨个体差异与家庭系统交互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未来研究还需基于我国家庭特点进一步完善模型,丰富相关模型中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并与认知神经科学结合,充分利用理论与模型制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意义的实现要以人们对创造力本身的深刻认识为前提。当前创造力研究有四种研究取向: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取向,关注无意识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之争提供了综合性的理论阐释;创造力的发展心理学取向,关注创造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强调早期经验、家庭、学校等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创造力的差异心理学取向,关注认知和人格因素在个体差异中的作用,并提出创造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受到某些条件的制约,要同时考虑创造力领域、创造力的程度等;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取向,从重视个体创造力逐渐转向重视合作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聚焦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在分析总结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布朗分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生态圈层,从微观到宏观、从直接到间接,分别从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生态系统、教与学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系统4个层次,依次分析了影响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发展的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并尝试围绕分析得到的主要因素,探索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 ,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在当今社会 ,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 ;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  相似文献   

18.
强调开放的人际关系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理论创始人布郎芬布伦娜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为  相似文献   

19.
创造教育的收效甚微的历史与现实,促使人们反思创造力的内涵。创新处于创造力的第二个层次。创新的提出和光大在于社会文化动因。从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更具普适性,更亲近个体的生命成长。教育旨在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案例研究及理论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凝聚力是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概念。西方文献中的凝聚力概念,大多集中在团体层次。而在中国,由于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组织层次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发现,组织凝聚力的结构包括员工向心力、领导凝聚力、任务协作、人际和谐、利益共享、价值认同六个维度,它们从个体、团体和组织三个层次上反映了组织凝聚力;组织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包括领导胜任力、凝聚点员工、人际关系、团队导向、物质激励、情感关怀、组织发展与目标、体制变革、社会环境,这些因素分布在个体、团体、组织和社会四个层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