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师的教案     
为什么要教案呢?如果学校领导人要求教师备有教案是为了检查,那么,这有时就会被认为是对教师不信任;有时甚至认为,教师,特别是富有经验的教师,一般是不需要教案的。怀疑教案的必要性,这就意味着完全不了解教案的用处。不能把教案看作是课题的纲要。学校教学大纲内容对教师来说,这只是初步知识,他的初步见识。而如果因为不能脱离那张“小纸片”,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中心只放在教材内容上,至  相似文献   

2.
简案、教案,从作用上看,两者都是教师备课、上课过程中准备的文字性材料,不过,前者是“私下”使用的,后者是公开的;从形式上看,简案具有内容简单化、书写随意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是教案的替代品;那么,从实用角度看,哪个更有效呢?笔者多年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及检查评估工作,对其使用的实际场合和作用做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教师平时备课、上课时,都是用简案代替教案。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有的是单独写在一个本子上,有的是写在教科书的眉页或另附纸上;而学校进行学期教案量化考核时,教师却用教案替换了简案,并且上交的都是…  相似文献   

3.
某语文教学期刊前段时间就教案的有用性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用和无用都言之成理,有据可依。据我多年的观察,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无用的。主要表现在绝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是抄袭的,甚至在一些比赛上,雷同的教案、课件比比皆是。另外,有些教师上课根本不用教案,教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教案与实际教学完全脱钩,写一套讲一套。讨论教案有用没用,主要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精神面貌。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再没用的教案也会发现出点价值来的。其实"用"是有主体和客体的。用的主体似乎必然是教师,用的客体就值得研究了。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教师上课一定要写教案,这是学科教学的常规要求之一。教案是教师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是有利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但是,教案包括的诸多内容,又让老师们感到很困惑。有一些教师认为,教案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上课时根本用不上,写教案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必要写;也有的老师认为,教案写得过细,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发挥,所以应根据个人情况写教案,不能统一要求;还有的教师认为,教案应该有统一的格式及要求,否则课堂的随意性太大。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教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教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它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一、教案编写要具有超前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给我们政治课教师的启示是,要想上课时临阵不乱,就要在课前认真备好课,提前编写好课时教案,不要在临上课时匆匆应付.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我的备课观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课备得越充分,教案的质量就会越高,课上得就会越好.因此,教案之于上课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也就成了学校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检查的标准当然也就非常严格.教师为了检查时得一个好分数,自然要围着检查的标准来转,因此,撰写教案不再单纯是为了上课,从而导致了教案与课堂的脱节,出现了好教案不一定上出好课,课上得好,教案检查却不一定得高分的二律背反现象,使教案沦为一种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的"无用教案".  相似文献   

13.
<正>有的教师认认真真地写了一辈子的教案,但没有几节课上得出彩;有的教师一辈子都没认认真真地去写过教案,但他的课堂却精彩纷呈。上课是一定要去准备的,不备课是上不了好课的。但有些人把它理解为"不写教案是上不了好课的",实为大谬。备课和写教案不是一回事。备课结果的表达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根据教师的习惯和学生情况来确定,没有必要千篇一律。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上课时不会  相似文献   

14.
备课与教学,是学校教务管理中必须认真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传统的、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定期标准化检查评比教案,且结果与教师诸多利益挂钩.此做法衍生了诸多怪现象,如写而不用、写用对立、抄摘教案、复印教案、下载教案等.相当部分教师写教案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无奈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是反映备课的一种书面语言。有人说:"编写教案是为了课堂教学。"有人说":编写教案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人说:"编写教案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同的人道出了各自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旧的教学常规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繁琐滞后的条条框框,机械僵化的检查方式,极大地挫伤了教师改革创新的热情,严重束缚了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教案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最近我校就提出并实行了“0教案”的管理方式。一、何为“0教案”?“0教案”就是打破传统编写教案的种种限制,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编写教案,可在教材、教参上批注,画出重难点,也可以在以前的教案上圈点修改,可作提纲式的编写,有时甚至还可以什么都不写。二、实行“0教案”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备课形式把钻研教材的过程与结果记录在教案上,而课本较“干净”,这样,教师上课时对教案的依赖性较大,处理突发性问题缺乏灵活性、教学时难免有冷场的情况产生,课堂教学难以实施即时调控。因此,改进型备课教案应运而生。 1.插页式(粘贴式)备课教案。 这种教案是在传统备课形式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知识点,如时代背景,作者简介等抄在一张张小纸条上,插在或粘贴在课本之中。上课时,各知识点尽收眼底,教师  相似文献   

18.
今天,恐怕没有一个学校的领导不重视教师的教案,教导主任每半个学期或每一个学期定期地检查教师的教案完成情况,已是不成文的惯例;上级领导和教育督导部门莅临学校的检查,有一项就是检查教师的教案。当然,这些检查的前提是事先通知好的,突然袭击式的检查,很少发生过。正因为教案要检查,所有教师要写教案,写教案和查教案之间形成了必然的因果关系,事实上也是唯一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检查,教师自然也不用写教案,因为是为被检查而写的。在这样的逻辑下,教案成了检验教师工作认真不认真投入不投入的最好的、最直接的标准。这几乎成了每所学校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课备得越充分,教案的质量就会越高,课上的就会越好。因此,教案之于上课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也就成了学校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检查的标准当然也就非常严格。教师为了检查时得到一个好分数,自然要围着检查的标准来转,因此,撰写教案不再单纯是为了上课,从而导致了教案与上课的脱  相似文献   

20.
李玉柱  尹祚礼 《教师》2010,(19):104-105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课备得越充分,教案的质量就会越高。课上得就会越好。因此,教案之于上课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也就成了学校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检查的标准当然也就非常严格。教师为了检查时得一个好分数.自然要围着检查的标准来转,因此,撰写教案不再单纯是为了上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