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暴君 《电子竞技》2014,(4):32-33
战胜对手的最好方法就是摧毁他的意志。 读者玩家们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你的对手用出诸如龟缩防守、极限大招、奇葩战术等等不按常理出牌的战术时,你会有一种莫名的厌恶感,甚至开始怀疑是否要继续和他对战下去,而如果输掉比赛后更是懊恼不已,恨不得砸掉键盘或是冲到对手面前“真人PK”,总之,被人用恶心的战术恶心了,就觉得对方“胜之不武”。  相似文献   

2.
我们过往所介绍的左撇子攻略内容一直是围绕着进攻方面的——如何组织战术进攻,以及针对对手的反应如何继续进攻等,因为现代网球没有进攻是绝对不行的。然而,比赛不会完全按我们预想的那样进行,或者说,比赛进程在预想之外进行的情况更多。如果问你一个问题:“你希望自己控制比赛呢?还是让对手控制比赛?”毫无疑问,任何人都希望比赛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比赛时,每个教练员必定注意到由所谓“自我失误”而导致失分、失局,甚至失败的现象。这时,一般都会听到队员们的议论:“不是人家赢我们,而是我们自己送掉的”。“就是由于自己失误输掉这一局”。“自我失误太多了”等等。尽管对自我失误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对抗程度不强的比赛中几乎不会出现自我失误,通常只在某些复杂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自我失误。这里,我们不准备研究由于心理上没有准备或者由于对方技、战术占优势而被迫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赛前研究对手的情况是取得比赛胜利重要的先决条件。许多教练员也去观看对手的比赛,但他们记录下了什么?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呢?对手的左前卫会使用右脚吗?对手是如何进行死球战术的?教练员需要调整战术变化吗?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6,(8):84-87
发球抢攻是最强势的得分手段,在实战中争取主动上手是每个选手优先运用的战术套路。但是在采取进攻战术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发什么旋转的球,发到什么落点,对方会采用什么方式来回球,自己采取什么方式进攻,进攻到对方哪个落点,对方会如何防守,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而实战中常常千变万化,如果在进攻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失误,后果则不堪设想。抢先上手是否一定就会占据主动,是否可以确保得分,这对每个选手都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甲A已进入中盘。各队表现跌宕起 伏,耐人寻味。第6轮山东鲁能0:5败给大连实德队;天津泰达以1:5输给沈阳海狮;可第7轮鲁能和泰达又战胜了实力强劲的对手。整体实力强劲的四川全兴在第5轮大胜在主场从未战胜过的重庆隆鑫,可第7轮又以0:1败给了实力不如自己的厦门厦新。是什么使得我们的甲级球队的表现如此“吸引”人呢?追根溯源,战术指导思想的内在影响不容忽视。3种情况的甲A球队战术指导思想 战术指导思想是指一个队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贯的战术表现,它是通过战术风格所体现的。例如金志扬在国安崇尚…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率队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男排冠、亚军的朱普·艾伯达和龙利奥·范拉斯科是世界排坛传奇性的人物。尽管奥运会后,他俩先后从执教的荷兰男排和意大利男排功成身退,但作为一名成功的教练,他们怎样总结自己的执教之道呢?朱普·艾伯达朱普·艾伯达执教的荷三国家男子排球队近几年的战绩相当不错。那么,他在对全队的经营管理上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呢?他为全队的胜利(或失败)做出了何种程度的贡献呢?他是如何冷静地处理突发情况的呢?他是否给全队注射了“自信”针剂呢?他在暂停、换人及战术的运用安排上有什么绝招吗?让我们还是来…  相似文献   

8.
全场区域紧逼是我们防守方法之一,我们是否采用全场区域紧逼战术,要根据我们侦察对手的两个因素来决定。第一个因素是对手对全场区域紧逼的适应能力如何。如果这个队控制球能力差,而且不善于传球,那么我们就采用紧逼。第二个因素是对手在突破紧逼后,习惯于抢攻投兰的,我们将采用紧逼。我们发现,如果对手“二对一”、“三对一”和“三对二”打得很出色,对这样的队打紧逼是很困难的。如果对手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或不会利用  相似文献   

9.
双打比赛时,你和同伴是否有过脚下生根、一味等待对手失误的经历?没有明确的战术是不行的,你们必须考虑,打出什么样的球才能让对手感到不舒服。  相似文献   

10.
当今竞技运动比赛已不仅是双方体力、技术实力的抗衡,更是双方心智水平的较量。‘嘈”在战术运用方面代表着计谋与方略。谋略作为一种竞技比赛制胜的要素,正被人们所公认。而战术谋略中的重要内容就是战术欺骗。在竞技比赛对抗中,所谓战术欺骗即为:“以示假、隐真等各种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蒙蔽迷惑对手,使其难以做出正确判断,迫使其采取错误的行动或举措,从而达到获胜的目的”。然而在竞技比赛中,战术欺骗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效应实现的心理过程是什么?它的种类、手段、方法及其成功的规律有哪些?怎样做到智高~筹,对此体育界尚…  相似文献   

11.
这里的评价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行为准则对某一件事中自己的行为进行评判的心理活动。竞技能力指运动员在运动竞赛中表现自我技术、战术水平的能力。任何一个球队在集训中,都会针对不同的情况,准备许多套战术;任何一个运动员都会针对全队战术的需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精练具有特色的技术。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不仅是双方技战术的对抗,更体现在双方的心理对抗上。如何科学地评价自己、队友和对手在  相似文献   

12.
古语云:兵不厌诈。讲的是作战时允许尽多地使用欺诈战术,借以迷惑对方,以求在关键之战中,出奇制胜,一招制敌。作为“丰原”中国男篮之队,在亚洲处于明处,我们的人员组成、战术打法等随着打完由中体公司组织的9场热身赛后,想必已经被对手,特别是韩国男篮仔细地窥探了一番。然而对于对手的情况,我们却并不是很了解。主教练蒋兴权不止一次地表示,对于对手的不熟悉,是中国男篮备战的最大难题。 在亚洲,能够称得上是我们对手的有韩国、日本、菲律宾和黎巴嫩,其中,韩国男篮曾几次战胜我们,让“丰原”中国男篮  相似文献   

13.
在短道速滑运动成绩日趋发展的今天,注重运动员战术意识培养已日益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众观十八届冬奥会,对手的绝招一现,先出一刀,使我国运动员痛失金牌,反映出了战术意识运用的失误。因此,如何提高战术意识和发挥战术意识功能,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方的自白     
作为中国男排目前正在冉冉升起的一颗明星 ,陈方代表了中国男排的未来。为了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他 ,我们有了以下的对话。☆在比赛前你习惯作些什么 ?一般来说 ,在比赛前 ,我会分析一下对手的情况 ,对场上可能出现的困难做些准备。另外 ,我还喜欢听听音乐 ,放松放松自己。☆在比赛中你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 ?希望能尽到最大的努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对自己在比赛中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我这人胆子比较大 ,不怯场 ,不管对手是谁 ,都能放开手脚去打。☆你喜欢排球吗?为什么 ?我当然喜欢排球。从小开始打排球 ,时间一长 ,对排球自然就有…  相似文献   

15.
第13条骗着不可怕可怕的是上当受骗 从本质上讲,象棋中只有“上当受骗”,而没有“骗着”.从对局伊始,你走一着,我走一着;每一步都是当着对方面走出来的,都是经过计算后作出的选择,可以讲一切手段都是明白地摆在棋盘上,没有隐晦的部分,怎么可能哄骗对手呢?所谓“上当受骗”是受了“骗着”的影响而应对错误;“骗着”不过是一种引诱对手出错的战术手段而已.作为一种战术手段,通过示弱、诱导型攻击,让对手出现计算失误,误把后手当先手来攻击.  相似文献   

16.
Point 1思考的前提“跑动中取得胜利”、“击球取得胜利”是大前提当我们探讨相持球中的战术时,前提是“跑动中取得胜利”和“击球取得胜利”。网球场上有进攻和防守两种局面。被对手压制时,若苦于应付自然会陷入防守局面,但我们要想办法不要轻易陷入防守,即使被对手压制,也要掌握反攻的能力,这一点十分重要。对手的球只要打得稍微好一点,就退后底线防守,这样的思路不但无助于提高击球质量,也会限制自己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Danny  大志 《体育博览》2010,(2):34-35
在业余比赛中,更多的人喜欢站在底线那里等待对手的失误,但往往对手还没有失误自己却由于体力不支而先行缴械。所以对于业余球员来讲,合理运用发球抢攻战术能够节省宝贵的体力,并主动逼迫对手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18.
Danny  大志图 《体育博览》2010,(11):34-35
在业余比赛中,更多的人喜欢站在底线那里等待对手的失误,但往往对手还没有失误自己却由于体力不支而先行缴械。所以对于业余球员来讲,合理运用发球抢攻战术能够节省宝贵的体力,并主动逼迫对手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19.
双线的较量     
如今的魔坛,有一批玩家特别不喜欢和对手刚正面。无论对手如何用语言和进攻来挑衅,都能稳若泰山,不为所动,始终如一地贯彻蓿自己的战术思想。此时,路人甲问曰:难不成是存在于Dota传说中只能见酋不见尾的全球派?(关于全球派的介绍,请参阅电子竞技杂志八月下),编者回曰:错矣!此派只出没于Solo对战中。路人乙强势插入质问:是不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猥琐派?!编者当时就震惊了,答曰:对矣!!……相信通过这简短的对话,读者应该能想到本场的主题了吧?,什么?你没听说过猥琐?,那么编者先来解释—下伺为猥琐。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技术不完美,击球不准确,时不时还失误,根本不要奢谈什么毖术问题。先练好技术,才能考虑战术”。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其实,任何人都无法做到技术上的完美无缺。那么在技术存在缺陷和击球失误的情况下,怎样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层面,怎样减少失误,最终提高击球质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