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冯玉婷  施海彬  朱汝葵  韦良 《教师》2024,(9):105-107
高等教育的兴教之源是高校教师。以教学创新为导向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提升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效推动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课赛融合”“教赛相长”“以赛促教”等成为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文章通过梳理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探索和实践“教赛改三位一体”模式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径”与“度”,有效实施推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小学青年教师》2014,(2):F0002-F0002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南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世界》杂志社、《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小学教学》编辑部、常熟市教育局主办的“2013媒体看课:中国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在江苏常熟举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各杂志社主编,各地语文老师60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承办。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运输管理”课程的“岗、赛、证、创”属性,然后阐述了基于“岗课赛证创”融通的高职“运输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岗课赛证创”融通的高职“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朱海燕 《英语广场》2024,(8):113-116
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实施“岗课赛证”融合式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家政策层面对“岗课赛证”的要求,然后结合公共英语课程特点,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分析了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的“断课”是与“导课”相对应的。导人是语文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各种教学艺术和手法将学生领进课文当中.使他们先人为主地对课文产生兴趣.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断课”则是在语文教学结束之时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断而不断”。也就是教学结束了,  相似文献   

6.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它是以“文学、经典”为核心,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心灵,激发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过程。但是,在最近几年语文文本解读却遭到严重的削弱,课堂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成了语文课最大的心痛。前不久正好赶上了一次市级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太赛,我听了四十多节课,其中不乏优质课,但也有许多课严重变味了,成了“班会主题课”“才艺展示课”“影视欣赏课”“主持人比赛课”“口头辨论大赛课”等等。究其原因,就是“文本解读”的缺席。这几乎成了一种时尚,不禁令人感  相似文献   

7.
赛课活动以其特定的场景、特有的方式,演绎了课堂教学的一次次百花齐放。各种有备而来的教学诉求,各方充满期待的目光。汇成了赛场外松内紧的激烈氛围。现场的每一个人既关注赛的过程.也关注“花落谁家”。然而,一些“精彩课”、“优质课”却因与常态课相距甚远而不能令广大教师心悦诚服.有的因“做秀”之嫌而遭遇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虚华浮躁、追赶时髦、浅尝辄止是时下课堂教学的通病,这种弊病在赛课活动中表现尤甚。很多时候,赛课选手为了跟风和迎合所谓的潮流,往往本末倒置,注重形式,语文课堂成了纯粹的秀场,这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语文教学与研究健康、良性地发展。本文作者作为一次赛课活动的评委,从一些具有赛场特征的典型问题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倡导赛课选手脱下战时袍,少一分虚华和浮躁,多一分本色和朴实,还语文真面目,认为这才是一个选手、一个语文教师的真正的大境界和大智慧。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15日至16日,来自常山县各初中的12支语文校本教研团队,在三衢中学举行赛课活动,从而揭开了我县初中教师校本教研团队赛课活动的序幕。本次赛课活动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5个学科,共有63个团队、189位教师参赛,历时五周。  相似文献   

10.
全国“青教赛”的竞赛形式为15分钟无生教学,但很多学校的教研组和青年教师不知这一赛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向和要领。针对参加“青教赛”教研组和青年教师的困惑,提出高中语文赛课教学和日常教学设计要有“六个意识”:要以“生本意识”为支撑,以“课标意识”为引领,增强“教材编者意识”“资源扩展意识”“活动递进意识”“思维进阶意识”,以此构建有灵魂、有厚度、有深度、有广度和有生命的素养课堂,实现课堂教育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中小学“青教赛”课堂教学竞赛形式为15分钟无生教学,很多学校教研组和青年教师不知这一赛课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向和要领。基于此,文章针对参加“青教赛”的教研组和青年教师的困惑,提出高中语文赛课教学和日常教学设计要有“六个意识”:以“生本意识”为支撑,以“课标意识”为引领,落实“教材编者意识”“资源扩展意识”“活动递进意识”“思维进阶意识”,以此构建有灵魂、有厚度、有深度、有广度、有生命的素养课堂,实现课堂教育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之所以要为语文自读课“招魂”,是因为语文自凑课已经“失魂”。这里的“魂”,是指语文自读课作为主体化的教学载体所应该具有的性质、规律、特点、功能、效用等综合涵盖,是语文自读课本身客观存在的内在属性和外显精神。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了几节小学语文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研究课,我们发现:独立阅读课的教学不仅与阅读课的教学没有多少差别,甚至与讲读课的教学无异。听课老师感叹地说:还是老师抱着走啊!“老师抱着走”一语形象地道出了某些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开手,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形。名为“独立阅读”课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1日至4日,江西省教研室主办的“赣教杯”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学能手”比赛在九江市鹤湖学校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区的58名选手参与了本次大赛的角逐。比赛分笔试和现场赛课,笔试内容涵盖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学习体会、学科知识测试(小学至初中数学试题解答)及评课,现场赛课含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及现场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如何让语文课堂“浸润”德育“甘露”呢?我尝试着这样做。  相似文献   

16.
陈文进 《考试周刊》2012,(79):58-59
本文就几位赛课教师所教学的“对数的运算性质”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实践中的部分片段谈谈笔者的想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孙玉富 《考试周刊》2012,(86):171-172
2012年12月20日全国中小学“新理念·新课标”生态课堂——活力课堂研讨会在江苏镇江丹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代表400余名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进行了观摩课、展示课和评优课活动。作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参与了赛课活动。赛课前的紧张准备与赛课后的专家质疑、点拨、反思给了作者多方的触动与启发,现将本次教学教案进行细致整理,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读了2003年第四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周莉花老师的《情理交融理寓情中》一文后,受益匪浅。本文分“忧思”、“教学片断实录”、“反思”、“结论“、“启示”等对重“理”轻“情”的现状作了深刻的阐述。作者在“反思”部分有这样几句话:“探究性阅读教学难道只是为了生硬、呆板地解决疑问吗……不难想像,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理性如此强烈的探究性学习,给人的感觉是进行科学研究,逻辑分析……”读罢此文,我不禁对自己去年执教的一堂大家认为比较成功的比赛课产生顿悟。去年…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初,笔者有幸主持了金坛市初中数学“同题赛课”教学竞赛活动,共有八名选手参加.选手们早上六点赶到赛课地点抽好签后封闭在休息室内,依次提前一个小时到备课室拿课题备课(教学用具组委会提供),然后再去上课.  相似文献   

20.
语文赛课是一种衡量语文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手段,赛课的一般形式是给定文本自由发挥.然而这种“例题式”命题模式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常有教师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知识需求过度挖掘文本,使得语文课变味.基于语文知识能力点的“点化”命题,是一种符合语文特征并顺应学生学习要求的命题模式.“点化”命题既可以防止过度挖掘文本、评判标准难以掌握等问题出现,也有利于师生追求科学的知识能力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