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2.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景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成为我们教师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情景中放点“味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洪月 《师道》2008,(11):24-24
关于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4.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5.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若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却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笑纳。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导人情境的创设,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使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思”,从而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投身到探索知识的学习活动中。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导人情境呢?  相似文献   

6.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  相似文献   

7.
德国一位学者曾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德国学者这样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这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则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9.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盐之于汤。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就在你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物理学习,  相似文献   

12.
蒋晓蓓 《中小学电教》2008,(11):106-106
<正>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13.
张玲 《辅导员》2014,(18):61-61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是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创设在学习中作用的一个精辟比喻。不错,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生活力和美感。这一比喻正好说明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方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学情境可  相似文献   

15.
德国一位学者有这样一个比喻:"将15 g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g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g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人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而高中生物复习过程是师生双方从新的视角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拓宽及灵活应用的教学过程,复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概括化、网络化,并能灵活地迁移.那么如何创设良好情境,增强复习有效性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种情境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人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深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笔者认为,政治教学要接近学生的实际,创设扣人心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只有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的心路历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是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创设在学习中作用的一个精辟比喻。不错,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生活力和美感。这一比喻正好说明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19.
曾读过一位德国学者的一个精辟的比喻:把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就在你享受美味的同时,把15克盐全都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曾读过一位德国学者的一个精辟的比喻:把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就在你享受美味的同时,把15克盐全都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段话生动的指出了情境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