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南邨的《杂文四则》中的《欢迎“杂家”》一文,有一处例子: 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他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含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我认为,此处作者拿达尔文和洪亮吉作比较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5册有一篇《治平篇》的课文,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篇人口专论”。比英国资产阶级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尚早5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人口理论的文章。作者洪亮吉(公元1746年—1809年),字君直,一字雅存,号北江,江苏武进人。进士出身,曾在乾隆身边的翰林院任编修之职。学识渊博,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之学,善诗文。洪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五册《欢迎“杂家”》一文中,有一个明显的错比,“旧时代知名的学者,程度不等地都可以说是杂家。他们的文集中什么都有。同样的一部书,对于研究社会科学的人有用,对于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有用。随便举一个例子吧。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他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含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这个地方,显然作者是把马尔萨斯误引为达尔文了,洪亮吉关于人口问题的论  相似文献   

4.
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古往今来,写春的诗文可谓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文作为主流文学一直承担着助成教化之社会功能.更为历代文人学者所看重.而对传统戏曲这样的末流,是否也能“载道”?如何“载道”?“曲以载道”是否有别于“诗文”?前人论述语焉不详,吴梅在他的著作中明确提出“曲可载道”贵在“真”、“趣”.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吴梅的“曲以载道”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刘峰 《语文知识》2000,(5):61-61
高中语文第六册邓拓杂文《欢迎“杂家”》有一处说法值得商榷: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它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括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文中“达尔文”应是“马尔萨斯”。依据有三:一、高中语文第五册《治平篇》(作者洪亮吉)的”预习提示”明确说:本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写于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公元1798年)发表早五年。  相似文献   

7.
邓拓(马南屯阝)的杂文《欢迎“杂家”》是大家所熟悉的,这篇文章为高中教材传统篇目。它短小精悍,娓娓道来,说理充分,给人以朴实清新的感觉,显示出了“大家”不凡的手笔。但文中开头一句比较选例“张冠李戴”,却给人美中不足之感。开篇一段中说:“随便举个例子吧。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他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含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此处的“达尔文”应为“马尔萨斯”。马尔萨斯是欧洲也是世界第一个发表人口专论的英国资产阶级学者,这为世界所公认。他的《人口论》最初发表…  相似文献   

8.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与秦观、张来、晁补之一同拜学于苏轼门下,成为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他深受苏轼教诲,苏轼也很赏识他。黄庭坚还是江西诗派的开山大师,他的诗文与苏轼的诗文同样受到人们的称赞,因此有“苏黄”之称。然而黄庭坚一直对苏轼非常敬重,对苏轼的教诲铭心不忘。在他的家中一直悬挂苏轼的画象,直到晚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因曾贬官涪州,遂号涪翁。他博学多才,散文、诗、词齐工,诗与苏轼,合称“苏黄”,词与秦观,合称“秦七黄九”。书法是宋代四家之一。他的诗文曾得到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赞誉,说“其诗文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人久无此作”。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者,苏门四学士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品读“点滴”一词,让学生体味诗文的深情。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揣摩“点滴”一词的深层涵义,品味诗文所表达的深情和所营造的艺术境界。通过品读精美的诗文,学习锤炼字词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宋著名的教育家胡瑷,他在教学中实行分科教学,进行专业教育,而这种教学被称为苏湖教法,本文通过对北宋著名的教育家胡瑷及...  相似文献   

11.
一、德育中“有我”、“无我”之意义阐释“有我”、“无我”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创立的诗评理论。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王国维是用“有  相似文献   

12.
《治平篇》作者洪亮吉,是清朝乾隆、嘉庆时著名经学家和文学家。他六岁丧父,“孤贫”,与母蒋氏相依为命。长大不久,即离家远行,为人“校文”、“校刊古书”以奉养高堂。“性豪迈,喜论当世事”。他重义尚侠,嫉恶如仇,讲求志节。常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未能言。嘉庆三年,清廷为讨伐农民起义组织白莲教,“大考翰詹,试《征邪教疏》。”洪亮吉竟违背“圣意”,未进献征讨白莲教之策,却趁机“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此疏一上,大遭清廷白眼,“为时所忌”。他不得不以“弟丧”为由,辞官家居。“为时所忌”,不为清廷所容,正是他政论文有“奇气”的一个明证。嘉庆四年,太上皇高宗(乾隆)“崩”,仁宗(嘉庆)“始亲政”,召回洪亮吉,命撰《高宗实录》。第一稿成,他深感时弊害政,“意有不乐”,又上书“论当世事”。此次“言事”,触怒嘉  相似文献   

13.
陈天尺(1878—1944),晚清民国时期福建著名的文人、学者、医生。他生平经历丰富,年轻时从政,中年悬壶济世,著述颇丰,有戏曲、小说、诗文、杂著多种,还发明了丸药“胃金刚”、“肥儿丸”等,在当时文学界、医学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龚自珍在其编年诗《猛忆》中写道:“猛忆儿时心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心力”即心之力,指个人素质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精神、意志、智慧、胆识、情感、性格。另外,心力与志向和气骨亦有相通之处。龚自珍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是和他的心力之异分不开的。龚自珍超常的心力是通过诗文传达出来的。其诗文极具特色,其中对心力的描写是构成他个人特色的重要方面,有多方面内蕴,有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审美特征,出乎常人又异于常人,堪称一奇。  相似文献   

15.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被钟嵘称为“建安之杰”,可见他诗文创作成就之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人”,却发出“辞赋小道”的异响,从而使得他自身的诗文创作与其文学价值观产生了背离。本文对此个中原因进行笔者个人的粗浅阐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能熟背许多诗文而经久不忘,其办法之一就是到一定阶段要复习已背过的内容。清代学者顾炎武能背诵数十万字的《十三经》,并不是他有什么过目不忘的才能,而是“学而时习之”。他每年给自己规定:春秋两季,要按计划分别温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久而久之,他终于做到了“胸中藏书万卷”。这一切充分证明德国哲学家约瑟夫·狄慈根所说:“重复是学习之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以下100位精确数值的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的诀窍时也说:“重复!重复!再重复!”因此,重复是背诵的一种基本方法。青少年趁着记忆力好,应当用不…  相似文献   

17.
作为著名学者的马家骏先生,在繁忙的教学研究中,曾多次亲临商洛,为我们商洛倾注了不少心血。文章从土改运动、商洛教育、商洛学术研究和他以诗文作品讴歌商洛四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不忘这位学者对商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莫友芝是晚清以来闻名于海内外的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一生荣利泊如,潜心治学,在语言文字学、目录版本学、史学等方面卓有建树,且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视的诗文作品,堪称“黔学之光”。因此,应当花大力深入开展莫友芝研究,宣传、继承、光大莫友芝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屡次出任屡次辞官。他曾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41岁时做了81天的彭泽县令。当时郡里派来一个督邮,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以表敬意,他断然拒绝:“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从此,他“躬耕自资”。不料,他种的田常遣灾害。44岁那年,他那“草屋八九间”又毁于火中。这使他陷入“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的困境。江州刺史送来米和肉,他却轻蔑地“挥而去之”。最后,垂老的诗人在贫病交迫中商开人世,享年63岁。诗人虽然一贫如洗,可身后却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诗文。他的诗文为世代吟诵,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20.
蔡清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他秉持“诗以道情志”、为文“以义理为先”的诗文理论。蔡清的诗文创作也践行了其宗旨:不注重诗文的外在形式,而重视其内涵。蔡清的诗文成就虽然不是很高,却闪烁着理学的光芒,典型地反映了理学家在诗文领域的普遍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