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市报人》2005,(10):48-48
本刊讯,记者从中国记协获悉: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8月16日揭晓。其中,地市报有15件作品获此殊荣。这15件作品是:《苏州日报》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获一等奖;《宁波日报》评论《算一算GDP的代价》、《阜阳日报》评论《“清欠”何须年关时》、《长沙晚报》2004年8月30日要闻版分别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传来喜讯,山西省有4件新闻作品榜上有名:山西日报编辑部文章《论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临汾日报农村版一版版面(95年1月29日)、山西长城广播电台消息《北京火车站发生大规模漏乘责任事故》、山西电视台消息《冬访乳娘村》。这是继第五届“中国新闻奖”我省有6件作品获奖之后,又一次在全国新闻界综合性年度最高奖的评选中金榜题名,显示了我省新闻工作者讲政治、为大局服务的可喜成绩。 近年来,无论是“山西新闻奖”的评选,还是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既是对我省新闻工作年度成绩的大检阅,更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  相似文献   

3.
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文汇报》2005年11月16日上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的获奖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新闻精品,是记者敢于直言,客观准确报实情、讲真话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保全 《今传媒》2003,(1):46-47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2001年12月8日头版上的《义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当选人大代表》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从采写技巧上看,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浙江日报》2001年12月8日头版上的《义乌外来务工人员首次当选人大代表》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指导意义。从采写技巧上来看,它有以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于2003年10月21日揭晓。《苏州日报》又有两件作品荣膺这一奖项,其中2002年12月9日一版版面获二等奖,消息《昆山:全球化催生金蛋( )每 主天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出口1000万美元财政收入1000万元( ) 获  相似文献   

7.
1995年6月3日,在上海刚参加完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新华日报时任总编辑刘向东,回南京途中特地绕道江阴,为我们带来了喜讯:发表在1994年3月4日《江阴日报》上的消息《华西村为陕甘宁晋培训100名乡村干部》获得了本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由县市报记者采写的、发表在县市报上的新  相似文献   

8.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4,(7):11-11,15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4日上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9.
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颁奖仪式于2005年9月6日举行,258件新闻作品在京受奖,其中,新华社发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等28件获一等奖。而在一等奖的作品中,《苏州日报》记者高坡采写的消息《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以下简称《昆》)格外引人注目。原因是过去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常常为中央级和省级媒体所包揽,如今67位评委公开投票,有2/3以上的多数票齐刷刷地投给了一个由地级市报送的作品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让我们从获奖消息本身说起。站在“天上”抓“活鱼”地方媒体抓重大题材,不能像中央级大台大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的国家级大奖,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论文,至今已评选16年,期间共计3105件作品获奖,一等奖423件,其中有不少可谓是传世佳品,如撰写邓小平同志骨灰洒向大海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等。作为新闻工作者能有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件梦寐以求的事。2006年在南昌评选出了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的作品。67位领导和专家参加评选,几百件作品参评,竞争异常激烈。通过优中选优,全国广电作品选出6件一等奖,二等奖15件,三等奖20件。在一等奖的获奖作品中消息类只有一条就是江西卫视采制的《地震灾区第一夜》。那么为什么这条新闻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对这条新闻的分析是否能看出些许中国电视消息的评奖趋势呢?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于2003年10月21日揭晓。《苏州日报》又有两件作品荣膺这一奖项,其中前年12月9日一版版面获二等奖,消息《昆山:全球化催生金蛋(主)每天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出口l000万美元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2.
《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以下简称《进言》),这则“杨柳青”言论刊于1995年8月6日《河北日报》一版,先后获得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3.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8,(1):108-109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6年4月11日的消息《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记者从“地质人才培养座谈会”上捕捉到的一条“鲜活大鱼”。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我认为主要在于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8,(11):40-41
在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军报记者谭洁采写的消息《我新型战机首次在异国升空训练创中国空军多项第一》(载《解放军报》2007年8月7日第五版)荣获二等奖。此文到底凭什么征服了评委?凡读过这篇消息的读者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凭独家新闻的“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5.
1997年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我采写的消息《农民要看文件何罪之有》(刊于《湖南日报》1996年9月1日)获得三等奖。评委、《中国妇女报》副总编刘永祥这样评价该文:“触及时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特点:“一是记者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采访扎实深入,事实准确;三是文风朴实、客观公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见《中国记者》1997年第11期《报纸、通讯社言论、消息评选扫描》)  相似文献   

16.
《就同“大款”交朋友事向领导干部进一言》(以下简称《进言》),这则“杨柳青”言论刊于1995年8月6日《河北日报》一版,先后获得了社级好新闻一等奖、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2005年11月16日《文汇报》上的消息《“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一文,荣获消息二等奖。这篇消息获奖并成为大家学习的新闻精品,是记者敢于直言,客观准确报实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2006年7月28日《温州日报》上的《海归硕士当选村委会主任》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三等奖。这是一篇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新闻精品。它有如下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全省新闻界关注的第15届“湖北新闻奖”评选5月19日揭晓,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摄影和新闻美术263件作品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38件,二等奖77件,三等奖148件,以及好标题奖24条,10件作品被推荐参加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 本届参评作品题材广泛,从不同侧面报道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香港顺利回归和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等重大新闻,以及反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报纸副刊作品首次获“湖北新闻奖”。同往届相比,本届参评作品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消息和主体言论仍显得较弱,有的作品篇幅过长,有的作品推敲不够,“硬伤”较大,这些都有待改进。 被推荐参加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的10件作品,其中报纸5件:湖北日报的消息《昨日15时30:第二次截断长江》(作者雷刚、许万全、陈剑文、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于2003年10月21日揭晓。《苏州日报》又有两件作品荣膺这一奖项,其中2002年12月9日一版版面获二等奖,消息《昆山:全球化催生金蛋(主)每天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 出口1000万美元 财政收入1000万元(副)》获三等奖。而在2002年第十二届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