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基于A股上市的制造企业2009—2013年的微观数据,首先,从融资约束视角探讨了我国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其次,构建了融资约束指数,并分别检验了研发投入对经营绩效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效果;最后,探讨了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研发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金缺乏所导致的。研发投入与企业当期经营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存在滞后性。研发投入却对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了研发绩效。融资约束在研发投入的经营绩效影响方面相当于一个"扩大增幅器",而对研发的长期绩效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2.
王华  陈进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4):447-453,469
为了探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以253家创业板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市场化程度整体视角出发研究产品市场化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首先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市场化程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正向作用企业市场绩效负向作用于企业财务绩效,适度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法律制度环境会促进研发投入对市场绩效的正向作用,会加大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负向作用;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适度提高会促进研发投入对企业市场绩效的提升,随着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抑制作用加强.据此,要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市公司应结合其外部市场化进程,推行差异化的研发投入机制;政府在积极完善法律制度环境、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同时应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补贴,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制定合理专利奖励政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研发投入短时大幅的提高或者降低对组织绩效有何影响?学界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大多基于西方高度市场化的制度背景,没有深入考虑中国转型经济制度环境的特殊性。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分析并检验了市场化程度对组织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总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组织研发投入跳跃正向影响组织绩效;而在总体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组织研发投入跳跃负向影响组织绩效。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的发育程度与法制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市场化指数正向调节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即当这些方面的市场化指数较高时,研发投入跳跃促进组织绩效,反之则为负向影响;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产品市场发育情况这两个维度对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柏  王馨竹 《科研管理》2019,40(5):101-109
本文探讨企业的研发投资对企业超额收益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情境下,研发投入所引起的市场对公司估值的变化。基于2008年-2016年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和股票价格,探究在中国市场中研发投资与超额收益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可以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研发投入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更加突显,但是只有在分工程度高的企业中,行业竞争才能发挥对二者的调节作用。这表明,研发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寻求分工合作,对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周洲  李雅梦  冉戎 《科研管理》2021,42(11):137-146
   本文基于行为信号理论,以2009—2016年中国高院院长更替数据匹配民营上市企业研发数据,证实了地方司法部门领导人更替具有“凸显效应”,通过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技术信息约束,在短期内使民营企业产生正向心理偏差并增加研发投入。对于在高科技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中、无政治关联、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司法官员更替对其研发投入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来自其他政法部门的司法官员对民营企业的研发具有最显著的促进效应;籍贯为外省、在政法系统长期任职的司法官员对民营企业研发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省委书记和司法官员同年更替不利于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对推进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启示性含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2-2015年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考察了独立董事、政企关系以及区域市场化程度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程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关系,家族所有权通过研发投入的中介机制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独立董事的数量和结构均负向调节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程度影响研发投入的关系;政企关系对于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区域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高市场化程度越会削弱政企关系对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通过发现研发投入的中介机制以及独立董事、政企关系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机制,本文为家族所有权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做了新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9家高技术企业即294个观测值的实证分析,得到以研发投入作为调节变量,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其中,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还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调节效应的。也就是说,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应该发展国际化战略。但因为国际化程度并不是一直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需要借助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根据结论,研发投入可以降低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同时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从企业经营战略的视角切入,分析多元化经营如何影响研发投入,并对中国企业研发不足状况做出解释。分析发现企业多元化战略通过协同效应、内部资本市场及风险共担效应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实证发现,相关多元化与研发投入存在显著正U型关系,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陷阱效应";不相关多元化对研发存在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于非国有企业,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显著抑制研发;地区市场化改革未能改变多元化对企业研发活动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恰当的多元化战略是导致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2—2018年我国涉及6个行业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研究不同研发强度下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2.500和9.280;在低水平和高水平的研发强度下,企业资产负债率对于经营绩效的负向效应较低,而在中等水平的研发强度下负向效应较高,且3个区间的负向效应均远低于不存在研发投入变量时的负向影响水平。研究一方面说明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最优区间,另一方面说明研发投入确实有助于削弱企业资产负债率对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此外在其他因素的研究中也发现,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因素也对经营绩效存在非线性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定期检测这些指标,确保其保持在最优范围内,以全面提升绩效。  相似文献   

10.
众多前期研究已经关注到CEO任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效应,但已有研究结论远未达成一致。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以2008—2017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高管团队特征视角重新剖析CEO任期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逻辑关系。实证结果发现:CEO任期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团队特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的,高管团队年龄、女性高管比例削弱了CEO任期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高管团队教育水平、高管团队国际经验增强了CEO任期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正向关系;而高管团队任期对CEO任期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关系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缓解前期研究结论的矛盾,进而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谢乔昕  张宇 《科研管理》2022,43(2):100-107
   研发投资平滑是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维持研发持续性、规避调整成本的策略性行为。鉴于中国转轨经济特征下企业对经济政策具有的高度敏感性,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研发投资平滑关系,对理解经济政策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研发投资动态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运用面板模型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平滑的影响。结果显示:(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企业研发投资平滑产生了强化作用;(2)与国有企业、高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相比,这种强化作用在民营企业、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丰富和拓展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研发投资平滑领域研究,为高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保障企业研发创新持续性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杨赞  杨鸿杰 《科研管理》2022,43(1):153-160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为显著。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参与房地产投资,这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房价的快速上涨吸引工业企业参与房地产市场投资,该投资行为在短期和长期中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对于企业经营效率则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企业研发和创新的角度理解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R&D活动正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有对企业R&D绩效的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论文以电子信息业上市公司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期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值,分析R&D投入对公司业绩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子信息业上市公司的R&D投入水平普遍不高,R&D投入强度与经营业绩不存在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何洋  宋林 《科研管理》2022,43(4):20-28
   本文根据信息化投入类型的不同,对中国各工业行业不同类型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化软件水平提升对工业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较信息化基础设备投入的影响更显著,信息化基础设备水平上升仅促进了高市场化行业的创新效率提升,但对低市场化行业影响不显著。信息化软件服务水平越高,则非政府部门研发的创新效率越高,而信息化基础设备水平提升对非政府部门研发的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研究从市场化程度和非政府部门研发角度揭示了信息技术发展中“索洛悖论”产生的原因,建议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行业更多进行信息化软件服务投入,提升信息化对创新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昱  夏君诺  王晓娜 《科研管理》2022,43(2):118-125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有何影响?本文使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8年微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了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发现:(1)产融结合对不同研发投资存在非线性效应,对研究阶段投资表现出显著抑制效应,而对试验开发阶段投资呈现出“N型”影响特征;(2)产融结合对不同类型研发投资具有异质影响。随着分位点提高,其对研究阶段抑制效果更明显,对试验开发促进效果不断加强,但存在最优界限;(3)随着产融结合程度加深,其对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具有明显挤出效应,而对开发阶段促进效果显著;相反,能够提高非国有企业研究阶段投资水平,而不利于其试验开发阶段投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企业通过产融结合进行外源融资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研发类型,选择与自身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产融结合水平,为达到提升研发投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嵌入到产品与服务中。本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新情境,利用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创新;“机器联物换人”融合模式的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而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创新有较长的周期性;“群体信息交互”协同模式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为正,数字技术推动了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繁荣。此外,国有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具有数字资源的优势,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的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郎香香  尤丹丹 《科研管理》2021,42(6):166-17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裁军活动,军人管理者已成为中国商界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烙印和高阶理论,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者早期从军经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通过面板模型回归,研究发现:第一,有从军经历管理者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第二,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创始人从军经历管理者企业、无政治关联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高竞争程度行业中更加显著;第三,管理者风险承担性在管理者从军经历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者从军经历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还能够提高企业的专利技术申请量。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管理者异质性领域的相关研究,打开了从军经历管理者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黑箱”,对上市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任用管理者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涛  李君山  朱林染 《科研管理》2022,43(3):201-208
    本文以2016年年底上市满三年的沪深A股科技型企业为对象,从年龄、教育、任期与职称四个维度,分析管理者特征、R&D投入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研究R&D投入在其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认为:(1)管理者人力资本特征中的教育程度、职称、任期以及年龄异质性、任期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显著;(2)管理者的教育程度、任期、职称、与任期异质性、年龄异质性与R&D投入之间影响显著;(3)企业R&D投入是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间的中介变量,管理者的任期、教育程度、职称、任期异质性、年龄异质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通过R&D投入传导的。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已实现波动率、已实现波动率的正半方差和负半方差分别度量经济不确定性、“好”的经济不确定性和“坏”的经济不确定性,选取2009—2019年中国1126家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实证考察“好”“坏”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及异质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起到了促进作用,“好”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坏”的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效应;这种效应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二产业的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该研究结论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市场化进程与上市公司R&D投资: 基于产权特征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颖  刘星 《科研管理》2010,31(4):81-90
摘要:基于市场化进程驱动企业R&D投资的理论阐释,本文实证考察了市场化程度对不同产权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市场化程度不仅与企业R&D投资强度正相关,而且市场化程度与行业竞争的共同作用对R&D投资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2)央企和民企的R&D投资对市场化程度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地方国资委所控企业的26倍和23倍,为地方企业集团公司的2倍和18倍;(3)与地方国资委直接控制的公司相比,相同的市场化程度对企业集团R&D投资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4)只有在市场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后,R&D投资的价值效应才可能因市场环境的实质性改善而逐步彰显;而地方政府基于短期利益的干预,很可能削弱了市场化进程对R&D投资价值的边际贡献。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企业R&D投资的市场驱动机制和产权约束条件提供了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