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一种咏物文章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让文章的情感含蓄而深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托物言志是中学生作文中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是指通过描述客观事物,表达作者主观情感与认识的写作手法。如,杨朔的《茶花赋》、茅盾的《白杨礼赞》、巴金的《灯》等,都是成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名篇。  相似文献   

3.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托物言志散文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三个:1.从写作对象上看,多为咏物式;2.从思想内涵上看,多属寄寓性;3.从写作技法上看,多用象征手法。我根据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而言,把托物言志散文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托物言志”是文章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并寄托一定的思想意义表达出来,或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读者。有目的地观察和合理想象是“托物言志”的先决条件。本文探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托物言志”是文章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并寄托一定的思想意义表达出来,或是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读者。有目的地观察和合理想象是“托物言志”的先决条件。本文探讨了这一写作手法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导引《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主旨。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把握文本,揣摩表现手法;二是把握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2.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1.文言文翻译、理解与掌握。2.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设计:教学难点: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课前准备:1《.病梅馆记》PowerPoint课件。2.  相似文献   

9.
<正>托物言志,又叫咏物言志,指的是一种借助具有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寄托特定情思的表现手法。记叙文中的托物言志,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事物的形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愿望等。作文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物"为基础托物言志的记叙文,"物"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志的基础是咏物,如果不能在文中很好地展现所  相似文献   

10.
<正>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情志融于景、托于物,篇篇含蓄蕴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还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两句可视为本单元课文写作手法的哲学基础。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掌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还要启迪心智在与自然万物的对话中,倾听自然的灵韵,深悟自然的智慧。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有两个:一个是为本单元编辑一本课外阅读手册,  相似文献   

11.
<正>【开窗启思】画家喜欢画"松、竹、梅",表示高洁的志向;人们喜欢把老师比作"蜡烛",颂扬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抱负和志趣,或寄寓某种生活哲理,这就是托物言志。【技巧点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耐读性、艺术性,启发读者做无限遐想和深深思索,去感悟社会生活,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托物言志呢?一般说来,中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积累生字词,了解与冰心有关的文学常识。(2)认识散文诗的体裁及其特点。(3)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的同时,学会感恩。二、教学重点:感悟文章的主旨三、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四、教学设计(一)导入  相似文献   

13.
论李商隐诗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商隐不仅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段,而且在象征艺术方面有许多创造。他能娴熟自如地运用整体象征手法。个性化和朦胧化是李商隐象征喻象的重要特征。李商隐诗“深情绵渺”的独特诗风和诗歌“多义性”特征的形成,都与其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有密切关系。此外,李商隐诗中的象征还与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抒情手段存在密切关系。理清这些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李商隐诗象征艺术成就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抒情诗一种通过集中地抒发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激起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思,一般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我国古代诗歌绝大部分为抒情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歌阅读题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复习中使用恰当的方法,化难为易,提高阅读和解题能力。一、阅读1、从诗题入手看文看题,题目往往是诗歌的眼睛,不可忽视。诗题的作用总体来说,起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件及写作缘由的作用。(1)交代写作对象例如《咏柳》、《黄鹤楼》,这种类型的诗可以让读者思考到:交代写作对象,即诗歌的写作内容;艺术手法上多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者物有比喻义、象征义。(2)交代写作事件这里可以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只表明事件本身,例如《约客》、《春夜洛城闻笛》。第二种从题目中可推知其…  相似文献   

16.
【概念阐释】记叙文中还有一类是抒情类记叙文,它是指以事物或景物为写作对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或对事物的记叙,以达到抒发作者某种情感的目的的散文类文体。这类题材的文章多使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等写作手法。是近年来现代文阅读题中常见的文体。  相似文献   

17.
有言在先 "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动物、植物、花草)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展示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类文章写景状物不是目的,它是为抒情言志作铺垫的.既然是"托物言志",就必然要采用象征手法展开联想,而类比往往是引起联想、运用象征手法的基础,这就必须做到"联想自然",应找准托物言志的"相托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托物言志类的文章,可以从文章所采用的手法入手,如托物言志、首尾呼应等,将物的内质和人的品格联系起来。同时,也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形式,了解清楚文章写了几件事,通过哪些事情把物和人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张丽 《文学教育(上)》2011,(16):137-137
写作文,要追求语言的委婉、含蓄。怎样做到委婉、含蓄地去表达呢?可以托物言志,可以借景抒情,重点是应该学学诗歌的"意象"。诗歌往往通过"意象"来托物写景、言志传情。所谓"意象",就是包含"意"(意念、情意)的"象"(物象、现象)。  相似文献   

20.
托物言志,是指作者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写,来传达自己的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这样写既能给人生动形象的感觉,又能增强文章含蓄隽永的韵味。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要做到物与志和谐统一,不能物与志相背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