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这一课的前6天,要求学生先将蚕豆、玉米、菜豆等种子浸泡1—2天后再将一部分种子放在温度适宜(15℃—25℃)的地方。3天后,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即将发芽的种子拿出来,经过解剖和观察,了解到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然后再用小刀纵向切开玉米的种子,我选用了500倍的放大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结合挂图——玉米种子的构造说明),同学们发现玉米种子的构造与蚕豆种子的构造不同,那就是玉米种子多了一部分——胚乳。于是同学们都说可以将种子分  相似文献   

2.
实验项目:大豆、玉米种子的构造演示实验方法:学生边听课边观察实验做法建议:教师按学生数备好浸泡软的菜豆(或大豆)、玉米种子,每人一粒菜豆种子,一粒纵切好的玉米种子,每一张课桌发一个放大镜,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察两种种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课采用探究与直观相融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归纳出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鲁朝军 《贵州教育》2005,(17):38-39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水平的不同,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明确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掌握菜豆、玉米种子的异同点。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类型种子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讲述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给学生进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和“生命是物质的”观点教育;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探究所需的…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进行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第一册实验四“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难点是:玉米种子的子叶不容易观察到;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结合得很紧密,较难分开,不容易观察清楚。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在介绍“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一实验中,采用的是把一粒玉米种子沿正中线纵向切开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用三种经不同方法处理过的玉米种子分别观察种子的不同部分,实验效果会更好些.  相似文献   

8.
实验改进二则1.用新鲜成熟玉米籽观察种子效果好做观察玉米种子的实验时,正值玉米成熟季节,将观察材料改用新鲜玉米籽效果很好。(l)实验正值9月底,玉米刚成熟,材料易得。(2)观察种子结构时种皮、胚、胚乳很容易剥离。特别是胚既完整又清楚,还有助于观察种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有丝分裂实验材料的探索性实验多有报道,但来见有对常见禾本科植物种子为材料的详细比较和归纳,笔者近几年以常见禾本科植物种子为材料做了广泛的探索,通过对发根材料、实验方法、装片效果的分析比较得出常见禾本科植物中玉米、大麦、黑麦、燕麦种子是做有丝分裂实验比较好的材料;其中玉米种子是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比较常见作物的种子在外形上的不同,指导学生认识这些种子,并能说出这些种子的名称。2.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指导学生认识种子在构造上都具有胚根和胚芽两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细小构造的能力和把握物体共同性的能力。3.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懂得把种子“种”在玻璃杯里的方法并能在课后各自观察、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体会一粒种子就是一株植物的雏型。教学重点: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找出其共同点。课前准备:1.前次课要求每个学生带一个无色透明的玻  相似文献   

11.
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教学中,通过增加不同状态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按照由表及里的方法,转换角度观察种子的结构,通过结构与功能观理解胚的功能,达到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也是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发源地,它是植物体的构造和功能的一部分。在讲“种子”时,为了使学生的思想集中,我首先向学生提问:“一株绿色开花的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稍加思索就能回答是种子。接着又问:“种子为什么能发育成一棵植物体呢,它又是怎样发育成植物体的呢?”这些问题,一般说来,学生是一下回答不出来的。提问的目的也不在于让学生回答,而是为了点出这节课的主题和中心,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讲完菜豆、玉米种子的构造,我让学生找出两者在构造上的异同点,归纳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就初中生物"观察种子的结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等几个实验的改进谈谈具体实施方法。一、"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的改进实验目的:认识双子叶种子和单子叶种子的结构。实验材料:浸软的菜豆或花生种子,浸软的玉米或小麦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碘液。实验步骤:菜豆或花生种子的观察(略)。观察玉米的结构:首先,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  相似文献   

14.
四、复习题和插图都作了改进复习题和插图都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初中《生物学》教材的复习题都是问答题形式,答案也基本上是课文的重复。新编《植物学》除问答题外,增加了填充、填表、列表(要求学生自己列表答题)、选择、判别、识图等多样形式。问答题虽然仍保留一些旧有的题目,但也改换了一些比较灵活、能联系实际的题目。下面试举一例加以比较: 旧教材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有什么不同?(第18页第2题) 新教材将菜豆种子的结构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列出简表,并且比较两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第19页第1题) 比较前一题只要求答出两类种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明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含义。2.理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解剖萌发和未萌发的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在实际操作出现的问题并依据现有的课堂经验,对本实验进行改进与优化,运用体视镜进行观察,利用生物中常用的试剂(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碘液等)对种子成分进行鉴定,借助日常小工具,使学生更容易区分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编按]  相似文献   

18.
用一种材料,做一系列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课堂。为了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发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系列相关实验。例如,分发给学生适量黄色玉米和白色玉米种子,分别做以下实验:(1)观察种子结构,同时鉴定种子是否有生命力。(2)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同时测定种子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小篮子法比较绿豆、黄瓜种子、水稻种子、玉米种子萌发的呼吸速率,以期筛选出“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最佳实验材料。结果表明,绿豆和黄瓜种子呼吸速率最快,因绿豆易获得且萌发快,推荐该种子为最佳实验材料。采用小篮子法进行初中生物教材呼吸强度测定实验,可简化实验步骤,有利于学生对呼吸作用概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 ,理解学习材料 ,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提供有关材料亲自去探索得出结论或规律性的知识 ,不仅能使学生习得知识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精神。笔者在“种子的结构”一课教学中应用实物和CAI课件相结合进行了“引导探究”式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教材分析1.1 素质教学目标 ①识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明确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明确单、双子叶植物的概念。②通过对种子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