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黑板上挂小黑板,大家也许见过,可你们见过有人被"挂"在黑板上吗?那是一节数学课,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听着陈老师给我们分析题目,我正准备举手提问,谁知老师已经宣布开始做题了。  相似文献   

2.
现在学生年龄小,思维灵敏,反应快,接受能力强,数学课堂教法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形式多样的手段,摸索出一些方法。   一、注意提问的技巧   由于全班有几十号学生,面对不同的对象,个性特点、学习爱好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问,解决不同的问题,要体现不同的作用。例如:有一学生,性格内向,学习中游,平时从不提问题,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要么不说,要么胆战心惊,急得口吃,同学们自然哄堂大笑。好几个老师都反映这个情况。针对这种现象,我提问题时要她先在座位上做完,再把答案抄在黑板…  相似文献   

3.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一名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都错了!答案是水。"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  相似文献   

4.
偶听一位老师的课,课堂上一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不知是因为不会还是突然忘记,题目做了一半,却不知为何停止了。他看看四周,再看看老师,一脸茫然,似乎在企求什么。老师看到这一切,再看看下面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举起稚嫩的小手,于是急忙叫一位学生帮忙解围。该生只得翘起小嘴,很不舒服地回到座位。看此情形,我暗暗为学生可惜,为老师惋惜。其实,学生并没有过错,何况争取一次板演的机会也来之不易,再者学生做题也需要时间考虑,需要思考的余地,老师何不等一等呢?我总以为,学生来到学校接受的是教育、是发展,但教育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它…  相似文献   

5.
陈春梅 《广东教育》2002,(12):18-18
这一年开学,我接手了五年级一个班。这个班调皮学生多,班风差,成群的顽皮生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常常会用恶作剧给老师一个下马威。有些老师说这班的课根本无法上,闹哄哄的,简直像街市。因此,在没上课之前,我就作好了要转变这个班班风的心理准备。上课了,我拿着教本走上讲台,几十双眼睛一齐投向我,值日生叫过起立后,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我莫明其妙,看看自己的衣着,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于是就问学生:“你们笑什么?”有学生说:“老师,你看看黑板上面就知道了。”我转头一看,原来是黑板的上方贴了两张很大幅的画,画上…  相似文献   

6.
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看到城市的英语课堂上,师生配合默契,孩子活泼可爱,我很是羡慕。而当自己走进课堂,却常常感到学生害怕发言,不敢活动,生怕出错,遭同学耻笑,受老师责备。于是,大多数学生上课时人云亦云,寡言少语。不少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神色慌张、低头回避,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英语课成了学生感觉景压抑、最无聊的课。为此,我也曾感慨良深,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7.
很多家长恳切地要求我:老师,您上课提问或上黑板多叫叫我的孩子。我想,家长的要求是对的,“多叫叫孩子”就是唤醒学生成就感,就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可是,一节课45分钟却是有限的啊!我想,采有合作式竞争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时间有限问题,而且有助于全体同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98届初三(13)班(以下简  相似文献   

8.
考上高中后,我从乡下到城里寄宿读书。城里的学生很有钱,成绩也很好,因而我总是很自卑。上课老师提问时,城里学生都抢着回答,我却从不抬头,也几乎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的物理基础很差,物理课上,老师几乎每堂课都要提问,但很少叫坐在后排的我回答问题。有一次,老师问了一道我不懂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想,反正我举手老师也不会提问我。受虚荣心的支配,我也举起了手。结果,老师偏偏叫了我的名字。我起立后哑口无言,当众出丑。同学们哄堂大笑。放学后,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琢磨那道题,耳朵里始终回响着同学们的哄笑声,不争气的眼泪掉了…  相似文献   

9.
家长咨询:我女儿小琴今年小学一年级.老师跟我说,老师讲课时小琴听不进去.老师让学生抄黑板上的题时小琴常常是最慢的,不但磨蹭,而且还容易抄错.到了放学时间,老师还要陪着小琴把黑板上的题抄完,老师都要急死了可小琴还是磨蹭.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教师靠什么维护自尊? 2004 年,通化市铁厂镇某小学发生教师打学生事件,一名 12 岁男孩亮 亮(化 名)因在 课 堂 上指 出 老师在黑板上写错的一个句子,竟被老师用拖布把打伤,造成左手腕 部骨折。近日,该名女老师被开除公职留校察看一年,其所在学校及校 领导也因此受到通报批评。 据我所知,这是 2004 年发生了数起 因学 生“纠 错”教 师 动手 打 自己学生的事件了。 课堂上,学生敢于“纠错”,勇于质疑,这本应受到老师表扬与奖励。学生给老师“纠 错”,学生 提问“问倒”老师,甚至 有时学 生“教”老 师也是常有之事。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学…  相似文献   

11.
三七二十七     
事情发生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是一节数学课。教数学的李老师讲完了一位数的乘法之后,在黑板上出了一些乘法题,点名让一些同学到黑板上去做。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两个让笔者深有感触的案例一节公开课上,执教老师用双面胶将一个木制的教具粘在黑板上。当学生板演的时候,斜上方的教具擦着孩子的肩掉了下来,孩子吓了一跳,老师也显得有点慌乱。这时,教室里出奇的静,但老师很快镇定下来,她将教具从地上捡起,重新牢牢地粘在黑板上,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上着她的课,对碰没碰到、吓没吓着孩子,并没有过问。一位老师正向全市老师示范《妈妈的吻》这一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如痴如醉地体验着课文带来的“妈妈的爱”。一位学生漂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老师说:“如果我是你妈妈,我真…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有许多挂图,怎样更有效地运用挂图这一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要讲究方法,注意时机。一位老师教第五册《壁虎》时,先讲第一自然段,抓住末尾一句:“我就仰着头,看壁虎捉虫。”问学生:“什么样的动作叫‘仰’?谁能做做看?”一时,许多同学把头翘得高高的。老师接着说:“课文中的‘我’仰起头来,看墙上的壁虎捉虫了。瞧,我们的黑板上也有只壁虎在捉虫呢?”大家感到很奇怪,眼睛在黑板上滴溜溜地转,哪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我到一个学校听公开课,却发现整节课几乎流于表演,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例如,教师打出一个填空题的投影,叫了两个学生上去在黑板上写下答案。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这两个学生一上去,几秒钟的时间内便把八道填空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眼睛却没有看投影一眼,在另外的一些提问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了《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好文章,题目叫《当老师面对自己的“遗像”》。说的是接手新班的赵老师刚跨进初二年级一间教室,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赵兰遗像”几个大字。赵老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环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出多个什么字?”当赵老师从学生表情上认定画像是一个叫王小虎的“杰作”之后,点名提问了他。王小虎回答,多了个“遗”字。“为什么呢?”赵老师追问。“因为赵老师没有死,所以不是遗像。”“回答得好!”赵老师微笑地点头赞许。…  相似文献   

16.
李军是七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时,老师叫他到黑板上做题,结果做错了。老师很生气,言词激烈,并且动手打了他两下,结果造成了李军和老师的对立,以致于后来李军不喜欢数学老师,也不喜欢学数学。李军的数学老师说,她当时可能太激动,没想到后果,她只是想让学生提高成绩,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方法不妥。其实,李军的老师不是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教学意识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了<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好文章,题目叫<当老师面对自己的"遗像">.说的是接手新班的赵老师刚跨进初二年级一间教室,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赵兰遗像"几个大字.赵老师面带笑容对着画像欣赏了一下,转脸环视全班,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能说出多个什么字?"当赵老师从学生表情上认定画像是一个叫王小虎的"杰作"之后,点名提问了他.  相似文献   

18.
幽默集锦     
《考试》2005,(6)
哥哥的儿子语法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目:请把“我的哥哥去学校”这句话改成将来式。老师叫汤森上去改写,汤森走到黑板前,迅速写道——“我哥哥的儿子去学校。”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有时难免发生学生有意或无意地侮辱教师人格的事件。教师如何对待它,是减少和杜绝这种现象的关键。记得我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同桌的那个调皮大王因打架挨了老师批评,他为了发泄对老师的不满,叫我在黑板上写某某老师是坏蛋。起初我坚决不干,后来他用武力威胁我,还说要在上学路上唆使狗来咬我,我很害怕,终于同意了。第二天一早,我真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关于做题讲题无论在哪个高中笔者肯定不是做题最多的,但我对做题带给学生的进步深信不疑,说到底,高考让我们面对的还是是实实在在的题目,工作以来我一直是班主任,我说给我的学生也是如此,要想进步就是要通过大量的题目来磨砺自己,别说学生就是老师也是一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年轻的老师,我们说他们成长起来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带过高三,经过高三的洗礼。所谓的洗礼就是通过做高三那些大量的综合题成长起来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多做题做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