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实施新课程,关键在教师.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如何做到"我与新课程同成长",相信这是每个生物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付诸行动的要事.下面,笔者从5个方面来论述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我校政治学科教研组喜讯不断:2月,我申报的名师工作室被评为第二批"南京市名师工作室";5月,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工人先锋号";9月,万丽萍、朱翠华两位教师被评为南京市第九届优秀青年教师(全市政治学科共14人)。我校政治教研组目前共有14名专职教师,教研组教师队伍总体年轻,除3名"老"教师外,其他均为"80后"教师。我常对年轻教师们说:"教学有三维目标,当好一名政治教师也一样要有三维目标。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站稳讲台  相似文献   

3.
"专家型教师"的理念与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分段发展理论倡导"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理念."专家型教师"是"骨干型教师"发展的目标.但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形,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现有的"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存在诸多弱点,所以,应参照"专家型"的理念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自己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尽可能融入新的成长理念.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应注重从个人需要出发培养"内升型"教师,变"他我"为"自我"。所谓"内升型",就是鼓励教师自我剖析,建立自信,主动提升,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的内在专业精神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在很多老师眼里,我的专业发展之路是一条快车道:工作第7年,被评为吴江市学科带头人;工作第10年,被评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工作第17年,被评为江苏省第十批特级教师。"质量过硬、业务全面"、"捷足先登、追求完美"……其实在教师专业发展充满赞誉的道路上,我也有过迷茫、困顿,甚至停滞。在拔节中迷失自我2008年初,我被推荐申报江苏省特级教师。对照评审条件,我发现自己的教科研成果相对薄弱,所提交的论文在数量上没有优势。这期间,教育局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名教师都有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教育生涯单调、枯燥,也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之路迷惘、困惑。笔者从自我的专业成长经历出发,开始了对"教师专业成长"这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从"未来,该怎么走?""未来,为什么要自己做主?""未来,该怎么做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和实践,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实现之路。  相似文献   

7.
校本研修为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让教师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校本研修使教师在与大家的交流、反思和再次实践中重新审视并及时修正、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教师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一同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示范"学校的建设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必须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修炼自己的"魂",做"心灵导师型"教师;锤炼自己的"能",做"技能操作型"教师;扎牢自己的"根",做"专家学者型"教师;锻炼自己的"行",做"园艺技师型"教师;提炼自己的"思",做"教育科研型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成长的专业化是从经验型教师到专业性教师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职业的专业程度和职业特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他们又应当不断地超越自己的专业和职业限制。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成长,除了专业化,还有一个相反相成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成长的"去专业化"。但  相似文献   

10.
《湖南教育》2014,(9):30-33
成长数据 建校以来,桃花江小学先后有9名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占全县总数的80%;5名教师被评为"小中高",占全县小学教师总数的60%;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一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名教师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三名教师获全国科研先进个人。现在,学校有全国小学骨干教师1名,全国小学骨干校长1名,省级骨干教师9名,市、县级名师25名。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方式自然成为教师专业研究的重点问题,它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中的现实问题.两位美国学者在综合研究众多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专业成长途径,其中就包括"自我引导"途径.自我引导式途径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它是指教师通过查阅、学习、模仿等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自我引导式中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有听课和专业阅读2种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任定保 《今日教育》2007,(5S):57-58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我能从一名农村青年成长为江苏省深水县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南京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溧水县首届和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和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也是令人羡慕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回顾我的成长过程,我觉得主要是凭借了自学考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这“三级台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学校教研组建设,要让教研组制度成为教师的习惯,把学校"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要以课题为抓手,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课堂教学作深入思考,实现专业成长;要发挥团队作用,让教师在团队中互帮互助,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要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要营造和谐氛围,发挥优秀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从一所非师范院校毕业到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书至今,已经11年了。11年中,我参加过国家级观摩课,参加过省级、市级教学赛课,每次都获得一等奖。这期间,我还被评为省课程改革教育先进个人、哈尔滨市市级骨干教师、哈尔滨市市级优秀班主任;2004年,我获得高级教师职称。回想自己成长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到,一名普通教师能为管理者所知、所识、所助是何等的幸运!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只有29岁的游彩云就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成为当时国内为数极少的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有人说:“游彩云真幸运,这么年轻就被评为特级教师。”是的,游彩云是幸运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她的幸运,而是她的实力、她的拼搏。作为她的导师,我有幸目睹了她的成长历程。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记忆影库中撷取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希望能给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镜头一1989年8月,游彩云刚到广州沙面小学报到。两位校长亲自带着她和我见面,要求我收她为弟子。我非常重视教师的形象、语言、气质。游彩云初次给我的印象良好。经过…  相似文献   

16.
杨小华 《政治课教学》2015,(Z1):113-115
当前,教师的发展往往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专业化,很少关注自身的情感、认同的专业精神,即"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而专业智慧和专业精神正是教师文化自觉的内驱力。苏格拉底提出:"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因此,研究自己的成长历程既是对过去人生的得失自我关怀,也是自己在新的发展方向上自我超越。一、"我"的教育成长历练(一)小学和初中阶段——书香熏陶者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紧靠县城的"小  相似文献   

17.
王琴 《中小学德育》2012,(12):80-81
今年暑假,我被评为江苏省小学品德特级教师。在拥有鲜花、掌声、祝福和喝彩的同时,我的心里盛得满满的却是感恩。如果说,特级教师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珠穆朗玛",那现在,我已在不知不觉中站到了峰顶。回望来时路,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许许多多的人、经历过的许许多多的事就像放电影似的在我眼前一一走过。  相似文献   

18.
贺渊 《教书育人》2012,(19):28-29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作为教师,倘若对理论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实践没有有效的把握,那么这种转化就会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主动地参与新课程、引领新课程,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教师专业的成长跟专业知识有直接相关外,同一个教师的成长愿望也有直接的关系。核心成长的动力在于自身的内驱力。"自己培养自己",人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按照新课程理念,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它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新内涵.教师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加强自我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当一节课上完后,我们要及时反思这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有哪些新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我们在反思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完善和丰富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达到新形势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下面说说我的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的成长体会.  相似文献   

20.
我虽是中文专业科班毕业,出身教师之家,却始终觉得仍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语文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做一名教师,做一名还算合格的语文教师,时间不超过十年。所以,我说“半路出家”,定位已经不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