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认为道是技的灵魂和归宿,技是实现道的途径,其最终目标是技道合一。运用它反思教育技术技与道的关系,纠正当前教育技术因技道分离而带来的各种缺失,构建新的技道合一的教育技术技道观,不仅能够使教育之技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之道,而且能够促进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借鉴庄子的思想方法,可以将艺术教育划分为“技”、“艺”、“道”三个不同层面,艺术教育既是技能教育,又是审美教育,更是境界教育。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分别体现为“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和“传道为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要注意处理好“技”与“德”、“器”与“道”、“知”与“识”的几对关系。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社会之窗的开启,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不等于职业培训,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素质提升,职业教育要以塑造职业人格和培养职业精神为宗旨。要视职业为志业,敬业如神、尽职尽责,同时不忘教育本质,要以转识为智、化性为德为鹄的,通过化技为艺、由技进道以达“庖丁解牛”般的出神入化境界,从而使职业教育也能回归“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快乐教育”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不等于职业培训,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素质提升,职业教育要以塑造职业人格和培养职业精神为宗旨,要视职业为志业,敬业如神、尽职尽责;同时不忘教育本质,要以转识为智、化性为德为鹄的;在技能培训中,要通过化技为艺、由技进道以达“庖丁解牛”般的出神入化境界,从而使职业教育也能回归“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快乐教育”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6.
高五册教材《柳敬亭传》一文中“盖进乎技矣”一句,教材注为“到了精妙的程度”,笔者认为这样对此句作注值到商讨。其中“乎”可释为“到”,但其它几字都落实不了。从词义上看,“进乎技”即“进于技”,“乎”通“于”,解释为“比”,而“技”即“一般技术”,此句注为“比技术进了一步”或“超过技术领域了”更妥。其理由:高三册《庖丁解牛》一文有“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教材注为“道,天道,自然的规律”,而“进乎技矣”却注为“超过技术了。进,过。”庖丁的“进乎技”中的“技”与“道”相对应,此句注为:“我所喜欢的是道啊,已经超过…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技工教育"广州模式"的"技艺道"一体的成才模式中,音乐教育是"艺"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技"和"道"的培养和提升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技、艺、道"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论述了音乐教育在现代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所起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教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成了每位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技、艺、道”融合理念,从技能教人、艺术感人、品德育人等方面,阐述了中职教师如何通过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学本质上是作为高级生命体的人类的智慧保存与传递.只有智慧的大学教学才能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只有用生命的智慧才能感染、引领大学生的智慧生命.大学教师作为高深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与传播者,作为大学生生命旅程的启智者、引领者,应在大学教学中深谙大学教学之道、大学教学之技与大学教学之艺,追求大学教学之道、大学教学之技与大学教学之艺的内在统一,达成教学智慧三重境界.大学之道的要义在于大学教师引领大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与生命之真;大学教学之技的要义在于提升大学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大学生感知世界的能力;大学教学之艺的要义在于熔铸大学教学之道与大学教学之技,提升大教师自身生命境界的同时,提升大学生为学为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近思录》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为结构基础,内容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对《大学》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与扩展,体现出宋代理学教育的理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二分的人性论构成宋代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石。“仁”“义”“诚”等道德概念贯穿《近思录》全书,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教育语汇;与此同时,《近思录》对齐家之道、出处进退辞受之义、治国平天下之道等问题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体现出“大教育”的视野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并深刻改变了此后的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职业技术教育在台湾被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自1945年台湾光复以来,技职教育发展迅速且有力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台湾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梳理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最新状况,本拟结合最新资料,从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两大维度、以现状描述为主对当前台湾的技职教育作概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11,(13):34-34
特级教师张玉新3月9日在其博客上撰文认为,教师的成长从“技”到“术”再到“道”的探索过程,可以作为教学境界提升的标志。技,乃微观研究,即对课堂教学技巧的磨炼,但是“技”充其量只能让你做一名教书匠,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体系的更新,教育对象的变化,“技”的作用将越来越暴露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漆画从构思到完成,必有匠心“技”的加工,更有心智“艺”的抉择,两者随影相行、唇齿相依。“技”度量“艺”的审美情怀,“艺”衡量“技”的内容形式,缺一不可。倘若,一味的追求“技”的表现而忽视“艺”的表达,或是过分的注重“艺”的内涵而忽略“技”的形式,都会使漆画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5.
师徒授受是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主要载体,历史的积淀逐步塑造出颇具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域下的“师徒”传承文化.详细剖析“师门”文化、传“道”文化、授“艺”文化,以厘清“师徒”传承文化的合理性、局限性、精髓以及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代散文重“追”表现出来的崇儒特征虽然具有复古倾向,但在根本上体现了作家济世的辅时及物精神,因此,散文无形中以是明道为准则,产生了视文章为“技艺”的社会风气。其实,散文的“道”与“技艺”不可分离。因道求艺与借艺明道都是散文本能的表现,求明道之文,归宿是道,艺同昌达道的方式或桥梁,不过散文并非以明道为唯一的使命,抒情,状景乃至游戏之文淡化了“道”而突出了散文“艺”的一面,促进了唐代散文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道”是事物的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数学中的“道”就是数学的本质、基本原理、通性通法。数学学习离不开技能与技巧,但关键在于悟“道”。“道”能生技,也能生巧,否则“技”就是无本之源。“道”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需要学习者主动感悟与反思、完善与升华。掌握了数学本质,“技”自然而生,从而达到“大道于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厘清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实现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本前提,也是技术时代讲好教育故事的必然选择。历史地看,技术与教育的双向互动,呈现出“傲慢”与“偏见”的相互博弈,技术对教育大致经历了从“沉睡”到“觉醒”再到“扩张”的阶段性旅程,教育对技术则进行了从“无视”到“接纳”再到“迷失”的即时性回应。基于此,文章从场域冲突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傲慢”与教育“偏见”的成因:“技术意向性”与“教育对象性”的结构冲突、“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之道”的惯习冲突、“技术成事”与“教育成人”的权力冲突。由此,造成了主体性消解、创新性束缚、生命性遮蔽等问题。为更好促成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在“载道于器”层面上把握技术辅助教育的功能定位,在“以道御器”层面上把握教育主导技术的育人核心,在“道器相长”层面上把握教育协同技术的相向而行。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教育”,对职业教育“技术”的理解始终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方向。从技术形态与技术知识的视角来看,职业技术可以分为以陈述性技术知识呈现的有形技术和以过程性技术知识传承的无形技术两类。前者表征为具象化的有形技术要点与操作框架存在,在技术实践上存在滞后于工作场时代变革的座架之诱;后者表征为境界性的无形技术运用和要素和谐状态,但在技术实践中也存在着缺失个体长期性体悟场域的藩篱。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下,其人才培养既要以有形技术固本,又要在境界上追求无形技术,即形而上层面的“道”。以陈述性技术知识和过程性技术知识的过程性转化为基础,在实践中借助宏观层面的产教融合与微观层面的校企合作协同促进机制,追寻从“有形”进阶“无形”的价值理性,实现职业教育“以技进道”的技术旨归,增强技术时代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这是《庄子》中“庖丁解牛”的一段精彩描述,讲的是技和道的关系,强调的是道技结合,技中见道。我们的课堂追求什么?我想也莫过于此! 《观察物体》一课,我在几年前曾经上过,但当时因为上课学校是每节课35分钟的教学时间,因此对教材内容作了一定的处理和删减。前段时间参加教师岗位培训,又听了两位老师上这节课,让我有了自己全新的体会,整理出来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