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最近几年,由于微博和微信等交流平台的应用,自媒体概念应运而生,作为全球性的社会交往平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也严重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和功能发挥。面对这种趋势,传统媒体要锐意创新,让两种媒体相得益彰,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研究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相互影响,则是找到两者互补策略的前提。文章就如何实现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提出了两点策略,以期实现媒体新闻传播行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不断生成新的传播形式,微博方兴未艾,微信已悄然兴起。微博与微信两者均具有移动和有线互联的性质,实现了跨媒体平台的沟通,微博兼顾了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三个范围内的互联,微信目前还局限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传播。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生产的界限,然而又有所不同,在新闻发布方式上,微博新闻主要是用户自生成内容,微信新闻主要是网站推送;微信以虚拟场域人际互动为主,而微博兼具社交媒体和twitter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微信方兴未艾,曾经火爆的微博又开始逐渐找回热度。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自诞生起,就在改变着人们当前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今,作为平面媒体中的两支主流力量,党报与都市报的发展迥异,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质报纸的一线采编人员,面对微博的态度、利用微博的方式有何差异?对于如今正力争更多受众、维持影响力的党报媒体,与新兴的都市媒体来说,这种差别或许会对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拟以解放日报与东方早报一线采编人员在利用微博工作、对待微博的态度等两个问题入手,尝试分析,以期见微知著,引发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付玉 《新闻爱好者》2012,(17):18-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自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应运而生。以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自媒体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大众传统的人际传播模式,新的媒介时代不仅带来了人际传播的即时互动分享、传播跨越时空界限等现象,而且也给大众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曾丹 《青年记者》2016,(17):29-30
“当Internet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引起人际交往模式和关系交往结构的变迁.”①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人的态度.而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交流和交际,微信的影响尤其显著.因此本文以微信为例,解读微信构筑的主要人际传播情境,探究在社交媒体上如何通过仪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段然 《传媒》2018,(2):41-42
自媒体是指大众化、自主化、私人化的传播主体,通过信息化传播手段,向普泛化或特定化的受众传播个性信息的新媒体类型,如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台都属于自媒体范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多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渠道接收信息、传播信息.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 Media(自媒体)"做了概念界定,认为自媒体是社会个体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后,开始理解大众如何生产与传播自身事实与新闻的一种全新平台.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盛,深刎地改变着传播的形态和维度,单向、扁平的传播生态系统已变得互动、立体,传统的媒体格局也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交媒体的风靡深刻变革了大众的媒介使用方式,进而重构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心理情感和思维意识.微信是当今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61%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打开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①微信已深度渗透用户生活.对微信用户传播心理的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媒介认知及社会文化认知.本文从自我传播心理、人际传播心理和群体传播心理三个层面对微信用户的传播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汝艳红 《青年记者》2012,(20):82-83
自媒体时代,微博崛起.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触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微博广受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扬利除弊,发挥微博的优势和特长,繁荣并丰富新闻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在新媒体主导下的传播格局中,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媒介的组织传播模式及形态的改变。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发展引发了大众对微博、微信的追捧和使用,组织内、外部传播的新媒体沟通形态广泛以微博、微信为主。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微博、微信能够帮助人们多渠道的获取资源信息,使组织中的成员都有参与意见表达的机会。由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社会化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和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不  相似文献   

12.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崔文斐  倪勇 《青年记者》2016,(36):67-68
校园媒体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困境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发展迅速,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校园媒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传播生态改变的影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速崛起.但与此同时,由于其半封闭性,校园传播格局的改变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14.
韦飞 《青年记者》2016,(32):114-11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几年出现了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这些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兼具公开性和私密性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受众可以用来发布或转发信息的载体,因此也被称为个人媒体.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人人都可拥有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传统的信息传播规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交等方面,也改变了品牌传播、品牌营销的方式.对特别重视口碑及品牌塑造的服装品牌而言,自媒体平台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服装品牌的传播方式,对服装品牌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媒体的蓬勃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近年来,以虚拟社区、微博微信、网站为代表互联网媒体,以手机电视、报纸和数字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户外LED等各种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快捷方便丰富。体育锻炼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在此背景下,电视体育新闻节目大有可为,成为了全媒体时代下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然而,相对而言,电视体育新闻节目在传播速度和方式、内容上仍然略显不足,必须立足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走多元化传播形态发展之路,树立品牌和精品,凸显体育人文关怀,在全媒体激烈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作为个人媒体, 包括 QQ、 微博、 微信等平台, 具有内容简短、 传播信息即时、 操作方式便捷多样等特点. 近年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 自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自媒体应用心理问题也越发突出. 大学生是自媒体使用的集中人群, 大学生的自媒体使用的特点及内在的心理因素, 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及个体重塑方面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7.
张丽红 《传媒》2016,(15):77-78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自媒体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应通过发挥自媒体的传播优势,科学引领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蓬勃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因其草根化、社交化的特点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青睐。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在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的体育新闻改变了传统体育新闻传播模式,拓宽了公众的体育新闻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探讨体育新闻传播中微博、微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传播媒介的社会交往功能日臻成熟和完善,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特别是随着以微信为代表的集通讯功能和社交平台为一体的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局限,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方式.本文基于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的视角来解读当今环境下微信的人际传播,并就微信对日常生活中人际传播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媒体是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诞生的,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因其具有交互性、自主性、成本低等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编辑、传播等方式,使得新闻报道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提高了新闻的自由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是也是这种快捷、自由的报道方式,使得自媒体的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下降,大量的虚假信息被快速传播,不良信息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在自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特点,探讨自媒体对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