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Z世代”(Generation Z)大学生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的主力军。“Z世代”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观念认知、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本研究聚焦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及价值追求,剖析了“Z世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思想误区,通过深挖高校育人“文化力”,打造育人“文化圈”和“文化场”,积极构建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以正本清源,清除“Z世代”大学生群体文化乱象,为“Z世代”大学生打造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而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为面板数据源,从“双一流”建设前后科研成效差别、科研产出量差别及产出质量差别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学科类“双一流”高校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找出不同学科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制度同构理论从强制性同构、模仿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这三方面为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高校提升自身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契机。通过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可以找到“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具有促进效应,特别是在国际学术成果和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对高校学术质量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且其政策效应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因此,我国高校要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深化认识“双一流”政策的价值取向,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大建设的高潮中,作为桥头堡的陕西,必须紧抓机遇,努力激发本省新闻资源的活力,从速建立“陕西省高校通讯社”,创办《陕西高校报》,在新闻采编和大众传播两方面做大做强,在与国际新闻和传播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作为集“网生一代”、“独生一代”、“丰裕一代”等标签于一身的世代,“Z世代”在消费行为上有着显著的代际特征,随之也衍生出了独特的消费新景观。具体而言,“Z世代”的消费行为表现出寻求悦己体验、关注社交属性、蕴含价值表达的整体趋向。而在“Z世代”消费观念愈显理性的同时,其消费行为也存在着反消费主义与“为爱买单”理念相冲突、悦己性消费与放纵性消费相模糊、多维度焦虑驱动与自我消费克制相矛盾的内在抵牾。应当聚焦于消费环境优化、消费文化重塑与消费品升级等维度,形成引导“Z世代”消费新风尚的协同合力。  相似文献   

6.
李强 《高教论坛》2023,(6):57-59
进入新时代以来,建设清廉校园是高校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把牢清廉校园建设思想“总开关”、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全面完善“阳光晒权”制度,把牢高校清廉校园的政治方向。通过在宏观层面高校纪委精准落实监督执纪问责制度,在中观层面二级学院大力推进分层分级述责述廉制度,在微观层面班级进一步规范透明“小微权力”管理制度,提升高校清廉校园的治理能力。通过对高校清廉文化的传承发展、高校廉政文化的研发传播、高校学术清廉和导师清廉门风的涵养弘扬,完善清廉校园的文化传承路径,推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风清气正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在高等教育阶段被广泛应用。通过对两位“Z世代”大学生的个案研究发现,小组分工不均、评价不科学、教师指导不到位等老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决,加之Z世代大学生拥有个性鲜明、善于利用互联网、不愿被影响自身计划等特点,使得合作学习的收益不够显著,滋生了抗拒合作的声音。但受制于国内的主流文化及高校的评价机制,Z世代大学生不得已坚持合作。事实上,Z世代大学生抗拒的并不是合作本身,而是流于形式的无效合作,切实有效的合作仍是Z世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优质资源,因此需要对合作学习开展更为深入的变革促进“真合作”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Z世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多元化就业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高校专业教育与市场供需之间脱节、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与大学生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招聘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激烈竞争环境之间存在错位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从就业优先导向出发,高校要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提供坚实就业制度保障;搭建“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就业服务实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家校协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实现Z世代大学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它是指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创新特种教育指明了道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要遵照邓小平“创造一种环境”的思想,在政治环境、生活和工作环境、学术环境方面搞好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慧  宋佳 《人民教育》2023,(1):72-75
发展科普教育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世界主要国家的科普教育理念因社会发展语境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增进公众理解科学、促进科学传播是科普教育的发展方向。政府在推动科普教育事业中承担首要责任,政府主导、其他利益相关方协作是科普教育良性发展的保障条件。公众科学素养监测评估为科普教育变革提供了动力。未来,我国应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科普教育生态系统,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本土高层次科普教育人才质量,加快建设优质科普教育资源、畅通传播渠道,重视和完善指向“四科-二能力”的科普教育监测评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发展我国高校体育的重要指南和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体育科研和社会体育服务的各方面,使高校体育成为先进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2.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高校校报作为党的新闻传播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三贴近”原则宣传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教学科研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果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函授教育作为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建国以来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地位不断加强,在中小学师资的培养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束发展,但大多数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仍然存在师资紧张的问题。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伐u,进一步缓解师资紧张与教学、科研需要之间的矛盾,高校师资的函授培训应运而生,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我国高校师资函授培训工作起步较晚,还…  相似文献   

14.
8月14日,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召开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全省高校领导干部暑期务虚会,进一步深入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就如何为我省“两新”和“三区”建设服务、进一步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5.
周颖  孙倩倩 《文教资料》2013,(24):74-75
在汉语国际推广如火如荼的今天,全世界都刮起了“汉语热”的旋风,作为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际汉语教师,其素质提升成了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从跨文化视野入手,分析国际汉语教师在其主要从事的语言文化教学、文化传播、跨文化人际交往三大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探究其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对于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需要优化传播策略,深入实施文化传播差异化、资源配置系统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发展叙事形象化、网络传播交互化等策略,以更好地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Z世代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政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政治信仰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选择5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Z世代高职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在他们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情感不足等问题。在新时代,在给予高职院校Z世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应该彰显时代性,强调情感性,重视实践性,以此坚定Z世代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Z世代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政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政治信仰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选择5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Z世代高职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在他们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模糊、情感不足等问题。在新时代,在给予高职院校Z世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时,应该彰显时代性,强调情感性,重视实践性,以此坚定Z世代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办学是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扩大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基于对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际化办学的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引进优质海外职业教育资源、对口支持亚非国家、联合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等方面产出的标志性成果颇丰,自身办学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也存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地域发展不平衡、国际合作交流不深入、办学质量不高等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在“双高计划”的终期建设中以平衡区域发展、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方式、多元主体加强合作三方面为推进路径,持续做好国际化办学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