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回顾我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完善及取消,指出这一粮食流通体制主要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手段进行制定的.它的历史过程是与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的认识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一制度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道路保证、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也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阈。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教训和经验,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阈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语境而言的,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大学生"中国梦"的构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把"中国梦"的实现有机融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当中去,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凸显时代性、体现主动性、提高实效性四位一体,以学生为中心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基本原则。通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制度和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创新教育手段等路径来实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构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必然要求。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助于塑造中国的话语权、制度吸引力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路"第一次提出是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此时的"中国道路"是指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革命方式,毛泽东是这条革命的"中国道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成就,"中国道路"的呼声再次出现,此时的"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是这条建设"中国道路"的奠基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留给世界最宝贵的经验是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坚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自己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园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设积极向上、内涵丰富的高校校园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今社会全球化深入发展,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呈现出新特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校园"主文化"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上减少校园"反文化"现象的蔓延与传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制度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党建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内容,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进行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二,进行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党建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具有继承性、一贯性、完整性、指导性的显著特点.它的形成,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主题回答和解决了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明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建设国家",这是事关中国发展的全局问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明确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等问题.把握和实践十六大主题,创造中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达成共识的过程,它的培育路径是多元的。本文从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制度具有一个共同的职能熏即规范管理市场经济主体进入某种行业。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于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标准由行政许可取代行政审批制度,保障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实现。"奥克斯诉信息产业部"一案,恰恰折射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执政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发展历程。党的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党在践行这些执政理念的过程中分别回答了:创建什么样的国家政权,怎样建设国家政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这四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列宁关于两种"思想体系"的重要论断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一笔理论财富。在当代条件下,我们应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这直接关涉到社会主义运动的长远发展。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逻辑又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从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根本保障作用,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它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充分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成果。其根本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障,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提供根本保障。进一步发挥其根本保障作用,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外延。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的"和平发展观"是在时代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以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转型历程,造就了一个东方大国的日益崛起,这是一条世界近代史上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全新战略道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战线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更为全世界所瞩目,其中邓小平同志"和平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外交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党提出的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和深刻  相似文献   

18.
儒学的现代意义一直是近几年来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制度建设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儒学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现代意义,包括儒家伦理规范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和维持正常经济商业活动运行中的借鉴意义,儒学的"为政以德"的治国方针对"以德治国"思想的启示作用,儒学的中庸精神的现代解释在社会安定、统一的政治局面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儒学的民本主义政治诉求为和谐社会秩序的维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与价值观的形成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定型、方针定型、政策定型作为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加以思考和解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拓展了途径。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扩大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认同,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发展和完善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思,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指导方针"生活宽裕、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步骤,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队的基层实践,认真思考了云南落后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论述了今后一段时期,云南落后山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切实转变观念、培植支撑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