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涛 《全国新书目》2008,(11):11-11
美国的成长,是美国人在不断战胜一切困难中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的成功远远大于美国人遭受的挫折。正因为如此,美国人相信他们所追求的,无疑就是人类的终极梦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的霸权,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霸权情结从何而来,本书告诉你答案,为您解读美国强大的真正密码,解读美国霸权的真正根源,竟然源自"高尚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古代人有名、字、号的区别.现代人除名字以外(现代人的名和名字指同一称谓),很少有人再起字、号,而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后还有“号”.在名、字、号的命名和使用上也有区别.现笔者逐一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3,(21):79-80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史上,杨松的名字并不响亮,他在《解放日报》总编辑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很少参与公开的活动。我们都知道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知道杨靖宇等一大批抗联的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杨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这样一位党的新闻史和战争史上的重要而可敬人物,我们不应该忘记。1907年11月14日,杨松出生于湖北大悟县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原名吴绍镒。杨松的父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12,(9):42
据海外媒体报道,街道上有不少公共设施已属过时产品,例如电话亭等,在今时今日一人一手机的年代,已很少有人会钻入亭内打电话。有见及此,美国一位建筑师提出一个将电话亭保育的构想,他将电话亭变成分享图书馆,让人将打算弃置或转送予别人的书放在架上,供有兴趣阅读的人拿走。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是什么人?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读者也许会和我一样感到奇怪,这还不好回答吗?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就是“士”,这是孔子时代出现的凭知识谋职,受雇于君主的新阶层。  相似文献   

6.
周建朋 《全国新书目》2022,(2):89-93+88
<正>在人类文明史上,或许很多人关注的是那些显赫的科学家、发明家、历史学家等,但很少有人关注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最为平凡的劳动者——工匠。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中华工匠就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群体,不仅仅是史学家对工匠“集体失声”,还有艺术家和士大夫也漠视工匠群体,自然也很少有人把工匠当作科学家或发明家一样看待了。  相似文献   

7.
喻乐 《传媒》2004,(1):8-8,9-11
《南方日报》发行量连续18年居全国省级党委机关报之冠、《南方周末》成为数百万知识分子的读本、《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群之翘楚受集团委派开拓北京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广告营业额超过亿元大关,《南方农村报》、《南方体育》、《城市画报》等子报子刊也是雄踞一方为人称道,如此恢弘的气势使得“南方”二字万众瞩目。虽然南方旗下的一批名将已经在市场化程度日高的中国报业市场里声名卓著,但社会上却很少有人在意谁给了他们驰骋的天地,很少有人明白范以锦手上的“南方”帅印有多沉重。“其实我真的能力非常有限,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今天取得的成就全靠大家努力,包括几任领导班子打下的基础。”范以锦从拒绝采访到勉强接受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这句话出现的频率最高,多达六次。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恐怖分子? 8年来,美国人一直在打一场连自己都说不清楚的全球反恐战争。得州胡德堡的枪击事件,有人说是一个疯子造成的血案;也有人说和全球反恐战争有关。我们担心第二种说法将成为现实。美国正面对一个新的战场,美国人对于自由、隐私、宽容的坚持和对于美国价值近乎顽固的想当然正让美国人变得脆弱。  相似文献   

9.
翁礼华  郭雁 《出版参考》2007,(10):40-40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由于考试程序过于烦琐,从县试到殿试,考试多达6次20场.一个考试周期长达1年零2个月.使应试者一直泡在考场里.再加上很少有人一次全部通过,清朝267年间连中三元者亦只有乾隆年间的钱綮和陈继昌二人而已。故多数知识分子皓首穷经,几届以至上十届奔走考场.而始终功名不遂。再加上科举考试不考自然科学,只考人文知识.而且必须按规定的八股文体作文章.千篇一律,死板僵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的两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万盛 《声屏世界》2006,(10):10-12
引言关于“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和划分。鉴于“知识分子”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模糊性,以及当下中国的独特语境,本文中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和思想能力、具有公共关怀和济世精神、从事知识的创造和传承的人,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正是其主体。由于知识分子界定的多义性,知识分子与大众媒介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如美国有学者认为趋向于电子大众媒介的知识分子是逃避公共责任的“个体知识分子”;而早期法国话语对知识分子退出媒体却提出质疑。①在当今中国,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楷模"的王选,其辞世后留给了人们太多的思考,有人把他的思想品德成就概括为"王选精神"。中宣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曾联合作出决定,在广大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各界  相似文献   

12.
《纽约客》始创于1925年,是代表美国杂志最高品牌的人文刊物之一。她历经风风雨雨,始终保持长盛不衰。在其创刊80周年之际,《纽约客》已出版4109期,在美国国家杂志奖40年的历史中,共获得44个奖项。如此殊荣,没有任何一个美国杂志能够望其项背;100万以上的发行量,也让我国的文学期刊羡慕不已。作为美国最成功的知识分子杂志,《纽约客》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拥有着精准的定位、卓越的追求和独特的风格。她早已成为美国人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纽约乃至美国知识分子的一个象征。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世界经济推进全球化的时代,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一个国际视野。如何看待“法轮功”就是生动的例证。有人认为法轮功练习者多为文化低的老年人,退休了没有精神寄托,没文化只能盲从。事实证明,这种说法不尽然。因为信法轮功的人中不乏教授、高校负责人等高级知识分子;还有许多人很年轻,不少人还是高学历的青年学生。有人认为法轮功练习者多是因其居住边远,信息不通、思想封闭所致。但实际上,这些人还是“城里人”居多,  相似文献   

14.
费正清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被称为“中国通”。的确,他对中国问题非常了解,对中国近代、现代史的研究,在西方学者中,很少有人赶得上他。 费1907年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小城镇。他的祖父是虔诚的牧师,父亲是一位律师。他家是在祖父一代从英国移民到美国来的。费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又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在亚洲,甚至在全球,很少有人能享有与村上春树同等的光辉与粉丝。从20年前持续至今,还有什么人的什么作品、什么文字能使人沉醉如旧?2008年,在一个范围极小极小的圈子里,得  相似文献   

16.
1941年至1945年,美国飞行员陈纳德率领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简称“飞虎队”)先后有一千多位美国飞行员牺牲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成为中美关系史上令人无法忘怀的一页.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美国飞行员并不是飞虎队队员,而是早在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在苏州的一场空战中壮烈牺牲的美国飞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6-126
有人说,这本书写出了中国人的百年孤独。 小说中,人在苍茫大地上奔走。这个人不是知识分子,也没有揣着一脑袋“思想”,他的问题是家常日用,是亿万人在生命中都要面对的结实、具体的选择和困局。他一次次奔走,只为找到一个人,这个人也许有也许没有,也许找了也是白找,但也许,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公共知识分子参与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公共知识分子(publicIntellectual),近年逐渐成为讨论热点。一般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亚格比,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中宣称,美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死亡,最后一代是二十年代出生的,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即面对公众发言,为公众写作。①结合目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存在现状,我想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就是那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公众关心的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热点问题在各种公共媒体和讲坛上发表评论的知识分子”。自“非典”、“孙志刚事件”、“黄静事件”发生以来,知识分子在媒体上论政立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介绍、研究采写技巧的文章多起来了,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在不少此类文章中似未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同时踏入新闻队伍,有人成了名记者,有人却成绩平平,甚至犯了错误;为什么同是新闻记者,有人能睿目观世界,慧眼识潮流,有人却不具“新闻眼”,茫如堕烟海?仔细分析,很少是单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通俗期刊的发展与特点周琪迄今为止,世界市场上到底有多少种期刊,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准确。有资料表明,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前只出版过15种期刊,每种期刊的平均寿命不超过10个月;而在本世纪80年代初的一项调查说,美国大约有10665种期刊。但这并不是一个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